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察|美院毕业季:艺术何为,看“蓄势待发”的现在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2021-06-04 08:21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随着6月的来临,国内美术院校的毕业季也渐次展开。在经历了2020特殊的“云上毕业季”之后,今年各大高校美院毕业展回归线下后,呈现出线上线下齐发的态势。。《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发现,各大美术学院不同的主题,也依稀透露出不同的立足点,却同样带着开发的态度和青年想与世界和未来谈谈的态势。

就毕业生数量而言,中国美院从1928年成立到2000年,每年的毕业生大约维持在80人上下,而到了2006年以后,每年的毕业生跃升到了2000人。面对这个数据,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中说:“比起由收藏制度和艺术市场打造的艺术家,当代社会需要更多的艺术工作者,但是作为艺术世界的一员,我们又期待着那些闪亮的艺术家个体,这是一个矛盾。”

中央美院2021年毕业季“蓄势待发”

5月上旬,“蓄势待发”中央美院毕业季首先开启,此后清华美院“向多样的世界提问”、天津美术学院“融通·延展”、南京艺术学院520毕业展嘉年华、西安美术学院“开放的西美”、湖北美术学院“向未来”等一一拉开帷幕,直至6月1日中国美院“现代史”和6月4日四川美院“开放的6月”压轴。

各所美术学院不同的主题,也依稀透露出不同的立足点,却同样带着开放的态度和青年想与世界和未来谈谈的态势。

为了让毕业展不限于校园之内,几乎每场毕业展都升级了线上展厅,中央美院还推出了720全景模式的观看形式,同时依托网络传播手段,不少美院的毕业展开通了直播通道,邀请学院教授和学生共同直播导览,让毕业作品透过更多元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关注。

走向科技、关注社会的美院

但相比2020年前,“西瓜地”等大地艺术意向的主题活动,今年央美毕业季主要集中在教学区域和中央美院美术馆举行。

首先推出的是研究生毕业展,共展出436名博硕士毕业生3000余件毕业创作,此后,本科生875人的毕业展分两个阶段推出,涉及绘画、雕塑、实验艺术、数字艺术、设计、建筑、美术史论、艺术理论等多个领域的作品,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从扎实传统中走来,并充满无限想象的年轻一代,虽然有些作品以大众眼光审视,还是有些晦涩难懂,但也正看出了学生的实验性。

中央美术学院在央美美术馆的毕业展现场

在传统绘画领域的毕业作品,既能看到学生的造型能力,也看到了学生在不同工作室在不同导师指导下不同面向的作品,有表达小我的日常生活以折射当下的,也有宏大叙事的主题性创作,还有观念性较强的创作。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展现场

在众多毕业作品中设计学院的探索颇为引人注目,作品也跨越了一般意义上产品美学形态的造物设计,而是转向社会的创新型系统设计。这种变化从近年来设计学院本科招生以“棒棒糖”“转基因鱼”“答案在风中飘荡”等为考题可见端倪,由单一的专业性考试转向综合性考试模式,在具备造型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想象力,关注其对社会的敏感度、责任感和洞察能力。也正因为如此,学生毕业作品并非关注一地一物,而是关注城市、关注生命系统。在今年的毕业展中,智能科技、生物科技与设计,机器人科技与艺术等让公众看到了多种艺术跨界的方式,也让人了解到美院艺术教育并非是院墙内的自high,而是越来越多关注日常美学和社会生活。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有关《植物智能计划》的毕业作品

在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作品中,《植物智能计划》以“生态关系”为切入点,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启发人们重新思考⼈与生态的平等关系。《都市微菜园》是在社区闲置公共空间中进行种植的计划。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捕捉蔬菜生长的影像以及土壤湿度、空气温度和光照等数值,试图创造一种新的种植方式。《最后一片肉》以哲学的角度探讨人类与机器人的伦理关系……不少作品看似乌托邦,却也是敏感地抓住了探讨未来的方向,而且作品的呈现也早已超越了艺术本身,而是融合科技感、社会学于一炉。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现场

相比之下,6月1日在杭州十个场馆开启的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也同样呈现出实足的科技感和现代性。当然,中国美院的毕业季还有一个更宏大的名字“‘现在史’·2021第三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也正因为校园防控的限制,今年“青艺周”在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两校毕业季的基础上,将常设展地点从院校升级成为大众的公共场馆,涵盖浙江美术馆、浙江展览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等10个文化场馆,包含了线上开幕式、线下展览展映、科幻论坛、音乐会等各板块累计30余项艺术活动,总展出面积近1.8万平方米。展出超过2000名青年艺术家的3500余件作品,可谓“全城绽放”。

