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政厅|小汽车依恋,是病得治

王慧/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厦门大学海峡两岸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2015-02-01 12:39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编者按】

        今天继续来讨论小汽车的问题。在公共政策层面,大家几乎都认同要发展公共交通。但在个人的层面,尽管找停车位无比麻烦,路上常常拥堵,可总有人认为,自己有各种不得不开小汽车的理由。

        真的是这样吗?借由厦门大学王慧老师的文章,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

        
 “汽车族”群体日渐庞大,对车也越来越依赖。 杨一 澎湃资料

1.小汽车依恋症候群

        近年来,机动车爆炸式增长所带来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能源紧缺、交通设施用地紧张、公共空间被挤压、居民生活受侵扰、驾车者与非驾车者境遇不公等一系列环境、经济、社会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普遍面临的严峻挑战。其中,小汽车增长速度最快、占据资源最多、却交通效率最差(单位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代价所实现的客运量最小),因而成为交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也成为治理交通问题的主要矛头所向。在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在社会公平与效率原则综合考量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抑制小汽车交通”就成为权衡之后明智的战略选择。     

        然而,这个明智的战略选择在落实推进过程中,却会遭遇到日益庞大的“汽车族”颇为任性的抵触。

        据网上找到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14年4月,全国汽车保有量为144277266辆(≈1.44亿),占机动车总量的56.35%。按照网络红文《开车上下班天经地义》的作者傅蔚冈先生的匡算方法,“一辆车往往对应着一个家庭……还得考虑有七大姑八大姨”,那么中国的“汽车族”应该是个规模达数亿人的庞大群体。如果再加上那些生产汽车、销售汽车、汽车服务、上下游关联产业等相关利益群体,乖乖,“汽车族”人数之巨,可谓天下第一!

        人多,尤其集中了相对有钱、有权、有公共话语权的人,因而自然势强。“屁股决定脑袋”,也决定了其基本的观点立场。甭管是哪个城市,只要开始实施或者试图实施某种旨在抑制小汽车交通的政策措施,不论是意在削弱购车欲望的限购限牌,还是意在提高用车成本的限行限停、涨价涨费,都会招来“汽车族”几乎是本能的激烈反应,掀起漫天的口水,顿时呈“群情激愤”、“舆论哗然”局面,陷汽车新政于“触犯众怒”、“众矢之的”之境地。

        “汽车族”为自身利益鼓与呼,可谓天经地义。引用傅蔚冈先生的话:“假如你的脑袋不在你屁股这一边思考,那么谁的脑袋会为你的屁股思考?”

        可是,这世上毕竟还有更多的人不属于汽车族,还有一些人因其专业职责,而不得不处理汽车所衍生的一系列问题、协调汽车族与其他族群的利益关系(例如城市管理决策者)。总得有些脑袋要为这些屁股思考一下,不是么?

        而如果将脑袋从汽车族的屁股那边挪出来,换位到其他人的立场角度,再审视汽车族的一些说辞,刨除那些急赤白脸破口大骂的,会发现即便是那些貌似理据凿凿、冠冕堂皇的意见,其实也大都是经不起反问推敲的。

        例如,关于限行限停“侵犯了公民财产权”、“限制了公民自由”的说法,就援引一些网友的评论来反问一下:“禁止行人和自行车上高速公路算不算限制出行自由?”“交通红绿灯、限速、禁醉驾、禁摩托又怎么说?”“限行限停只是对车辆使用道路停车场等公共资源的行为管理措施,不属于国家征收,也并未涉及财产权的处分和转移,怎么就侵犯了财产权?”将此问题上纲上线拔到“违宪”高度,唬人?亦或“被迫害妄想症”?

        再如,那个“我买车是花了钱纳了税的,燃油停车等也是掏了钱的,因此我就有权自由开车上路,谁也无权限制”的说法,俺只想反问一下:你缴纳的那点儿税费就足以买断路权?足以抵偿城市为你配套提供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安全管理、环境污染治理等所花费的代价?敢让人仔细算算这笔账?

