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 获得荷赛之后,听听这六位中国摄影师都说了啥?

澎湃新闻记者 杨深来 江锦 赵昀
2015-02-13 08:28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本届荷赛中六位中国摄影师卢广、储永志、陈荣辉、刘嵩、鲍泰良与蔡圣相获奖。在他们中,卢广、储永志已分别是第三次和第二次获奖,陈荣辉是中国获得荷赛最年轻的摄影记者,环境类单幅一等奖得主蔡圣相并非一位职业摄影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荷赛奖项揭晓后对他们中的五人进行了简单的专访。

        

卢广:摄影是永无止尽的

        2005年卢广来到内蒙古乌海市,滚滚的浓烟给了这位摄影记者以触动。与高速发展相伴的是中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卢广每年都拍摄环境题材,并发表照片,用影像指出中国的环境问题。

插图均为卢广获奖作品《发展 污染》

        卢广说,拍摄这类环境题材最难的是到达现场,不到现场就无法将污染现状记录下来。到了现场,危险也就随之而来。卢广已习惯于每年出去采访都会被抓两三次,常称自己是“市里来的摄影爱好者”等借口来脱身。

        三个月前去一家钢铁厂采访拍摄其的污染问题时,卢广被工厂保安抓到,并被软禁一个小时。面对工厂相关负责人询问来意时,卢广以自己是摄影爱好者采风为由“蒙混过关”。

        但是,当天的采访并没有能够拍摄到厂区的污染源。第二天,卢广再次前去采访,当他试图更加靠近厂区时,再次被保安发现。为了避免再次被抓,只能选择逃跑,途中从十几米高的钢渣堆上滑落,手腕受伤,直到现在还隐隐作痛。

        当然,被打也是“正常”的。“手上的相机绝对不给,相机交出来了人就得跟他们走了”,遇到这种情形,卢广总是紧紧抱着自己的相机。

        在去唐山采访时要爬一座300多米的山,下山回家后感到腿疼,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滑膜炎。1961年生的卢广笑着说:“自己老了,得退休了。”

        对于中国的年轻摄影记者,卢广认为:“不能把摄影当饭吃,而要当作一种爱好。”这位三届荷赛得主理解摄影记者日常需要为报社打工,为工分跑活,但他强调在完成任务之外要有爱好,为了爱好才能够全身心投入。“摄影是永无止尽的”,卢广说。

        而在全民摄影时代下,卢广认为摄影记者和纪实摄影师应该试图做更有深度和想法的报道,而不只是停留在以往扫街的状态中,“摄影记者的眼睛要看得更远、更高。”
这是卢广今年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蓝天正在被工厂排放的废气所吞蚀。

        

储永志:向内心求,摄影师不能跟风

        当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第一时间电话告知储永志获奖消息的时候,他正在安徽大别山的老家吃小年的晚饭,电话中隐约还有鞭炮声。

        谈及获奖作品的创作经历,2014年10月份,储永志看到一条消息,杭州动物园将在2015年禁止动物表演,他便打算前往江苏宿州埇桥马戏之乡进行专题拍摄。

储永志获奖作品《猴子马戏团》

        11月29号他到达了埇桥,和当地的训猴人老齐聊了四个小时,起初,这里的人对于记者拍摄怀有一定戒心,但从早上聊到中午,老齐为饿着肚子的他煮了一碗面,边吃边聊间,老齐慢慢对他敞开心扉。拍摄到下午三点多,储永志就转去拍摄其他动物,12月1日返回杭州。

        储永志认为动物应该回归大自然,训练猴子骑人类的小车,模仿人类,非常可悲。谈到拍摄的感受,他说“我将猴子当做小孩子来观察看待”,很多画面都体现出猴子的无奈和人类的贪婪。

        储永志将这一组作品投送荷赛,2月5日晚上,他接到荷赛组委会邮件,向他要了得奖这一张的原图,收到这封邮件,他说对获奖“有了五分的把握”。

储永志的2013年荷赛获奖作品

        已是第二次获奖的储永志这次更加开心,2013年获奖,很新奇,很多人也说可能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而再次获奖则是一个更大的肯定。

