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法院报:当前网络管理失范,个别媒体为了点击率误读法律

张智全/人民法院报
2015-01-21 12:23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 >
字号

法律屡屡被误读,更多是因为相关部门对法律的解疑释惑不够。 张新燕 澎湃资料

        法律因信仰而权威,缺乏权威的法律难以赢得公众的尊重;只有让公众看得懂法律,公众才能真正地、发自内心地信仰和尊重法律。

        盘点年末岁初的热点“网事”,黑龙江哈尔滨仓库大火事故应该位列前三甲。该事故不仅因为5名消防战士的牺牲令人垂泪唏嘘,事后公安部政治部对5名烈士家属发放2万元的慰问金被误读为抚恤金,更是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令人始料未及。

        其实,类似的法律误读并不鲜见。比如2013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针对“新国五条”正式实施后可能引发的假离婚等6种纠纷情形,向全省法院发出司法对策及建议,被一些媒体误读为“要求复婚不予支持”,指责“法院不懂法”;又如浙江温州部分购房者因房价下跌要求退房,被开发商告上法庭要求继续履约,败诉的购房者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而被处以司法拘留,网民又简单地误读为“不买房进班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法律在不少人眼里,已然成了可以随意误读、甚至曲解的代名词。 

        回首哈尔滨仓库大火事故5名消防战士牺牲后发放慰问金的事件,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慰问金与抚恤金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论是《烈士褒扬条例》,还是《人民警察抚恤优待办法》等法律法规,均对烈士褒扬金、一次性抚恤金等多种抚恤项目有明确规定。本应泾渭分明的法律概念,不少人却如此这般误读,着实发人深思。

        法律屡屡遭遇误读的尴尬,其背后有着诸多深刻的原因。从表面上看,缘于部分人不懂法。众所周知,法律的专业性极强,即使是深谙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士,也可能因擅长的专业领域不同,而对其他涉猎或研究不多的法律不甚了解。专业人士尚且如此,普通公众对法律存在误读自然在所难免。加之当前网络管理失范,个别媒体为了点击率,将职业道德抛之脑后,对法律问题研究不透,对法律精神理解不清,导致部分公众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习惯性思维下,缺乏求证的基本态度,最终人云亦云地推波助澜,致使本就“不是事儿”的事儿时有发生。而这种不良习惯性思维的固化、交织与扩大、蔓延,又会进一步加剧法律权威滑向不被认可的边界,导致公众对法律权威价值观念的认知紊乱,其危害绝不可等闲视之。 

        法律屡屡被误读,更多是因为相关部门对法律的解疑释惑不够。法律的专业性强,其术语深奥晦涩,需要以通俗浅显的语言作出详尽解释,普通公众方能看得懂,真正了解和掌握法律的精髓实质内容。再看看哈尔滨仓库大火事故的善后处理,如果有关部门在给烈士家属发放慰问金时,补充一句“抚恤金按照相关法规发放”的解释说明,公众自然就会明白慰问金与抚恤金根本不能画等号,也就不会有“抚恤金太少了”的唏嘘感叹。故此,解疑释惑是唤醒公众法治意识、正确理解法律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在当前法律权威尚未得到真正尊重和信仰的现实语境下,肩负法律释明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耐心细致地为公众答疑解惑,让公众理性地了解法律,认知法律,从而有效避免和杜绝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误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