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以为海洋生态与你无关?你吸入的氧气大部分来自海洋微生物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2015-04-10 09:1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海底的鱼群。

        你饮用的每一颗水滴,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与海洋息息相关,无论你生活在地球何方。

        “我为什么要关心海洋?我不会游泳,还晕船,况且人也不喝海水。如果明天海洋干涸了,对我有什么影响呢?”30多年前,一位美国记者向海洋学科学家、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常驻海洋探险家西尔维亚·厄尔(Sylvia Earle)如此提问。

        “他的提问,促使我思考该如何向大家解释海洋的重要性。只要你呼吸,就应该关爱海洋。大气中大部分的氧气由海洋微生物产生,它们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和糖类,进而促成了伟大的海洋食物链,并最终推动生物圈发生化学反应。海洋主宰着地球气候的形成和天气变化,控制着整个地球的化学反应。可以说,没有蓝色的海洋,就没有绿色的陆地”。

        为了唤起公众对于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的重视,已经80岁被誉为“深海女王”的西尔维亚·厄尔,受邀于全球“鲨鱼保护项目”来到上海,与大家分享了“蓝色希望”的主题演讲,并携带她的新书《无尽深蓝》,与中国读者交流她对海洋的多角度理解。

        由于西尔维亚在海洋探索领域的贡献,她曾获得一百多项国家级和国际级荣誉。从1977年起,西尔维亚已经累计在海底工作七千多个小时,创下女性海底行走3300英尺的世界纪录。2012年,77岁的西尔维亚在美国佛罗里达群岛的“宝瓶宫”海底实验室,进行了她职业生涯中的第十次饱和潜水,以深海潜水1000米的经历,创下单人轻装潜水的世界纪录。凭借着对大海的一往深情,她突破性别障碍、年龄羁绊,成为独一无二的“深海女王”。

南大洋的新西兰奥克兰群岛附近,一头南露脊鲸悬停在沙质海床上方的几英寸处。每一头南露脊鲸面部老茧的图案都非常独特,因此很容易区分彼此。
曾经遍布于整个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海牛,有望在佛罗里达州西海岸金斯湾恢复昔日胜景。

一层非常精致的膜,将一只正在发育的加勒比海珊瑚礁鱿鱼胚胎密封在一个液体保护空间中。

        “鲨鱼是优美的动物。如果你足够幸运,能在海中看到成群的鲨鱼,那说明海洋生态系统是健康的,”西尔维亚在演讲会上说:“海洋是地球的蓝色心脏。然而这颗蓝色心脏正因我们每年杀掉1亿条鲨鱼而受伤。鲨鱼不是人类的敌人,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4亿多年,比恐龙更早出现。它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见证了海洋的进化过程。它们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它们保持着海洋生态的平衡。如果我们大量猎杀鲨鱼,那意味着海洋食物链网络中的其他环节都将遇到麻烦,最终,会影响到我们人类自己。”

        历经几千年的繁衍,地球人口数量在1800年达到10亿;到1930年,人口数量翻番;仅到1980年,再次翻了一番。然而人类这一物种的繁荣,却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全球范围内的原始森林和草原已经减少了一多半。西尔维亚介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已经有一半的珊瑚礁消失,或是处于数量急剧下降的状态。地中海和加勒比海80%的珊瑚礁消失。在过去60年时间,人们猎杀了海洋中60%的鱼类。人类仅仅花了几百年,就对原始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而且主要的破坏都发生在近几十年内。

        “当心鲨鱼!海里有吃人的怪物!”西尔维亚说,当她开始潜水时,常常有人这样警告她。1976年,西尔维亚潜入澳大利亚珊瑚海的马里恩礁附近的海域时,“有可能被活活吃掉”的想法,也曾激起过她内心的恐惧。愈是冷静思考,这种担忧就愈发尖锐。西尔维亚回忆:“我潜水的区域是在珊瑚海深水区中突起的一些小珊瑚礁周围,距澳大利亚东海岸100多英里(160公里)。五十多条灰礁鲨就在我们身边慢慢地游来游去,经历了这次和其他几千次的潜水后,我发现只有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人类才会被列在鲨鱼或其他海洋生物的菜单上。所以鲨鱼经常与我擦肩而过,似乎它们根本不稀罕我。”

        然而,鲨鱼并没有做好面对人类的攻击进行自卫的准备。1980年被美国政府定为“海洋年”,美国商务部鼓励人们捕捉和营销那些“未被充分利用的物种”。鲨鱼成为首要目标,不到三十年,全球的鲨鱼和其他许多野生鱼种的数量就迅速地减少了90%。

        2013年,西尔维亚参与纪录片《蓝色使命》的拍摄,回到澳大利亚的珊瑚海。“我第一次来这里是20世纪70年代,我想,当时遇见的鲨鱼或它们的后代,是否仍然茁壮地生活在当年考察过的区域呢?霍姆斯礁是我们2013年珊瑚海科考期间停留的第一站。下海前,我已经告诉自己要降低期望,过去几十年长长的捕捞线和商业活动,已经捕杀了大量的鲨鱼和生活在开放海域的其他动物”,让西尔维亚万万没想到的是,现实情况更为惨烈。鲨鱼毫无踪迹,其他种类的大鱼也寥寥无几。