        他认为随着中国摄影师的视觉语言国际化之后,中国题材必然是获奖的热点。他自己更加希望关注社会洪流中小人物的故事和命运,不会追求恢弘的叙事。而中国题材成为全球摄影师关注的热点后,更多国外摄影师来到中国拍摄,对此,储永志认为中国摄影师的应该“向内心求”,外部世界千变万化,摄影师不能跟风。拍摄中国题材,本土摄影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更加细致、深入地观察社会,只有足够了解中国,反映出当下的社会面貌,才能拍出有深度的作品。

        对于当前媒体转型,摄影记者危机的言论甚嚣尘上,储永志表示不认同所谓“危机”的说法,他认为互联网媒体并没有对他的创作有太大影响,作品的水准,主要还是取决于创作者的思想深度,随着媒介融合,摄影记者的分工会进一步细化、专业化,能够“让喧嚣的世界回归冷静”。

        在谈到今年的拍摄计划时,储永志表示2015是中国经济的关键年,所以从2014年底,他就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中国经济上,今年打算用安静的影像来拍摄和表现今年中国经济的剧烈变化。

        同时他还将通过镜头来展现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及其领导团队如何深入寻常百姓生活,与人民息息相关的影像。

        在访谈的最后,储永志说4天以后是他的生日,再次获奖是他今年最好的生日礼物。

        

陈荣辉:互联网是更好的时代,不是什么猛兽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选择这张照片,试图去表达什么?

陈荣辉:这是我拍摄的圣诞工厂组照的一张,也是我个人相对比较满意的照片。我用静态肖像的方式来展现这个时代中国新一代年轻工人的侧面,我希望大家解读的时候不仅仅是看到他们工作环境的恶劣,而是他们即使面对这样的环境也保持向上的动力,其实是很基本的生存动力而已。

陈荣辉获奖作品《圣诞工厂》

澎湃新闻:介绍一下您的作为摄影记者的从业经历?

陈荣辉:我是2011年毕业后进入报社工作,现在工作三年多。期间也采访过动车事故、庐山地震等事件,但主要是立足本地的日常采访。本地采访让我很好锻炼了沟通能力,为我的拍摄提供了很好保障。

澎湃新闻:日常会关注哪些题材的内容?

陈荣辉: 我们报社是不分条线的,所以任何题材都要关注。碰到好的项目,我就会主动出击去做。我们领导傅老师经常要求我们先去拍,时间不等人。

澎湃新闻:今后有什么拍摄题材的打算吗?

陈荣辉:其实单纯的题材论可能不太好说吧,我想让自己的影像能力加强,还是希望更多的运用摄影的本质来展现题材。

澎湃新闻:纪实摄影在互联网媒体的发展下是否收到冲击或者推动,为什么?如果是,摄影师如何更好应对互联网发展?

陈荣辉:我觉得对于摄影师个人而言,这应该是一个更好的时代,而且应该主动拥抱。互联网是一个传播途径,不是什么猛兽。有好的照片,一定要传播,质量越高的照片传播越广。

澎湃新闻:请推荐一张2014年其他您个人最爱的照片。

陈荣辉: 我比较喜欢自己拍摄的组照《妈妈去哪儿了》是关于被母亲抛弃的孩子的故事。因为这组照片让我对于肖像的拍摄方式有了更深的了解,虽然不是很成熟,但是自己感受到了进步。

陈荣辉作品《妈妈去哪儿》

澎湃新闻:推荐一位您最喜欢的摄影师。

陈荣辉:我一如继续喜欢Alec soth。他去年拍摄了关于一战专题的照片,都挺不错的。

        

刘嵩:摄影是一辈子的事情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选择这张照片,试图表达什么?

刘嵩:《接受询问的性工作者》照片拍摄于2014年5月6日,当时我在报社工作,事情起因是报社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在居民楼的房门缝里都卡上了色情卡片,卡片上充斥着露骨的色情内容,对居民楼的未成年人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此,警方及时进行了行动,抓获了2名涉嫌性交易的女子并进行了问讯,解决了居民长时期受到的困扰,我在派出所内拍到了这张肖像照片。出于保护嫌疑人的角度 ,我选择了这张低着头的照片。

刘嵩获奖作品《接受询问的性工作者》

澎湃新闻:介绍一下您的作为摄影记者的从业经历?

