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毕业季|师长寄语:如果你有向往的生活,不要犹豫

徐笛薇 / 微信公号“茁壮树”
2021-06-17 10:27
来源:澎湃新闻
亲子学堂 >
字号

茁壮君说:

“We are Shanghai.” 不久前,上海纽约大学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顺利举行。

上海纽约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中美合办研究型大学,也是纽约大学全球体系中具有学位授予资格的三大校园之一。

由于国际学生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仍有不少人只能抱憾在线参与,但本届中的大多数是疫情爆发后可以线下欢庆毕业的首届大学毕业生。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蔓延,使得他们经历了比往届学生更艰巨的考验。尤其,有学生在自创曲的歌词中吐槽“凌晨网课太难熬”。

然而,正是艰难而特殊的经历,才让这一段学业之旅留下更深刻的痕迹。

毕业典礼现场,师生亲友相聚,气氛温馨、热烈又动人。三位师长,也精心准备了充满智慧和温度的寄语,祝贺、送别第五批毕业生。

分享这“最后的谆谆教导”。在时代的动荡和波折中,我们也能汲取到力量。

把不确定性看作可能性,从可能性中寻找理想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在致词提到,作为今年的毕业生,你们的一个收获我猜想是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的可能性的更深理解。面对那么多可能性,包括那些我们最珍爱的可能性的意外消失的可能性,我们要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哲人杜威认为,“可能性比已经存在的东西更加重要,对后者的知识的价值是因为它对可能性的影响。”

为什么可能性比现实性更加重要呢?杜威的解释往往会很抽象,很哲学;但他的意思我觉得其实很简单:可能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理想是建立在可能性基础上的,而我们要作为人类而生活,是不能在生活中没有一点点理想成分的。

我在这里希望与你们分享的全部观点是这个: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最好的心态是把不确定性看作可能性,从可能性中寻找理想,为实现我们的理想,包括关于个人卓越和社会福祉的理想,发挥好我们的创造力和坚韧力。

任何理想若能在未来得到实现,其基础都是从现在开始所做的努力;或用杜威的话来说,“当前的活动是唯一真正处于控制中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我想用你们的GPS(《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课文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演讲:

“夫青年安心立命之所,乃在循今日主义以进……无限现而为我,乃为现在,非过去与将来也。苟了现在,即了无限矣。”

即使智者也无法预言所有的结局

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衛周安在毕业典礼上这样讲到:

在你们大学生活的下半场,许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假设被颠覆,计划被打乱,分歧在加剧,社会在分裂,家庭被分离。

然而,疫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仍将继续,这一影响可好可坏”,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尚且无法知道事情将如何发展,因为 “即使智者也无法预言所有的结局”。这两句话套用了《指环王》中甘道夫对佛罗多说的话(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48年前从莫斯科到北京穿越西伯利亚的火车上)。 

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认识到,尽管你可能会经历许多未知和困难,但你也将学到有用的经验、获得全新的理解、且可能会发现自己朝着意想不到但有益的新方向前进。

今天想和大家举的例子,源于我近期对中国园林文化的思考。在这个思考驱动下,我去了一趟豫园。

豫园是一个极具美感的圣地,很好的彰显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就在我们上海的中心地带。中国园林通常包含许多元素,不仅包括植物,还有岩石、水、借景、开口、建筑以及蜿蜒的路径和桥梁。我想和大家探讨的是小路和桥梁的蜿蜒特点。

在豫园,有一座著名的九曲桥,以及许多三弯桥和路径。它们没有一个是直的,但都能带你抵达你的目的地,让你继续前进。

“之”字形桥的设置基于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来源于中国风水学的观点,中国风水中认为直冲的道路是不吉的,而曲线有助于去形除煞。第二个原则假设,“之” 字形或其他更间接抵达目的地的路径,可以让你从不同的、有时是意想不到的角度看到同样的风景,并在穿越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视角。曾被隐藏的东西或脱隐而显,而脱隐而显的东西或带来新的景象或见解。这一原则对从事学术研究或追求其他个人目标来说,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在豫园散步时,我的思绪和我一起在游荡,并意外地把我带到了滚石乐队1969年的名曲《你不可能总是得到你想要的》的歌词中。这句话已经被别人多次使用和误用,但今天我只想请大家留意这句歌词:“你不可能总是得到你想要的,但假如你有时尝试,你会发现,你会得到你需要的。”

它告诉我们,你想要的不一定是你需要的——它可能更多,或者更少,又或者不同。它也表明,你得到的可能正是你需要的东西,或是东西本身,或是为了带领你去到计划之外的地方。你不可能总是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但你也不一定知道你需要什么。

2021届的同学们,在你们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这份基于中国文学和西方流行文化相似之处的沉思,对你们意味着什么?

