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日报刊文给环评改革开药方:市场化、信息公开、公众参与

程晨/人民日报
2015-03-23 11:22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环评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阀门”。 CFP 资料

        自中纪委通报“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等问题后,环保部知错即改,动作不断:宣布其所属事业单位的8个环评机构今年要全部从环保部脱离后,日前还原则通过了《关于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等规定。这些举动,显示出环保部门绝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的决心。        

        环评属于第三方服务。近年来环评过程中的“红顶中介”遭人诟病,原因在于环保部门自己或其“皇亲国戚”兴办的环评机构,容易导致关联交易和出现权力寻租。一些地方以涉密为由拒绝公开环评报告,一些环评报告粗制滥造甚至“拿钱办证”。环评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阀门”。如此重要的“控制阀”,居然有人敢吃拿卡要搞利益输送,原因就在于一些环评机构头顶“红帽子”搞垄断经营,便于搞暗箱操作。        

        环评机构与环保部门“脱钩”,是切断利益输送链条的第一步,杜绝环评中的权力寻租,不能止步于此。为了保证“控制阀”有效运行,环评应该冲破条条框框的利益藩篱,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公开、透明的环评市场,并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其中。只有在选择环评服务机构时大家不再看其与环保部门某个人关系远近了,环评才能实现独立与公正,这样做出的环评报告,才能真正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当然,杜绝环评工作中的权力寻租、腐败隐患,还需要加消毒剂——公众参与。        

        环评机构与环保部门脱钩意在解除利益捆绑,让环评工作回归科学和公正。若能同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让公众参与监督,将环评机构和环评工作置于公众的灼灼目光之中,就像为环评市场引入了一道消毒杀菌的紫外线。花钱买证、走过场等乱象就可能销声匿迹。        

        让环评工作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暗箱操作走向公开透明,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能极大增加公众对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的了解,使他们的言行更加理性。面对自己身边诸如PX、垃圾焚烧厂等项目的建设等问题时,公众反应必将更加科学理性,而减少以往的那种一味怀疑、质疑和反对的情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