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首家私人活字印刷博物馆馆主:个人文化产业起步十分艰难

澎湃新闻记者 苏展
2015-03-15 11:4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人物 >
字号

        对于距今970余年的活字印刷,今年35岁的山东人阮同民探索着让其存活下来的可能性。

        他在青岛经营一家活字印刷博物馆,他称这是山东乃至全国第一家私人印刷博物馆。

        3月13日,阮同民用传统印刷制作的一册民国国文教科书走红网络。这本名为《中华小学、初等国文教科书》的线状教材由他亲手装订,用凸版印刷制作封皮。凸版印刷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印刷工艺。

        言及博物馆中的收藏,阮同民颇为自得。

        他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博物馆中目前有不同字体大小的近百万个铅字(一号至六号),十几套最原始的活字排版工具和数台古董级别的字模铸造机。这是他用两年的时间,通过拜访改制的国有印刷厂四处搜寻得来。

        他坦言“活字印刷”可能给他带来的商业契机,认定当下回归传统文化是一个大趋势。

        “要做就一定要做过去的,现代的印刷是没法体验,势必往回走。”他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他口中的体验即文化体验,也是目前博物馆的营生之道。

        博物馆完全属于个人投资——阮同民反复强调这一点,这是他的卖点亦是他的痛处。他坦言“大趋势”中的特点——做文化叫好不叫座。

        自去年开张以来,阮同民经历了整整一年的亏损。如今,逐渐有了起色,他庆幸博物馆得以存活。 “做文化靠民营的力量有点吃力,因为前期投入比较大,回报较慢,如果在前期起步时期有点政府层面的关注就会比较好些。”他说。

        阮同民把对印刷的情结归于“念旧”。

        “我叔叔曾承包了一个改制的印刷厂,我小时候经常去那儿玩,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后来我自己经营平面工作室,还是做跟印刷相关的事。对这个东西有感情了,觉得扔了很可惜。”

        
2015年3月13日,“时光印记”活字印刷博物馆创办人阮同民展示他刚刚印制好的民国时期线装本国文教科书。 CFP 图

对话阮同民:        

        澎湃新闻:博物馆靠什么存活?

        阮同民:靠体验、纸品印制、卖文化创意产品赚钱。现在每个周末家长或老师会带着学生、孩子到我们这里来上体验课。青岛的一些学校把课外(文化)体验课就放到我们这里上了。我的博物馆可以容纳100多个人,一个人收60多块钱。

        澎湃新闻:什么时候开始盈利?

        阮同民:第一年一直亏,后来慢慢推开。我觉得(亏损的原因)是知道的人少。不过,我认为现在的人往传统文化回归是一个大趋势,大方向,是一定的。

        澎湃新闻:你是怎么得到活字模、原始的活字排版工具和数台古董级别的字模铸造机?

        阮同民:我去拜访了一些改制的国有印刷厂。上海、沈阳、平凉、西安、北京的老旧印刷厂我都去过;我还委托一些印刷设备的商家,让他们帮我搜这些东西。

        澎湃新闻:印刷厂愿意给你吗?

        阮同民:他们倒是愿意给。困难的是,他们认为没有用的东西,就处理掉了,保护意识比较弱,很可惜。找机器比较难。

        澎湃新闻:活字印刷需要哪些技术上的要求?

        阮同民:这个很简单,活字印刷不需要什么技术。古时候难的是做字,有模具就能做字,我们有工具,而且我们现在印的是铅字,比较简单。

        澎湃新闻:印刷难度体现在哪里?

        阮同民:因为过去的印刷方式是专色印刷,专色套印,所以用过去的印刷术印不出一张彩色的照片,因为要一个颜色一个颜色印,分开套色。所以要懂幽默、印刷知识,会操作机器。

        一个作品从想法到制版到打样要一周。自己亲手做,首先要挑油墨,把颜色调出来。

        澎湃新闻:你为什么喜欢传统印刷?

        阮同民:活字印刷和凸版印刷(起缘于唐代,先于活字印刷)印出来的东西有一种美感,这是现代印刷技术解决不了的。

        现在的平面设计或印刷偏商业化,而过去的印刷具有浓厚的手工色彩,比如手绘的线条,手写的字体,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这些更容易让人进入思考的状态,所以我喜欢把它们亲手印出来。

        澎湃新闻:有很多古籍可以印,为什么选引民国时期的国文教科书?

        阮同民:我们要找一个引爆点,要找一个有历史画面感的东西,这本书,它符合三个条件,其一,它是教材;其二,它可以推广开;再者成本不是太高。

        翻开那本书,我感受到原来民国的教育这么活泼,一点不呆板,实用性很强。

        澎湃新闻:做文化创意可能面临“叫好不叫座”的风险,你决定开博物馆时有没有这个顾虑?

        阮同民:有顾虑,(据我了解)当时全国没有人在做这个,尤其是靠个人的力量。国家可以开博物馆,印刷馆。但我完全是个人投入,买这么多东西,说实话心里真没底。

        身边的人也不理解。因为做这个东西投入很大,回报很慢。文化的东西,叫好的人多,但不见得有多大的盈利空间,还好我们能够活下来。

        澎湃新闻:从你的经历看,你觉得个人投资做文化产业的大环境如何?

        阮同民:说实话,我觉得这种个人开一个手工店比较好,如果要开一个规模大点的,前期起步最好有点政府层面的关注,或者扶持。因为文化的东西,靠民营的力量做有点吃力,因为投入比较大,如果有一点房租上的减免(指博物馆所在的文化创业区)或者文创上的补助就会好些。

        澎湃新闻:前期扶持是不是需要什么条件?

        阮同民:我觉得可能第一得有点影响力,再者对当地的文化起到一个传播的作用,为这个城市填补一些空白。

        澎湃新闻:你们目前有获得政府的支持吗?

        阮同民:现在我们申报上了一个申请“文化产业资金”的项目,还在等回复。如果办成专题性博物馆,我们在文物局还有一块资金(可以申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