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塞尔玛游行”50年后,电影《塞尔玛》还在遭受种族歧视?

澎湃新闻记者 邢春燕
2015-01-20 17:3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塞尔玛游行全程有足足54英里,徒步行走需要5天才能完成。资料图

        一边是民众对奥斯卡提名电影《塞尔玛》在奥斯卡“备受冷落”的讨论,一边是一年一度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和“塞尔玛游行”50周年,美国各大城市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时至今日,种族问题仍然牵动着美国民众的神经。

《塞尔玛》被指歪曲事实,奥斯卡被疑存种族歧视

电影《塞尔玛》剧照。大卫·奥伊罗饰演的马丁·路德·金(后排中)面色凝重。

        日前揭晓的第87届奥斯卡提名名单中,《塞尔玛》仅获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歌曲两项提名,未能入围“最佳男主角”提名,20位最佳男女主配角候选人也无一例外全是白人。名单一出,引发了民众对奥斯卡种族歧视的讨论。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谢丽尔·邦妮·伊萨克斯不得不出面声明,称宣扬黑人和女性演员,仍旧是目前工作的一大重点,“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接收了大量的新成员,这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新成员。作为一个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组织,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而且就个人而言,我很想看到并期待着,我们的被提名人能够展现出更大的文化多样性。”

        这部反映美国民权斗争的黑人题材电影,聚焦民权斗士马丁·路德·金1965年组织的“由塞尔玛向蒙哥马利进军”行动。《塞尔玛》在之前的金球奖和美国非裔影评人协会奖上均有不俗表现,不过改编历史也难免遭遇歪曲史实的指责。美国前总统林登·约翰逊助理小约瑟夫此前称,《塞尔玛》抹黑了约翰逊,电影把约翰逊描绘为马丁·路德·金的死对头,他还称塞尔玛游行实际上是约翰逊的主意。导演阿娃·杜威内则痛斥小约瑟夫的说法,表示人们应该自己去了解真实的历史,而不应该只是相信电影或者只听前总统幕僚的说法。

        那么历史上的塞尔玛游行究竟是怎样的呢?        

历史上的塞尔玛游行:“由塞尔玛向蒙哥马利进军”

1965年3月9日,金博士带领大约2500名游行者徒步跨越埃德蒙德·佩图斯大桥。在桥的另一端,他们停下来作了简单的祷告,然后转身回去。虽然他们遵守法庭禁止他们一路步行到蒙哥马利的禁令,但他们也始终保持斗争反抗的精神。

        1965年,马丁·路德·金等黑人领袖在阿拉巴马州组织了三次声势浩大的抗议游行,被称为“由塞尔玛向蒙哥马利进军”, 三次游行是塞尔玛投票权运动的一部分。这些运动直接推动了1965年《投票权法案》的通过,让黑人的选举和被选举权利得到保障,成为19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

        1961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居住在塞尔玛市及周边的适龄黑人选民有15000名,但只有其中的150人注册上了选民名单。从1963年开始,达拉斯县选民联盟以及学生非暴力选举委员会等民权组织在塞尔玛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选民登记运动。但他们的努力受到了当地执法官员的极力阻挠。当地黑人领袖与学生非暴力委员会邀请马丁·路德·金和部分南方基督教领袖前往阿拉巴马州的首府蒙哥马利,他们打算到那里向州长请愿。

        1965年1月,来自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的不少公民领袖及游行人群来到塞尔玛。随后,抗议活动爆发,截至2月底,共有3000人被捕。民权活动家吉米·李·杰克逊在阿拉巴马州的马里昂和平游行时,遭到州警察射杀,2月26日,杰克逊去世。游行人群陷入悲伤和愤怒中,为了化解和转移愤怒,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詹姆斯·贝弗尔提出3月份举行从塞尔玛向蒙哥马利的游行。

