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非洲观察 | 非洲观众爱看中国的电视剧吗?

陶短房
2015-01-21 11:09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日前《人民日报》撰文称,中国的电视节目在非洲受到追捧,越来越多非洲人通过观看当代中国电视剧了解中国社会,其它中国电视产品在非洲也已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对此,1月8日的美国《纽约时报》以《中国电视媒体进军非洲》为题作了报道和分析。文章的主基调显然是将信将疑的,一方面承认中国电视媒体正致力于开发非洲市场,并取得了不少“落地”成果,另一方面则援引该报记者的话称“东非几个国家和我聊过的人及其认识的人中一般没人看”中国电视,暗示原因是“新闻枯燥无味且回避敏感语言争论”,认为中国电视节目不论新闻类或电视剧类,较其它外国同类节目都“颇为逊色”。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中国电视在非洲到底是怎样的“行情”?

        
《咱们结婚吧》剧照。

电视剧:有人看,但是……

        《纽约时报》所引述的认为中国电视剧在东非并不受欢迎的信息源,是《中国的第二块大陆:百万民工如何在非洲修建一个新帝国》(China's Second Continent: How a Million Migrants Are Building a New Empire in Africa)一书作者、曾常驻中国和非洲的霍华德.W.弗伦奇(Howard W.French),其对中国和非洲都有相当了解,许多叙述也较为翔实、客观,他所描述的情况源自2014年夏季在东非多国的实际体验、采访,当然不会是向隅虚构。

        不过他的原话是“看中国电视”,从引述前后文看,说的也的确是“中国电视”——中国CCTV国际频道专门的非洲栏目,而并未涉及CCTV以外中国节目是否也“一般没人看”。

        《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均不约而同提到了斯瓦西里语版本中国肥皂剧在东非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肯尼亚等地的播出,前者还提到中国公司参加非洲电视节(Discop Africa,一年一度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情况,指出2011年参加的中国公司仅两家,2012年已达10家,后者则提到《咱们结婚吧》等肥皂剧在东非的播出情况。但事实上,上述两个版本的叙述,都有意无意遗漏了一些东西。

        实际上,中国电视剧在非洲的“落地”,直至目前为止和非洲电视节等商业渠道关系不大,而是广电总局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一部分。

        中国第一部落地非洲的肥皂剧就是斯瓦西里语配音,系2010年底根据“走出去工程”的统一计划、预算,由中国出品方华录百纳无偿提供版权,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象征性支付一点费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斯瓦西里语部门牵头翻译和配音的。当时在确定输出电视连续剧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斯瓦西里语部门将多部2010年中国热播剧拿给本部门东非雇员试看,初步选择了共鸣效果最佳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又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此前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曾播出自制电视剧《婆婆》,结果这部和《媳妇的美好时代》题材类似、但制作粗糙得多的剧集大受欢迎,于是最终拍板。连续剧的配音演员选择也煞费苦心,三名主角系从肯尼亚找来的、三名母语为斯瓦西里语的知名演员,而其余角色则由国际台工作人员客串,甚至坦桑尼亚驻华使馆外交官的子女也参与了配音。

        这部剧集2011年11月23日在达累斯萨拉姆高调开播,一开始被安排在并非最黄金档期的晚间6点半档,每周一至周三各播出一集,但很快就达到热播状态,被换到黄金档,并改为一周五集。

        斯瓦西里语是非洲使用人数最多的本土语言之一,总使用人数超过5500万,除了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也以之为官方语言,它还是刚果(金)的国家语言之一,在赞比亚、马拉维、卢旺达、布隆迪、莫桑比克等国也有众多使用者,因此其斯瓦西里语版本在坦桑尼亚一炮打响后,影响很快波及邻国,2012年12月3日,乌干达国家广播公司首播该剧,档期为每周一、三、五晚间各一集,有消息称,该剧在肯尼亚电视台的播出也指日可待。

        2011年9月17-24日,中国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举办“中国电视周”,播出《中国人的现代生活》等16部国产纪录片,和《媳妇的美好时代》一样受到好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借此成立“影视剧非通用语译制中心”,专门将国产影视剧翻译成小语种以便推广。

