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政府工作报告|GDP增速7%,慢下来的中国也令外媒称羡

澎湃新闻记者 谢涓 综合报道
2015-03-05 10:57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中国的经济决策者已充分认识到,要缓解地方公共债务、抑制过剩的工业产能,并治理环境污染,必须让速度慢下来。  杨一 澎湃资料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在7%左右,CPI目标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目标在4.5%以内。

        新华社发布最新解读文章称,这一目标释放了三大信号

一,兼顾“需要”和“可能”的务实之举。

        过去10年内,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曾调整过两次,2005年由7%上调至8%,2012年则被下调至7.5%,并连续保持了三年。

        “2015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上行动力不足,潜在增长率下降。降低增速目标是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做出的务实之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说。

        7%的增速目标,既考虑到现实的可能,也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据专家测算,“十三五”期间只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就可以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

二,适应新常态,为调结构提供更大空间。

        “GDP的目标是7%以上还是以下,并不是重点。关键在于背后的内容,是以什么方式实现的。”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如果是生拉硬拽、以传统的重复建设的方式做到,对长远经济发展意义不大。面对各种挑战,通过改善经济结构,找出新的增长点换取的经济增长才有意义。

        容忍数字下降,强调提质增效,赋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大的空间,是此次下调增速目标的题中之意。

三,唯GDP是落伍,去GDP是“任性”

        经济增长不能强行拉高,要考虑现实的可能和社会可承受能力;但也不能任其失速,以保障基本的发展和稳定。 “我们既不能唯GDP,也不能一味淡化GDP,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都需要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改善民生从何谈起?”全国人大代表、德州市市长杨宜新表示。

        唯GDP是落伍,去GDP是“任性”。步入发展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要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就要长期对GDP有理性清醒的认识。

与此同时,外媒也对这一数据做出正面解读。

        彭博社认为,中国的经济决策者已充分认识到,要缓解地方公共债务、抑制过剩的工业产能,并治理环境污染,必须让速度慢下来。

        何况,即使是7%,放眼全球也是令人艳羡的高增速。

        今年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今年经济增速为6.8%,而世界银行的预测为7.1%。

鉴于经济增长与转型能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较低的GDP增速已经变得可以接受。

        苏格兰皇家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解释称,这要归功于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的迅速扩张——尤其是旅游业、电子商务和物流业,以及医疗健康产业。在2013年首度超越工业以来,服务业去年增长了8.1%,现在占中国GDP的比重为48.2%;工业增速为7.3%,占GDP的比重为42.6%。据高路易表述,2013年,有2.96亿人从事服务领域工作,同期工业领域的就业人数为2.32亿人。

        “当前,中国只需以更低增速就能创造同样数量的岗位。”高路易说。

        “中国经济增速下调,对中国自身不算坏消息,反而对其他国家来说比较糟糕。”高路易表示,“对商品出口方来说,更平衡的、结构更完善的中国经济可能要让他们失望了。”

二十多年来GDP的数据变化图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