        还有,不少人抗议燃油税停车费上调等举措“将导致穷人养不起车,使小汽车成为富人的特权”。深圳市实施限购令,有人抱怨政府“背弃承诺”“突然袭击”好讨厌,有人担忧这释放出的风向信号可能引起其他城市效仿、引起大面积“恐慌”;更有著名公共知识分子看到“穷人家的孩子”没能力在限购令之前买到一辆车而“眼巴巴看着美好生活,一步一步总也跟不上”,悲愤撰文《在这个傍晚,深圳也沦陷了》,叹惜深圳的形象毁掉了,继而引申到“这个国家,什么都限制,唯独不限制政府的权力”。

        呵呵,能将汽车限购、汽车费用增加问题上升到城市形象、社会平等、人文悲情、家国情怀,也是让人醉了。但醉醒定神想想,又忍不住要反问:一个名牌包包卖到几万、一个疯6手机卖到几千,穷人同样买不起,怎么没人去抗议?汽车这样的高值大件商品,难道应该成为人人可负担的基本消费?“穷孩子”倾其所有去买车,费用些许上涨就受不了,这样的“经济基础”去买车养车理智么?如果买车难、养车难值得如此悲情怜悯,那么再看看那些在汽车尾气噪音扬尘溅泥中步履艰难的行人、那些被机动车道扩张逼挤到街边墙角几乎寸步难行的自行车、那些在公交地铁上“挤成照片似的”的普通通勤者,是不是应该有人再写一篇《在这个年代,中国城市都沦陷了》表达一下关怀?

        还有一些汽车族,自己成天价开着大排量汽车飞来掠去,到街角打个酱油买个小菜都开着个车,屁股如同被焊到车座上,身体如同被塞进了“胶囊”,在空调屋子和空调汽车之间穿梭摆荡,但却一点儿也不耽误他们抱怨拥堵,抱怨雾霾和PM2.5,抱怨政府治理无能、城市规划太烂、城管交警二百五,抱怨没时间健身、没办法街跑、生活太辛苦。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们还特别不愿意正视机动交通的负面影响,经常和人抬杠“小汽车与雾霾究竟有多大关系”之类问题,竭力淡化弱化小汽车的负面,仿佛这样自己就可以“免责”、就可以心安理得。你若对他们说小汽车太多成灾,他们会说“美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比咱多得多”;你若对他们说人多车多城市可能拥堵如印度,他们会说“那是三哥管治无能,路上还跑着大象和牛”……唉唉,无语。试问这些人:你们这样拧巴这样精分真的好么?城市的种种问题,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如果有车一族都如你们这样,换你们做市长你们又能怎样?要不,U can U up?

        ……

        说穿了,“小汽车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个“公地悲剧”问题,即个体谋求自身利益而导致公共利益受损、最终危害全体的悲剧,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

        上述一系列事例表明,小汽车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敏感度高、牵涉面广的公共问题,而且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和价值错位,因而也成为一种社会矛盾和集体焦虑。本文重点关注的则是上述事例中“汽车族”对小汽车作用影响的夸大高估、对小汽车生活方式的狂热推崇、对小汽车利益的偏执维护、对小汽车交通的高度倚重、对小汽车驾乘的痴迷执着,以及他们在其中傲娇、躁郁、纠结、无奈、不可理喻的复杂心态。在俺看来,凡此种种,都可以归结为“小汽车依恋症候群”——对小汽车的“依赖”状态和“迷恋”心态复合交织而导致的一系列群体性失调症状。

        2.小汽车依恋症的病因

        如同人感冒患病的原理,病症虽然显现在患者身上,但病因却与外部的病毒病原体有关。汽车族所呈现的“小汽车依恋”症候,“病因”在很大程度上也归咎于一些外部因素。

        美国学者Gorham曾从成因机制角度考察,将“小汽车依赖”划分为三种类型:(T1)客观环境造成的依赖(physical/environmental dependence)——由于城市建成环境造成的对小汽车交通的高度需求和依靠;(T2)社会和心理因素造成的依赖(social/psychologicaldependence)——由于社会风潮与价值观、汽车消费文化、个人习惯感受等因素造成的对小汽车的心理偏好或迷恋;(T3)特定情境下的技术性依赖(circumstantial /technologicaldependence)——由于小汽车在速度、承载力、私密性等方面技术性能而产生的特定情境下对小汽车的刚性需求(例如需要运送急救病人、需要携带宠物犬出行等)。