        “影视剧非通用语译制中心”首批为非洲“量身定制”的文艺类节目,包括10部电视剧,52部电影,语言涉及英、法、阿拉伯、葡萄牙、斯瓦西里、豪萨等六种,于2013年全部完成,作为文化交流产品,向非洲各主要国家主流电视台推广。塞内加尔国家电视台和《塞内加尔太阳报》均大篇幅报道过2013年3月14日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国家大剧院举行的“影视剧非通用语译制中心”选拔当地法语配音演员决选,最终被选出的20名当地专业演员于2013年4月前往北京,参与了《媳妇的美好时代》、《北京爱情故事》、《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医者仁心》和《杜拉拉升职记》等5部中国电视剧的配音工作。在西非腹地最流行语言——豪萨语流行地区,“影视剧非通用语译制中心”首推的中国影视剧是《北京爱情故事》,主要配音演员6名系在尼日利亚阿布贾、卡诺和尼日尔三州专业演员中公开遴选,决选系2013年3月在阿布贾举行,电视剧本身则在6月配音完成,并于当年投放尼日利亚豪萨语电视台播放。

        《纽约时报》在某种程度上说的并没有错:CCTV国际频道播放的中国电视剧,在非洲的确乏人问津(当地流行的免费卫星电视可接收到CCTV几个国际频道,但绝大多数观众都是旅非华侨),而欧美驻非洲的侨民几乎不会去看非洲当地的电视台——他们不论通过网络或卫星看电视,都几乎接收不到当地的电视节目,即便有也往往一扫而过,迅速换台,自然也不会在意这些“土得掉渣”的本土电视台,究竟在播放哪一国的肥皂剧,他们所接触的非洲人也不大会跟他们谈这些陌生的话题——一如加拿大本地人不大会跟中国客人谈昨晚直播的NHL冰球主场比赛。

        《人民日报》也同样如此:从《媳妇的美好时代》、《北京爱情故事》到《咱们结婚吧》,不但的确在非洲播过、热播过,而且播出范围很广泛,也吸引了许多有看肥皂剧习惯,却看不起收费卫视(免费卫视文艺类节目有限,电视剧更乏善可陈),又不满意普通电视那些粗糙“土产”的非洲当地观众,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但他们的文章回避了这些节目并非循商业渠道进入,而是政府行为的事实。公平地说,倘非如此,这些中国电视文艺产品是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本土化”并大规模进入非洲市场的,如前文所述的大手笔、大投入,从纯商业角度去衡量,成本是很难接受的。

        非洲观众通过卫星电视的英、法语字幕版和盗版VCD、DVD,对中国(包括港台)功夫片较为熟悉,也知道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功夫片明星,但功夫片对白少、现代感差,易于推广却不利于在主流媒介传播,更难以达到通过影视剧,让普通非洲观众熟悉当代中国社会、民生的效果,“走出去工程”在非洲推广中国影视产品时没有照搬老套路(推广功夫片)或其它地区现成经验(推广古装片和历史剧),而是在充分调研、让内行参与的前提下,选择了当代家庭生活剧为突破口,并从电视剧需求量大、供需存在很大缺口的斯瓦西里语等非洲本土语言入手,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毋庸讳言,这种不计成本和商业回报的模式,今后势必受到更多争议和质疑,而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在非洲能否找到真正的盈利点,从“节目落地”进到“商业落地”的阶段,目前尚找不到答案。

        

新闻电视的冷与热

        《纽约时报》文章援引弗伦奇和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留学生维克萨(Bob Wekesa)的话,认为中国针对非洲的电视节目内容狭窄(大多为赞颂中国或抨击美国)、回避微妙话题,主持人语言“枯燥无味,拐弯抹角”,尽管使用了不少当地主持人,但这些人在中国电视台条条框框的束缚下,也只能迁就后者的风格,达不到吸引非洲本土观众的效果。

        这些分析者还认为,BBC、RFI、半岛电视台等其它国外新闻电视频道在大多数非洲国家渗透度很高,CCTV国际频道的产品相比之下颇为逊色,因此“不大可能得到当地观众喜爱”,“受欢迎程度深感怀疑”。