        第一次游行发生在1965年3月7日,由贝弗尔等人组织,这次游行被称为“血色星期天”, 600名游行者在离开塞尔玛穿过埃盟德佩图斯桥时遭到袭击。

3月7日,大约500名游行者启程出发,他们安全地度过了埃德蒙德·佩图斯大桥,但是在桥的另一端,州警队早已布下陷阱。游行者被要求原地解散,他们试图和对方开展谈判对话,但答复他们的只有冷冰冰的警棍和催泪瓦斯。 资料图

        在请愿者启程之前数周,马丁·路德·金活跃于塞尔玛的选民登记运动,由于当时在亚特兰大参加集会发表演说,他错过了“血色星期天”事件。然而当马丁·路德·金获知惨剧时,他立马回到塞尔玛市,并呼吁全国的神职人员以及公民同他一起发起第二次游行。为了确保第二次游行不会触发暴力冲突,马丁·路德·金希望获得法庭庭谕禁止警察干涉。然而法官却给了他一道禁令,禁止他们进行游行,除非能召开一场额外的听证会。

        不顾法庭禁令,第二次游行开始。3月9日,马丁·路德·金带领大约2500名游行者徒步跨越埃德蒙德佩图斯大桥。在桥的另一端,他们停下来作了简单的祷告,然后转身回去。从此虽然他们遵守法庭禁止他们一路步行到蒙哥马利的禁令,但他们也始终保持斗争放抗的精神。

        仅仅在塞尔玛事件发生的两个月之前,马丁·路德·金刚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而在之前不到一年,民权法案刚获得通过。他把塞尔玛看作一个完美的集会地,以此保存之前斗争获得的成就,并且基于此点发动南方腹地诸州黑人的选举登记运动。马丁·路德·金说:“我们誓为塞尔玛争取到平等的选举法案!”

金博士与当地及全国的民权领袖会面,协商游行方案。 资料图

        血色星期天过后十天,一位蒙哥马利的法官解除了对于游行的禁令。3月21日,第三次游行开始。马丁·路德·金带领大约5000名游行者聚集在布朗教堂,启程前往阿拉巴马州首府请愿。为了确保行进途中没有暴力事件发生,约翰逊总统派遣了数以千计的美国陆军士兵以及积极合作的阿拉巴马州国民警卫队士兵,以保护游行者。

        游行全程有54英里,徒步行走需要5天才能完成。游行队伍一度穿过朗兹县,在那里81%的人口都是黑人,但没有一名黑人曾能注册参加过选举。虽然途中没有发生暴力冲突,但游行者在多处受到白人的嘲笑。当游行队伍行近蒙哥马利时,队伍人数开始激增,人们对整个事件的关注也开始相应提高。当他们到达首府时,他们受到一些当时顶级名人的欢迎。

        3月25日,马丁·路德·金代表塞尔玛市的黑人向州议会提交了呼吁平等待遇以及选举权的请愿书,不料州长乔治·华莱士拒绝接受请愿书。于是金博士向聚集在议会外的25000名请愿者说道:“我们将永远朝着投票箱的方向前进,直到种族歧视从政治舞台上消失……这会很久吗?会吗?不会!因为伟大造物主充满慈爱与道德的臂膀宽大厚实,并且它总是怀抱着正义!”

        塞尔玛游行意义深远。在“血色星期天”不久后,《投票权法案》通过了。7000名黑人的名字出现在了选民注册单上。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全州范围内注册黑人选民数量翻了十番以上。

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推纪念活动

        1月19日,美国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为了纪念马丁·路德·金在废除种族隔离上的成就,每年一月的第三个周一被设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刚好在他的生日1月15日左右。该节日已成为了美国联邦法定假日。

        亚特兰大是马丁·路德·金出生和长大的城市,《纽约时报》驻亚特兰大记者金姆·西弗森(Kim Severso)说,纪念活动既充满快乐,也不无忧伤,“如果你在亚特兰大,你肯定觉得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比在其他城市感觉更强烈。”

        1929年1月15日,马丁·路德·金出生在亚特兰大斯威特奥本区的奥本大街501号,1980年10月10日,马丁·路德·金国家历史遗址建立,这里是他儿童时代生活的地方和最后的安息地。

