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史家之眼︱武则天该不该纳入皇帝专属的本纪

澎湃新闻实习生 张健
2015-02-27 09:40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今天恐怕没有人会怀疑武则天是中国有史以来空前绝后的一位女皇,但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家在编撰史书时由于对“正统”观念的看法不同,对于武则天是否应纳入“本纪”这一问题争讼不已。《旧唐书》将武则天纳入本纪,《新唐书》中武则天既入本纪又入列传,《资治通鉴》归武则天于《唐纪》之列,而《唐鉴》将其系于中宗年号之下。

武则天该不该纳入本纪?

        韩宏韬:《武则天入纪公案与“正统”论》,《文史哲》2014年第6期

        女皇武则天是否应立《本纪》,历代史家争讼不已:德宗时期,沈既济上书《论则天不宜称本纪》,声讨吴兢所著《国史》,公案肇起。然终李唐之世,由于女皇的威严,加之对国母的崇敬,在唐代开放博大的风气中,基本上对武则天持“接纳”态度。后晋问世的《旧唐书》将武则天列入“本纪”,名曰“则天皇后本纪第六”。因之,《旧唐书》便成为体例上承认则天为合法女皇的第一部正史。但是,综览《旧唐书》关涉武则天的相关论赞,我们发现,史家表现出了近乎完全否定的思想倾向。例如,批评武则天是“艳妻”、“嬖妇”、“破国亡家”之罪人,称其为“贼后”、“龙漦”、“夔魖”。而且全文转载沈既济的奏议,不直称“则天本纪”而加上皇后二字。作者认为,这些蛛丝马迹都表明《旧唐书》对武则天的女皇身份所采取的体例上“接纳”与情感上“放逐”的裁决。

        之后,欧阳修撰《新唐书》一方面将武则天纳入本纪,一方面又为她立传。同为《资治通鉴》的修撰者,主编司马光与助手范祖禹在对待武则天入纪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司马光最终纳武则天入《唐纪》,而范祖禹自撰《唐鉴》,将武则天在位之事系于中宗年号之下。这次两位史家的正面交锋是“入纪公案”发展的分水岭,接纳的主张开始让位于放逐。

        北宋之后,受理学的影响,正统的呼声越来越高,女性的地位每况愈下,关于武则天入纪公案的争论,“放逐”思想成为主流。南宋朱熹著《通鉴纲目》采《唐鉴》之体例,并在行文之中多次否定武则天,此后各种编年体的史著和评论,基本上采取放逐的态度,到清朝王夫之和李塨等人著作中对武则天的贬抑达到顶峰,只有像李贽这样的异端思想家才敢对武则天赞许有加。

西罗马帝国真是476年灭亡的?

        康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观念的形成》,《世界历史》2014年第4期

        如今“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一观念早已成为常识,但是这一观念并非476年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退位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形成,相反在当时的罗马人看来,奥古斯都路斯被废黜只是罗马帝国西部的又一次政变,并未产生特别重大的影响。

        476年以后,奥多阿克和狄奥德里克等帝国西部的统治者们也仍然以罗马帝国的名义进行统治,并力求得到罗马帝国东部皇帝的支持。在公元519年西部元老卡西奥多路斯编著的《编年史》中也将奥多阿克和狄奥德里克统治时期划归“罗马诸皇帝时期”中,在卡西奥多路斯看来,罗马帝国在西部的历史并未终结。

        那么问题就来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观念的出现是在什么时候?是由谁提出之后开始盛行的呢?作者认为帝国东部历史学家马凯利努斯完成于534年的《编年史》中表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观念后,这一观念开始流行起来。马凯利努斯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无中生有的观点?这要从当时的时代环境和马凯利努斯的个人背景中寻求解答。

        东部朝廷所认可的西部皇帝是尤利乌斯•奈波斯,包括奥古斯都路斯在内,瓦伦提尼安三世之后陆续即位的西部皇帝大部分都是不合法的。随着罗马帝国日趋衰弱,从5世纪末开始,罗马帝国东部逐渐出现了一种“收复失地”的观念。值得一提的是,马凯利努斯在查士丁尼尚未即位的时候就已经是查士丁尼的秘书官,查士丁尼即位后,他拥有了贵人的地位。他们是老乡,而且母语都是拉丁语。马凯利努斯这本用拉丁语写成的著作提出“476年罗马帝国西部政权灭亡”的观点,正是为了迎合查士丁尼征服西部、收复失地的意图。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

“妻休夫”:革命时期的变态现象

        江沛、王微:《传统、革命与性别:华北根据地“妻休夫”现象评析(1941—1949)》,《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940年后,为了实践中共妇女解放理念以及让女性走出家门、服务抗战的需要,华北各根据地自1940年陆续颁布了新的婚姻法规,对妇女权益予以重视与保护。这些婚姻法规的出台加上中共领导的妇女组织的动员,使以女性主动提出离婚为特征的“妻休夫”现象大量出现。1943年3月30日《抗战日报》刊登的一篇题为《离婚案件与妇女解放》的文章提到,在统计的43件离婚案中,32件由女方提出,11件由男方提出。在1947年晋绥边区“三八”座谈会上,法院一秘书指出农村离婚的很多,十有八九是女方主动提。