有些看似垃圾的东西,却是黄虾虎鱼的天堂,一个腐蚀的苏打水罐为它们提供了栖身之所。
在北墨西哥湾,由石油和天然气平台组成的钢铁群岛,栖息着成千上万生活在花圃浅滩国家海洋保护区的生物,这条满是斑纹的高鳚就是其中之一。

        在《无尽深蓝》中,西尔维亚写下一句话:“我们以为,鱼类、鲸鱼、蛤蜊、磷虾和其他海洋野生生物在活着的时候,财务成本为零,因此我们可以肆意掠夺,而且捕杀它们后,无须将它们从海洋资产负债表中减去。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从大自然巧取豪夺的一切,终归是要偿还的。”

        常有人问西尔维亚哪里是最佳的潜水地点。“在50年前,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很好的。而现在,海洋被改变了太多。如果人们能够采取保护措施,那么最好的潜水体验我觉得就是‘下一次’。”西尔维亚说。

        1969年,彼时还是哈佛大学研究员的西尔维亚已经有了一千多个小时的潜水纪录。当美国维京群岛水下实验室招募海底观察员,进行为期两周的研究时,西尔维亚抵挡不住海洋的诱惑,提交了申请。1970年,美国海军、美国航空航天局、美国内务部、史密森学会和通用电气公司共同赞助了“玻陨石计划”(Projece Tektite),资助10个5人小组,利用海洋作为实验室进行科学考察。工作以外的时间,科学家们就在海峡50英尺(约15米)的居住舱内,吃饭、睡觉、写报告。

        那时候,女性无法申请成为航天员,但是申请成为海底观察员,却没有明确的性别限制。该计划的负责人詹姆斯·米勒令人意外地决定挑选合格的女申请人,组建一支纯女性考察组(当时认为组建男女混合组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得益于这个决定,西尔维亚成为了观察员。“和男观察员一样,我们共同度过了那段史无前例的时光,没日没夜地在圣约翰岛梅舒尔湾的暗礁中探索,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了解这个复杂的、海洋自然大世界中的生命”。

海洋科学家西尔维亚·厄尔。

        不过,在那个女性崭露头角还较为罕见的时候,媒体报道了女性团队在水下的生活后,大众的热情猎奇反应让西尔维亚手足无措。“水下宝贝”“水下美女”甚至于“水下淘气女郎”冒险记之类的报道铺天盖地。公众抢着提出诸如“你们在海底涂口红吗”“你们在水下用吹风机吗”等好奇的问题。当美国国家地理学会邀请西尔维亚撰写亲身体验文章时,西尔维亚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但随后她意识到,人们真的对水下生活很感兴趣,也许这是一个契机来激发人们对海洋的兴趣、更好地了解海洋,她改变了主意,决定将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分享给大家。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1971年8月刊登的文章,是我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自那以后,我又在水下生活了九次。最近一次是在2012年的暑假期间,当时生活在佛罗里达群岛的‘宝瓶宫’水下实验室。我们再次上了头条新闻,这次报道的重点终于不再是‘我和五个帅气的潜水员在水下生活了一个星期’这样的琐事了,人们关心的是,自从‘宝瓶室’水下实验室设立至今的二十年来,有多少珊瑚礁因为妥善保护而重新恢复活力。”西尔维亚说。

        通过无数像西尔维亚这样的人的努力,公众对海洋的态度已经开始改变。西尔维亚介绍,自1986年以来,大多数商业捕鲸活动已经停止。虽然未能来得及拯救大海雀(最后一只存活到1852年)、大海牛(灭绝于1768年)或加勒比僧海豹(绝迹于1952年),还有其他大量野生海洋生物因为人类近年来研发的叹为观止的新技术而被过度捕捞,有些种类已经到了几乎无法恢复的程度。但是,各种形式的保护措施已经开始启动,许多物种从灭绝的边缘被挽救了回来。

        2010年以来,受完全保护的海洋数量已经增长了一倍多,但总量仍低于地球海洋总量的1%。被纳入管理范围的面积也增加了一倍,目前已接近海洋总面积的3%。西尔维亚还与美国国家地理成立了一个非营利组织——西尔维亚·厄尔联盟/“蓝色使命”基金会,如今已经有近百个合作机构,“蓝色使命”的目标是在2020年推动纳入保护范围的海洋面积占比达20%。

        “2010年英国将印度洋查戈斯群岛上五十五座岛屿的周边地区划定为受全面保护的海洋保护区。这个保护区的面积比英国本土面积还要大一倍。现在全球范围内都在不断加强对海洋的保护,这只是其中一个剪影。最辉煌的海洋探索和关爱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

        (文中图片皆取自《无尽深蓝》。)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