        马丁·路德·金出生故居对游客开放,但是因为游客集中,门票总是很快告罄。游客较少、较为安静的景点是埃比尼泽浸礼会教堂,马丁·路德·金曾和父亲在此布教,游客可以坐在里面,聆听金博士的演讲音频。“这是了解他生活的不错的方式。”西弗森说,“你甚至能看到他当时演讲用的麦克风。”

        2014年6月,国家民权与人权中心博物馆在亚特兰大开馆,这座占地4.2万平方英尺的环保友好型博物馆,是国内外民权活动主题的永久展馆,它收藏了莫尔豪斯学院拥有的马丁·路德·金的论文。纪念日当天,该展馆为青少年展演交互式戏剧表演,致敬马丁·路德·金。

国家民权与人权中心博物馆在亚特兰大开馆,这座占地4.2万平方英尺的环保友好型博物馆,是国内外民权活动主题的永久展馆。

        除此之外,纽约历史协会展出了一系列由斯蒂芬·桑莫斯汀(Stephen Somerstein)摄于1965年的“由塞尔玛向蒙哥马利进军”照片,表达对该游行运动50周年纪念日的致敬,展览从2015年1月16日至4月19日开放。

        1965年,斯蒂芬·桑莫斯汀还是一名24岁大学生,就读于纽约城市大学夜校,同时还是校报的图片编辑。他觉得自己必须要记录下这个“未来书中的历史事件”,“我脖子上挂着5部相机。”他回忆说,“当马丁·路德·金博士号召美国人民同他一起参加到蒙哥马利的抗议游行时,我知道一个重大、能改变国家历史的事件正在发生,我想要用相机记录下它的力量和意义。”     

游行者走过一处房屋,白人和黑人都在看。摄影 桑莫斯汀

马丁·路德·金的标志性形象,在塞尔玛游行结束时,马丁·路德·金对民权示威者发表演讲,这幅图被用作电影《塞尔玛》的宣传材料。摄影 桑莫斯汀 

        在长达5天寻求平等和社会公正的游行运动中,桑莫斯汀拍摄了大约400张照片,这次摄影展展出55张黑白照片。一些照片刻画了充满希望的黑人,一排排站在乡村道路上,当游行者走过时,他们欢呼雀跃;也有拥挤在城市人行道上的白人,嘲笑民权人士竟然走路去阿拉巴马州首府。

        桑莫斯汀将部分照片卖给了《纽约时报》、电视台和摄影收藏者,但是这些照片直到他2010年参加旧金山艺术交流的民权展览时才展出。

下期《纽约客》封面漫画“和解的梦想” 刻画民权运动

《纽约客》封面

        美国杂志《纽约客》也将视角关注到民权运动。近日该杂志公布了1月26日出刊的封面,封面漫画中,马丁·路德·金与民权活动人士手挽手,参加“由塞尔玛向蒙哥马利进军”运动。

        这期封面主题为“和解的梦想”,漫画人物中除了马丁·路德·金之外,还有2012年被枪杀的黑人男孩特雷沃恩·马丁、遭到警察枪杀的黑人小伙迈克尔·布朗、被纽约警方“锁喉”的黑人小贩埃里克·加纳,以及不久前被黑人射杀的纽约华裔警察刘文健和白人警察拉斐尔·拉莫斯。

        《纽约客》试图通过封面反映美国当下严重的民族主义问题。“我突然意识到,马丁·路德·金的愿望不仅是争取非裔美国人的权利,坚持公民权利,而且是争取不同种族和人群之间的和解。”创造这幅漫画的艺术家巴里·布里特(Barry Blitt)说,“就像特雷沃恩·马丁、迈克尔·布朗、埃里克·加纳、刘文健,以及拉斐尔·拉莫斯一样,马丁·路德·金去世得太早,如果他现在还活着的话,很难想象一些种族问题会变得这样糟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