6月1日,“现在史·第三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暨中国美术学院2021年毕业季” 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其中,浙江美术馆是开幕式举办地,也参展作品最多的一个馆。主要展出的是绘画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和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作品。绘画艺术学院主题为《绘画进行时》,包含了油画、版画、壁画和综合绘画。设计艺术学院以《啟QI》为主题,可以看的视觉传达、染织与服装、工业设计、综合设计和设计学的各种脑洞大开的作品。跨媒体艺术学院以《键入式》为主题,作品主要在1楼展厅,包括媒介展演系、开放媒体系和实验艺术系。

中国美院毕业展现场

浙江展览馆是展览场地最大的一个。主要展示的是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博士研究生的作品,展览主题是“俯仰之间”。除了浙江展览馆,中国画和书法作品还分布在孤山路西湖美术馆、北山路西湖博览会博物馆和杭州国画院美术馆。

此外,西湖博物馆、艺创小镇象山艺术公社、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等分别展示手工、影视与动画、建筑等专业的毕业作品。为方便公众看展,杭州还推出5辆观展专线公交车。除了展览外,面向未来世界的科幻论坛和游戏论坛也是“青艺周”的亮点活动。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集装箱里的展厅

四川美院毕业展也与“重庆艺术大市场”相接,将“川美现象”与重庆这座城市关联,让毕业展深入触及社会和市场,搭建起了文化艺术展示、交流、体验、鉴赏、消费平台,形成了一个生机活力的系统展现。

承接传统、用于日用、传播美学

在毕业季炫酷的背后,也依稀看到了美院教学侧重的变化——从培养艺术家到培育美术工作者。众所周知,21世纪以来的大学扩招一方面让更多的人获得高等教育,但随着各高校均设设计系,也开始有“需要这么多艺术生”的质疑,“毕业创作便是其最后一件艺术创作”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中国美院毕业展现场

以中国美院为例,从1928年成立到2000年,整个20世纪(除特殊时期)每年的毕业生大约维持在80人上下,而到了2006年以后,每年的毕业生跃升到了2000人。面对这个数据,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曾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专访中说:“比起由收藏制度和艺术市场打造的艺术家,当代社会需要更多的艺术工作者,但是作为艺术世界的一员,我们又期待着那些闪亮的艺术家个体,这是一个矛盾。”

天津美院毕业展现场

同时,随着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机构、画廊、乃至艺术教育机构的设立,也让毕业生有了更宽泛的就业选择。同时,公众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让衣食住行开始从实用品到设计品的偏向,美院的毕业生也参与到城市更新、乡村建设等领域的实践中。

相比过去国画、油画等架上绘画所定义的艺术形式,如今的艺术不只是存在于博物馆、美术馆中被人膜拜的对象,而是民众生活的日常。通过美术学院的学习,毕业生所要做的不仅创造新审美、发明新感性,而且让设计的美学和艺术的智慧作用于百姓日用之道。

南京艺术学院 520毕业展嘉年华

南京艺术学院 毕业展现场

其实放眼于各大美院的毕业展,除了一些多媒体的作品外,国油版雕等最为传统的造型艺术依旧是大多数美院的主流,从造型艺术作品中,也最能看出一个学院的文化底蕴和教学方向——央美造型基础扎实、国美人文底蕴深厚、四川美院先锋、上大美院多元……同时在毕业展上带着中国传统古典文脉的书画世界、从革命文艺到社会主义文艺的世界和国际构建出的当代艺术世界看似分裂,却又如同洋流混合、彼此动态交织。这也依稀崭露了未来中国艺术的面貌。

湖北美院毕业季开幕

湖北美院展览现场

同时,虽然大部分毕业展在校内并不接受社会人员参观,在部分院校除了直播导览外,还推在网上推出了票选喜爱的作品、手工艺集市等,虽然看似可有可无,但从公众参与的角度提升了学生作品也曝光度,也当艺术院校除了培养艺术人才外,也成为大众美育的一部分。

虽然与专业艺术场馆的专业展览相比,毕业展无论是作品还是布展呈现方式尚显稚嫩,但这其中也许有未来艺术家作品最初的样子,是未来艺术工作者起步的地方。

中国美院毕业展展览,一个孩子参与作品互动

在象形文字中,“藝”的构造是一个人在种植培育,艺术和教育同归于人的葆有和发展。在加速迭代的世界,人何以保持感性、感受力、能动性、自主性,是艺术和教育的使命,激发自主创新能力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毕业季中有能看到青年带来的未来创意和艺术类学对未来世界的态度。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