首先,它告诉你,你的梦想和志向可能会改变,这没关系。其次,人生之路很少是一路直途,相反,它充满曲折、甚至是不可预见的弯路。没有任何偏差的直线路径,最终可能还不如那些蜿蜒的路径更有成效...请记住,旅程本身和目标本身一样,都是重点。再次,这些曲折很可能揭示出曾经隐而未现的东西,它们或能将你引向崭新的、意想不到的方向。这些视角相互联系,并在某种程度上相互映照,就像精心打理的花园水池中的簇簇阳光。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前行时,请品味命运为你们提供的曲折,拥抱意外,记住 “即使智者也无法预言所有的结局”,以及,再一次引用甘道夫的话,“[在我们的时代发生什么]不是由我们决定的。我们所要决定的是如何利用赐予我们的时间”,和如何最好地拥抱来到我们身边的机会。

旅程本身和目标本身一样都是重点

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 Jeffrey S. Lehman讲到:

你们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和预想的有些不同。疫情不仅使得大家无法自由地旅行,也改变着我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及内容。

对于我们所有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迎合别人对于“成功”的定义,而是通过一件又一件你真正愿意全身心投入的事情积累而来。这些事情涵盖了家庭、社交、工作(无论有没有酬劳)等等。三者的偏重会有差异,但始终共生共存。

关于工作,选择一个工作的理由有很多,比如丰厚的报酬和地位,能体会帮助他人的喜悦,能激发潜能,能发挥所长,能和出色的人共事,能受人尊敬等等。有些好工作让你全情投入,另一些则让你有足够的业余时间开展兴趣爱好。

人生是不断求索的过程,去寻找、去尝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发明创造。靠一份工作不能实现所有这些,那就用许多份工作甚至整个职业生涯去追求。有的人每隔5年就会认真考虑一下是否到了做出改变的时候,认真地反思是有好处的。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这种反思就显得更为必要。这一年的经历提醒我们生命无常。所以如果你有向往的生活或体验,不要犹豫。

除了家庭、社交和工作,实现人生价值还需要积极行动和自我保护。行动方面,要保持那些能培养创造力的习惯,包括不安于现状,多尝试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不单纯为了功利的目的做事等。还有就是多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

我还建议大家每年至少阅读6本书,小说、传记、科幻什么的都可以。在当前的背景下,我强烈推荐两本关于疫情的书籍,一本是法国作家加缪的经典小说《鼠疫》,另一本是美国科学家威廉·哈塞尔廷的新作《变种》。

自我保护方面,请在网络社交的时候务必谨慎。网上交流时的语气往往比内容更重要。网络发言时把语气调整得比你自己相信的弱一些,以免以后万一事情反转你的言论不至于看上去太过愚蠢。网络喷子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

网络时代的自我保护不仅仅关于我们在网上发布了什么,还事关我们从网络上读到了什么。我们接收的信息很多是算法推送给我们的,用来最大程度吸引我们的注意,但不一定是事实的全貌。意识到看到的不一定是完整的事实,会让我们心态平和很多。要转发的话更请务必先再三核实消息的准确性。

在这个时代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要注意别轻易让社交媒体支配了你的生活。别太在意粉丝数、点赞数,或者粉丝点赞的比例。这些数字背后的人很多并不真正在意你。更多关注那些你真心尊重,也真正关心了解你的人,建立你的核心圈子,多和他们相处。

疫情中我们大量依赖网络来沟通,包括与一些核心圈子的成员。与自己的核心圈子保持沟通是必要的,即便是在线沟通,就算没有“议程”,也要经常和你的核心圈子保持联系。

最后,追求人生价值还要求我们勇于直面失败。失败总是在所难免,面对失败不必气馁,振作起来,请求原谅,然后重新出发。

疫情当中我们都遇到了更多或更大的失败,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速度更快、更难以琢磨。不要玻璃心,坚韧的意志在这个时代尤为重要。

你们即将踏上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的新旅程,为这个世界贡献你们的热忱与才华。在此,我代表你们的老师,向你们表达我们的期许

愿你们享受创作的乐趣,体会亲手完成一件作品的成就感。

愿你们享受职业的乐趣,欣赏自己的努力给社会带来的更大的价值。

愿你们拥有好的运气,并对好运心怀谦卑和感恩。

愿你们润物无声地帮助他人。

愿你们温良恭俭、关怀包容,不要自鸣得意、目中无人。

愿你们坦然面对自己的无知、疑惑、软弱和踌躇。

愿你们身边有知音长伴。

愿你们明白人生不是一帆风顺,要做好应对山重水复的准备,但也要坚信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愿你们继续精彩的旅程,去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

 

    责任编辑:杨思超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