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睡前阅读·疗心手记】有种“作”是需要治疗的

牧田
2015-02-04 21:4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有一种病症是这样的,当事人往往通过一些夸张、过分的言行以获得关注,不同于我们常说的“作”,因为当事人的行为并不是有意识的故意为之,一切的发生通常自己无法控制。

        
《撒娇女人最好命》剧照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都市里,有多少家医院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自打我踏进医学院大门的那刻起,这个永远充斥着消毒水的气味,悲欢离合天天上演的地方便与我脱不了干系了。

        我曾经工作服务的医院是一个略显特别的地方。这么多年,无论门前高挂着的铭牌是加上了某某大学附属之类的前缀,又或是把称呼从医院换成中心,但公交司售人员途经此处时依然会用直白的语言大声报站:精神病院到了,有下车的吗?然后,我,欢欢乐乐地走下车去。

        大家普遍的认识大概都会觉得精神病院与监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堵高墙仿佛隔绝了一切现实生活,进入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世界。回想我投身工作的最初几天也会有这样的好奇,然后慢慢地,你会发现,每天往返于高墙内外,并不需要你去拨动某一个特殊的开关来转换心情,适应调整。最后,医院改建,也没有了高墙。

        这里住着的男女老少,形形色色许多人,每一个人都因为一段故事,或悲或喜,走了进来。在经历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之后,或许能够重返原来的生活,又或许在这里开始新的人生。

        第一次见到袁阿姨是在门诊,在她的丈夫向我介绍完情况后,高大魁梧的男人把在门外等候的袁阿姨牵了进来,我示意家属可以在门外等候,然而袁阿姨却始终不肯放开丈夫的手,在丈夫百般劝说后,袁阿姨终于一个人坐在我的面前。袁阿姨四十来岁,个子矮小,面容普通,衣着毫不修饰,言语间甚至透着几分稚嫩。几乎所有的开场白都是这样的,“我没有什么毛病,我就是不想和他分开”。

        袁阿姨的丈夫是一位国企中层,一个非常老实的男人,说话节奏平缓,轻声细语。夫妻感情很是深厚,也许是袁阿姨对于丈夫的爱太深了,慢慢地开始怀疑、猜测,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打电话给丈夫,一旦丈夫不接电话便在家中毁坏财物,甚者伤害自己。儿子也由于受不了母亲时常的发作而选择住校生活。我们一般称这类病症为癔症,通俗说就是歇斯底里。

        几次门诊过后,袁阿姨的症状不减反增,没有多久,袁阿姨住进了病房,但她对于丈夫无尽的思念与关心却一分一毫也不曾减退。男人无论工作有多么繁忙,每周必定抽出两个下午来医院探望袁阿姨。时常可以看见的就是,袁阿姨在不停地絮叨,男人在一旁不住地点头。

        丈夫不在的日子里,袁阿姨也绝不闲着。病人在医院有打电话的权利,但有规定时间。于是每天下午一过两点半,你必会看到袁阿姨准时守在电话机前,三点一到,当护士小姐打开锁着电话的盒子后,袁阿姨便会在第一时间拨通丈夫的电话,然后长时间地霸占,直至被其他病友或工作人员打断为止。我一度很好奇,每天一到两个小时的交谈,到底是怎样精彩的内容。

        一次机缘巧合之后,我再也不好奇了。某天下午,我正好有事要联系袁阿姨的丈夫,手机却总是占线,突然想到,这个时间段,这个号码只属于袁阿姨一个人。当时没有多想,直接去病房印证这一点,果然袁阿姨正手捧着电话机,絮絮叨叨地说着。我在边上等了将近20分钟,听到的始终就是她重复着同一句话:“你什么时候来看我?你要记得我哦。”

        20分钟,我已经无法忍受,于是拍拍袁阿姨的肩,示意我有话要跟她老公讲,于是袁阿姨慢吞吞且极不情愿地将电话交到了我的手上。我把电话拿过来,清晰地听见了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她丈夫的声音,徐徐的,不急不缓:“哦,我会来看你的。”

        我抱歉地打断了这个耐心的好男人,说完了我要说的话,把电话还给了袁阿姨。然后,他们又开始了如此循环往复的一问一答:

        “你什么时候来看我?你要记得我哦。”

        “哦,我会来看你的。”

        “你什么时候来看我?你要记得我哦。”

        “哦,我会来看你的。”

        “你什么时候来看我?你要记得我哦。”

        “哦,我会来看你的。”

        ……

        我又待了大概将近20分钟,对话始终在继续,我慢慢退出了病房。我想我找到袁阿姨的症结了。

        再次见到袁阿姨已经是大约两年以后,在马路上袁阿姨认出了我。当时袁阿姨的衣着打扮有了很大的改变,整个人显得精神了许多,话语之间还透着一丝小女人的娇媚,身旁挽着她的不是我熟悉的面孔,而是另一位高大的中年男人。碍于有家人在旁,我们只是互相闲聊了几句。我想那位受尽折磨的好好先生终究还是没能坚持下来看到爱妻康复,不过看着袁阿姨现在的状态,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故事说到这里,原本可以结束了。但是半年之后,一次偶然间与同事的聊天,使我对整个事情有了别样的感受。那天我所遇见的高大中年男子的确是袁阿姨的现任丈夫。袁阿姨在住院3个月后出院,回到家中休养。起初情况还好,每日打电话次数有了明显的减少,但两个月后,一切又恢复原样。她的前夫正赶上单位里上马一个大项目,每天应付工作与妻子,日日恍惚。

        不幸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一日上班途中,开车时睡着了,出了严重的车祸,殁了。一年后,袁阿姨改嫁,也就是我遇见的那位。据同事说,袁阿姨之后还来看过几次门诊,配过些药,抱怨过现任的丈夫,说他脾气不好,没有耐心,有时甚至还会动手打她。

        不过,袁阿姨仍然觉得现在的婚姻很幸福,而她确实也没有再如从前那般折磨丈夫了。

        故事的结局有些令人哭笑不得,但是袁阿姨的病情着实得到了控制。类似于这样的病症,当事人往往通过一些夸张、过分的言行以获得关注,间接获利,满足自己,当然又不同于我们常说的“作”,因为当事人的行为并不是有意识的故意为之,一切的发生通常自己无法控制。继任者脾气秉性与前任截然相反,袁阿姨所有非理性的要求一概得不到满足,相反对方可能只会更为简单粗暴。脱敏疗法也好,厌恶疗法也罢,大概也就如此。事实是袁阿姨说她现在很幸福,而她的前夫也只能苦笑九泉了。        

        (作者系精神科医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