        俺倾向将客观上的需求依赖与主观上的偏好迷恋区别开来,建议将前者称为“小汽车依赖”、而后者称为“小汽车迷恋”,两者复合构成“小汽车依恋”,其内涵可简要概括为“对小汽车交通的高度客观需求与强烈心理偏好”。

        Gorham关于小汽车依恋的成因机制分析,也存在一定局限,比如他虽然指出了城市建成环境是造成小汽车依赖的客观原因之一,但却未更进一步指出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城市建成环境;他所分析出的导致西方社会小汽车依恋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观因素等也不完全适用于中国情境。

        考虑到本文并不是一篇投往学刊的学术论文,俺在此就不搬经弄典长篇大论。仅就中国现今“小汽车依恋症”的成因机制,简要捋出几条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议论拍砖:

        (1)小汽车交通性能的相对优越性是“小汽车依恋”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中国城市糟糕的公共交通则进一步凸显了其优越性。

        小汽车交通与城市居民可选择的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在速度、舒适度、灵活性、私密性、个人自主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能极大提高个人移动力(mobility)和可达性(accessibility),这是人们喜爱它需要它依恋它的根本原因。交通性能上与之相若的只有快速公共交通,而我国城市的公共交通建设整体落后糟糕,更遑论快速公交系统,这让小汽车交通的优越性相较之下进一步凸显,更增强了人们对小汽车的依恋粘性。

        (2)“土地财政”驱动下的城市扩张+“汽车至上”的城市规划,为“小汽车依赖”制造了客观需求。

        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普遍快速增长,但比经济和人口规模增长更快的是城市的空间规模,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独特的土地制度和因此产生的“土地财政”机制,使得地方政府有着强烈的扩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意愿。而引导土地开发和空间建设的城市规划,则普遍采用了“汽车至上”导向的现代主义规划手法,基于汽车活动尺度的大马路、大街区、大尺度功能分区盛行,迎合小汽车交通需求的快速路、立交桥、交通隔离带纵横交错,使得城市建成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结果是城市空间尺度不断扩大,居民居住、工作、消费各个场所之间的距离日渐遥远,组织日常生活的时间、体力、交通成本也日益上升,而与此同时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则远不如人意,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买了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来自主解决现实的交通出行困难。这其中有着许多汽车族人的无奈不得已,值得同情。这也是中国小汽车较低保有率、较高使用率的原因之一。

        (3)居民收入提高+汽车产业战略,引爆“汽车潮”,使“小汽车依恋”蔓延溃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来了居民收入的普遍提升,居民选择交通方式的支付能力大为提高;与此同时,汽车产业因为产业链长、增长潜力大等优点,在GDP迷恋导向下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得到国家和地方大力扶持,结果使得汽车产能急剧扩大而价格不断降低,出现了大量中低价位国产车。于是,买得起车的人数大幅攀升,再加上前面两条因素,从而引爆私人购车潮,小汽车数量暴增,小汽车相关问题全面爆发并迅速恶化。

        (4)喧嚣的汽车消费文化+“暴发户”的精神空虚,刺激助长了“小汽车迷恋”心态。

        呃……关于汽车消费文化在中国如何“喧嚣”,俺不想太多解释,大家只要打开电视或其它媒体,看看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的汽车广告,就可以体会到了。至于那些率先实现富裕的“暴发户”如何“精神空虚”,俺也不需要太多描述了吧,大家都懂的。俺只想说,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让小汽车消费在中国被赋予了更多更强的“社会标签”功能,成为富裕、成功、时尚的标志物,从而更强烈地刺激和助长了“小汽车迷恋”心态。

3.小汽车依恋症的治理

        不论是哪一种因素导致的小汽车依恋,其后果都相似,都将导致城市交通相关问题日益严峻。虽说“清洁能源汽车”等新技术可能在一定程度解决尾气、碳排放、PM2.5等问题,但城市土地空间潜力有限,可用于交通设施建设的土地就更有限,因此交通设施资源稀缺将长期存在。有限的资源必须更多地分配给更高效、更公平、更绿色、更人性的其他交通方式,小汽车依恋必须抑制治理,这已成为世界范围越来越广泛的共识。

        然而,抑制治理小汽车依恋绝非易事,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世界各国在治理小汽车依恋症的实践中,已设计发明出多种政策性或技术性对策工具,其着力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转变城市规划和设计思维,优化和重构城市建成环境,使之朝着有利于减少机动交通出行需求的方向扭转。(例如形态紧凑、功能混合、小尺度、高密度、公交适宜、慢行友好、停车位配建指标限制等规划策略。