刘嵩:2005年进入《重庆商报》工作,2013年进入《重庆时报》工作,2014年10月离职,现为自由摄影师。

澎湃新闻: 日常会关注哪些题材的内容?

刘嵩: 环保,老年人,日常生活类的照片。

澎湃新闻:今后有什么拍摄题材的打算吗?

刘嵩:有的,摄影是一辈子的事情。

澎湃新闻:纪实摄影在互联网媒体的发展下是否收到冲击或者推动,为什么?如果是,摄影师如何更好应对互联网发展?

刘嵩:互联网给摄影师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视野,能够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照片。

澎湃新闻:请推荐一张2014年您最喜欢的照片。

刘嵩: 马格南摄影师所拍摄的马航MH17事故麦田地里那张照片。

澎湃新闻:推荐几位您喜欢的摄影师。

刘嵩: 国内我比较喜欢傅拥军老师和卢广老师的作品。

        

蔡圣相:一张照片获奖也不能说明水平有多高

        2月13日晚,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联系到获奖者蔡圣相。在电话里,他向记者讲述了拍摄这张照片的过程。

        2014年11月,他随一个采风团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牛牛坝镇进行拍摄。14日,恰逢当地一个集市活动,集市在一片白桦林里进行,时值深秋,白桦树叶子落尽,他选择到一旁民居的二楼,架好三脚架,用慢门拍摄了,得到了此次获奖的这一画面。

蔡圣相获奖作品《卖牛集市》

        蔡圣相并非专业摄影师,作为企业家的他从2012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拍照,蔡圣相认为,拍出好照片,对于画面的判断和选择很重要,在技术已经熟练后,思想才是好作品的保证,而对于判断画面的方法,他认为这是“依靠直觉和天赋”,而他自认为“不敢说是个有天赋的人,一张照片获奖也不能说明水平有多高”,还会继续学习。

        蔡圣相拍摄兴趣是民俗和人文方面的题材,此前拍摄的民居建筑也曾获奖。他一年中大约有两到三个月用于摄影,其他时间忙于自己的企业工作。对于此次获奖,蔡圣相坦言确实意外,收到荷赛组委会调取此张照片原图的邮件时,对获奖才有了期待和心理准备。此次获奖对他是极大的肯定和鼓励,会继续坚持摄影,但仍将以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主,不会专职从事摄影。对于得奖,他认为诀窍只有一句话,“投稿才有机会”。

        他最为敬佩的摄影师是解海龙。曾在惠州听过这位大师的讲座,对于他的坚持非常感动。

        

鲍泰良:抓住一切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构想

        荷赛结果公布当天,鲍泰良特地穿了一件写有梅西名字的运动服,希望梅球王能助他一臂之力,得奖后“十分感谢梅西”。

        作为一个2012年入行的年轻记者,2014年热爱足球的他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前往巴西拍摄世界杯的机会。世界杯决赛结束那一刻,所有的摄影记者专注的拍摄者德国队的喜悦和阿根廷球员失望的表情,只能在看台上的他“眼神却鬼使神差地放在领取金球奖的梅西身上”。由于当时位置不能拍到梅西,他选择了离开拍摄位置。他承认,当时这一行为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动”。来到看台最高点,鲍泰良被保安拦下,他告诉保安比赛结束他要离场,才获得放行。

        他敏锐地观察到“只有那个最高的位置才能拍摄到球员走向主席台的瞬间”。鲍泰良试图捕捉球员的表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说“我惊喜地发现所有的球员经过主席台时,都会路过大力神杯。而他们每个人脸上表情各异,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迅速地连拍,捕捉到了所有的球员和教练经过大力神杯时的表情。”

鲍泰良获奖作品《结局》

        这组连拍中,他成功捕捉到了梅西看向大力神杯的精彩表情。他笑言拍完世界杯决赛之后,眼睛近视增加了200度。

        第一次参加荷赛就获得一等奖,鲍泰良分享了自己对于摄影的观点和心得。在拍摄前,他会预先进行构思,过程中专注于拍摄,“抓住一切可以拍摄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构想”。

        他对于自己的要求是“用心去拍摄”,认为摄影“也有运气的存在,所以也必须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因为胆怯或怀疑,便放弃尝试。”(鲍泰良专访综合于快拍成都)

        

更多澎湃新闻视觉产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方式” thepaperphoto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