        
        但在经济落后、传统习俗根深蒂固的乡村社会,以简单的行政手段推动妇女反抗婚姻的不合理束缚,让男性农民承受离婚造成的经济窘迫、心理失衡和家庭破裂等后果,导致多数家庭和男性均反对婚姻条例,这并不利于抗战。中共各级政权被迫调整婚姻政策,以契合乡村习俗与社会需求。此后,各地在执行婚姻政策时一变而走向另一极端,不单努力将性别矛盾化解或压制于基层,还偏向于保护男性贫雇农,鼓励地主富农家庭的妇女嫁给难以解决单身问题的贫雇农,并限制军人家属离婚的种种现象都出现了。

        乡村妇女的婚姻自由,因抗战需要而被动员,又因革命需要做出了非自主的牺牲,她们的婚姻被分解于政治体系中,在婚姻与革命的纠缠中,女性的感情诉求与生命体验时被掀起时被搁置,却注定无法摆脱工具属性和物化的命运。

        
当汉字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

        曹雯:《1868年前后汉字汉文在日本之状况》, 《清史研究》2014年11月第4期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的文字包括汉文与和文,且作为外来语的汉文地位高于本土语言和文,进入教育阶段的日本人对于汉文的学习更加重视。这样的语言教育显然不利于对民众开展普通基础教育,所以近代日本在改良的过程中如何对待汉字的问题便应运而生。

        对于文字改良,有人主张全部废除汉字,有人主张对汉字的数量进行适当删减。但是归根结底,日本语言文字改良之争乃汉学、西学之争。以汉字为载体的汉学地位一日不倒,文字改良一日不会到来,而随着西方知识的引进、近代教育的推广,汉学必将受到西学的挤压,汉字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

        在近代教育尚未完全展开的19世纪60年代末,主张以假名文字或洋文为国文的激进改良者的提案并不能得到政府抑或民间的回应,即使像福泽谕吉这样的温和改良者所提出的将汉字削减至二到三千字的倡议也不能有效激起社会的反响,因为此时日本的知识界和普通民众仍然倾向于接受汉字。日本文字的改良尚有待于具有初步近代西方意识的知识者的成批涌现,他们将成为推动社会改革的基础力量。

        
建国初期国民党轰炸上海,看中共如何面对

        徐峰华:《1950年上海“二•六轰炸”及应对》,《历史研究》2014年第4期

        1949年5月27日上海全市解放。但是,败退台湾的国民党不甘兵败之耻。在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将封锁上海视为“1949年5月至1950年5月间最重大之任务”,不仅利用海上力量优势,对大陆沿海口岸实行军事封锁,还经常从台湾和舟山基地频繁派出轰炸机进行侵袭破坏。其中对上海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当属“二•六轰炸”。

        1950年2月6日上午,国民党空军混合机群17架分4批起飞,中午到达上海市上空,投下六七十枚重磅炸弹。空袭持续了大概一个半小时,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六轰炸”的主要目标是杨树浦发电厂、闸北水电公司、南市华商电气公司、卢家湾法商水电公司及其他工厂,以达到使上海陷于“电灯不亮、机器不动”的瘫痪境地。空袭发生后,以陈毅为首的上海市政府领导人立刻组织人们起来恢复生产,特别是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电力供应。同时为了稳定新政权,破除谣言以及消除社会上的“恐美病”,中共积极进行舆论宣传以安抚人心。

        但是以上这些措施都只能治标,要想治本还得靠空军力量。北京方面得知上海遭空袭的消息后,一方面紧急抽调保卫首都的两个高炮团南下,以增强上海的防空力量,另一方面致电正在莫斯科的毛泽东。毛泽东、周恩来在莫斯科与随行的军事代表团研究后决定,请苏联方面给予上海防空以全面援助。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根据条约,由中国政府正式聘请,苏联政府派出由巴基斯基中将率领的一个混合空军防空集团于2月19日来到上海,由于保密工作做得较好,国民党对苏联空军秘密援华毫不知情。苏联空军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亚音速飞机米格—15歼击机38架,扭转了国共双方空中力量的悬殊对比。此后3、4、5月间国民党飞机对上海的空袭连续失败。同时,5月18日解放军夺得舟山群岛,使国民党失去了近距离轰炸上海的基地。        

拿黑人当小白鼠研究梅毒

        黄文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南方黑人和“塔斯克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

        “塔斯克基研究”(1932—1972)是美国公共卫生署以观察梅毒在黑人病患身体中的自然发展情形而出现的医疗丑闻。一般论者讨论“塔斯克基研究”都侧重于从种族歧视的观点立论,没有凸显出该研究实验的复杂性。

        作者提醒我们,“塔斯克基研究”是在开放空间下进行的研究计划,所有参与实验者都是知晓后而主动参与的。而且,许多黑人医护人员也曾经参与该计划。所以仅从种族医疗歧视的角度控诉“塔斯克基研究”,无法解释黑人病患和黑人医护人员的参与动机。

        在医疗资源长期贫乏与种族隔离的情况下,黑人病患和医护人员之所以参与其中,有其自身的考虑。梅肯县黑人病患迫切需要医疗照顾,通过参加“塔斯克基研究”他们可以享受免费体检并获得一些药物。黑人医护人员认为,“塔斯克基研究”是发现科学新知的过程,他们的合作和参与可以改善黑人的健康状况,而且他们期望这是一个将黑人病患纳入政府医疗体系的机会。

        黑人病患和医护人员对“塔斯克基研究”的期待延续了黑人领袖布克•华盛顿所呼吁的种族合作传统。他们认为要解决黑人的医疗问题,必须与白人社会合作,以此唤醒政府对黑人医疗健康问题的关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