        ▪采取“交通静默化”措施,对街道进行多功能化、人性化改造, 限制机动车自由度, 还街道于“街市”和“道路”、公共活动空间与流动空间多重功能。

        ▪增加汽车拥有的难度,降低购车欲望。(例如限购限牌)

        ▪提高汽车使用成本,降低汽车使用频次。(例如限号、限行、限停、拥堵费、停车费、燃油税、环保费等)

        ▪大力扶持发展公共交通,创新具有竞争力的其他替代交通模式(如car-sharing等)。

        ▪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智慧交通,提高城市交通体系效能,纾缓小汽车问题压力。

        ▪大力倡导绿色交通出行,宣传小汽车依恋的危害,普及健康的汽车消费观念。

        鉴于已有这么多可资借鉴的对策工具,俺个人认为当前小汽车治理的工作思路可能不是发明创造新工具,而是在现有对策工具箱中选择合适的工具组合,不失时机地果断推行。

        在此想特别强调一下“工具组合”的意义。因为许多研究分析显示,小汽车依恋具有顽固性,且其成因复杂多样,因此必须多管齐下,采取“组合拳”,给出“复方药”,用药足量够猛,疗效才能足够显著。其中,“大力扶持发展公共交通”须作为必选项,并置于优先地位。公共交通不给力,“小汽车依恋”就无法化解。

        也需要特别强调一下“果断推行”的重要性。因为小汽车依恋具有顽固性,一旦形成了小汽车出行习惯、形成了以小汽车交通为主导的城市运行模式,就会因“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而很难再扭转改变,因此抑制治理具有紧迫性。目前小汽车数量在急速增长,治理的机会窗口和战术回旋余地正在迅速缩窄。如果再不果断采取行动,恐怕将错失时机。而且行动越晚,“汽车族”的人数增加越多,行动推行的阻力将会越大。

        此外,还想特别强调“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尽管说这事儿的人多了,俺听着都有点儿腻,但其有道理,还是要掰扯几句。虽说政府作为公权力机构,有权处置公共事务、对公共资源进行管理调配,但也真的不必事事插手、亲力亲为。

        根据一些交通问题专家的分析研究结果:对小汽车出行的抑制效果,停车费调节优于限停,车牌竞拍优于限购,拥堵费征收优于限行,提高出行成本优于限制车辆购置;补贴地铁公交不如放宽地铁站上盖物业开发限制,兴建拓建停车场不如容许单位大院空闲车位对外开放收费……这意味着,让一些企业和非政府机构通过“市场机制”参与进来分担一些环节,对于抑制小汽车出行、纾解小汽车问题压力,可能效果更好一些。总是一“限”了之,确实有“懒政”之嫌。 借助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命令来操作,政府可以少承受一些“粗暴干预市场”的骂名,另外也可以从中测试评估出道路、停车位、公共交通、中心城区路权等公共设施资源的真正市场价值,为相关定价和收费提供参考依据。

        结语:

        “公地悲剧”这类问题,结局走势无非两样:要么无所作为或作为不力,走向悲剧结局;要么想方设法调节修正,避免悲剧发生。

        关于小汽车依恋治理,微博上曾有同行朋友悲观表示“只有靠崩溃疗法了”——“只有等到城市道路上被堵得水泄不通动弹不得,大概才有一些人肯放弃开车,事情才可能有转机”。这话听着让人难免悲凉:莫非只能如此?在到达那个“置死地而后生”的转机之前,我们所有的人还需付出多少代价?《我们将可能与汽车同归于尽》的作者童大焕先生倒是比较乐观,他说:“我相信,人类的智慧与远见当然不应该、也不至于让自私自利的‘个体理性’汇聚起来变成同归于尽的集体非理性。”呵呵,但愿如此吧!毕竟,对人类智慧、远见、理性保持信心,对未来抱有希望,总是好的,万一是真的呢?

        而基于智慧、远见、理性,就不应在“公地悲剧”这类事情中“坐以待毙”。

        小汽车依恋,是病得治,而且事不宜迟!

        2015年元月,于厦门

        (作者新浪微博:@慧思慧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