        这些批评和质疑应该说是有道理的。

        尽管在过去的十年间,CCTV国际频道从“四套”包打天下变成如今多套、多语种并行的局面,从“中国面孔说外文”变成多国籍、多种族主持人播出,并开辟了诸如《非洲论坛》Talk Africa)等专门针对非洲观众的电视时事栏目,但正如上述批评意见所指出的,这些改变形式多于实质,中国国际电视台对非洲的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自说自话”、“一厢情愿”、“避重就轻”、“不接地气”等问题,CCTV国际频道的节目在非洲虽全面落地,却备受冷落,CNN、BBC和法兰西24等国际电视新闻频道大多为收费卫星节目,仍然有广泛受众,与之相比,挤在免费卫星段上的CCTV国际新闻频道仍然乏人问津,曾有非正式统计显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CCTV几个国际频道中收视率最高的居然是中文播出的CCTV4,究竟什么人才是非洲收看CCTV国际频道的“主力军”,不言而喻。

        2010年CCTV在内罗毕设立非洲中心站,次年起更陆续在非洲十个国家设立记者站,2012年1月11日当地时间20点,开设了非洲分台(CCTV Africa),这是CCTV辖下首个海外分台,并在当地开设了直播室,推出了手机电视节目,《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的直播虽引发争议,但也的确引起过轰动。不过正如许多当地人所评论的,CCTV的非洲分台仍然是“非洲人在说中国话”,很难引起他们的亲切感,不少话题的设置“更像是中国人要听,而不是非洲人要听”。

        但这仅是中国新闻电视节目在非洲“冷”的一面——还有“热”的另一面。

        许多不同口径的统计均显示,自2008年以来,非洲本土电视台、通讯社和平面传媒在播出国际新闻时,开始越来越多使用中国新华社等来源的稿件,近几年来新华社已多次超越BBC、RFI等传统稿源,跃居非洲本土传媒“国际稿源”采用量第一,大量使用中国稿源的,既有安哥拉通讯社这样自1986年新华社非洲总分社成立起就采用其稿源的“老主顾”,也有传统上亲西方、注重稿源多元化的塞内加尔SBN,甚至,和中国没有外交关系的布基纳法索传媒也不能免俗。

        民主刚果《金沙萨潜力报》曾就此分析指出,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启以来,欧美主流媒体不断削减在非常驻、特派媒体人数量和终端密度,减少经费投入,保留下的人也大量置换为新手,以免过多“老鸟”的高薪占用大量成本,对网络信息和热点爆发后的“突击式采编”过于迷信,这使得上述传统非洲媒体稿源不论稿件数量、准确度都大幅缩水,无法满足正处于上升期、稿件需求剧增,自己又无力构建独立海外采编体系的非洲本土媒体胃口。

        而与此同时,中国在非新闻网点却得到大幅扩张,以新华社为例,如今在非洲已下辖4个语种的23个分社,拥有社派记者编辑60多人,外籍雇员400多人,2011年官方公布的数据,非洲总分社月均英文稿1800多条,法文2000多条,图片2200多张,视频150多条,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主流国际新闻机构的发稿量。正如《金沙萨潜力报》文章所言,绝对发稿量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媒体用稿的比例。

        不仅如此,一些非洲观察家指出,中国驻非洲新闻终端的“纯非洲”新闻素材数量大,涉及面广,有许多是其他境外新闻源所不涉及的,“不用中国的就什么也没有”。

        耐人寻味的是,不少中国新闻机构来源的新闻素材被非洲本土传媒广泛播出,而中国国内媒体却并未采用,安哥拉通讯社曾注意到这一现象,在他们看来,这未必都是因为“敏感性”,许多应归结于中方认为“不重要”、“中国观众不感兴趣”,而非洲观众的想法却是两样的。

        这种“冷”和“热”在非洲的并存,恐怕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一方面,CCTV自营节目的面貌、质量、风格,恐怕很难得到根本性扭转;另一方面,国际主流传媒在网络大潮冲击下,还在继续收缩非洲等地的编制、经费,修剪“触须”,减少网络密度,在发稿量竞赛中仍将处于下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