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4年前,格拉斯向《巴黎评论》谈及两德统一:东德文化毁了

巴黎评论
2015-04-14 12:4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编者按2015年4月13日,1999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逝世,享年87岁。除了写作,格拉斯也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并通过媒体的访问发表公共言论。1991年,君特·格拉斯接受了《巴黎评论》的长篇专访,谈及写作、艺术及两德统一。本文收入于99读书人出版的《巴黎评论:作家访谈》(节选),经出版方授权澎湃新闻使用。小标题由编者所加。译者吴筠。

在做雕塑的君特·格拉斯

 “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是个大话王”

        《巴黎评论》:你是如何成为一名作家的?

        君特·格拉斯:我想这和我成长的社会环境有点关系。我们家是一个中下阶层的家庭,我们有一套两间房的小公寓,我和我姐姐没有自己的房间,连个属于自己的角落也没有。在起居室的两扇窗之上,有一个小小的角落,刚好可以放我的书和其他杂物——我的水彩颜料等。那时我经常幻想拥有我想要的东西。很早我就学会了在嘈杂的环境中阅读。所以我很小就开始写作和绘画。另一个结果是我现在热衷于买房子。在四个不同的地方我都有自己的书房,我真的很害怕回到我小时候的那种状况:只能在一间小房子里拥有一个小角落。

        《巴黎评论》: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是什么让你转向阅读和写作,而不是,比如说体育或者其他事务的?

        格拉斯: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是个大话王。幸运的是,我母亲还挺喜欢我撒的谎,我向她许诺,说得天花乱坠。我十岁的时候,她就叫我Peer Gynt,她说,你就告诉我些美妙的故事吧,比如说我们将要去那不勒斯的情况之类。因此我很小就开始把自己的谎话写下来,我还坚持下来了!十二岁的时候,我就开始试着写本小说,小说是关于卡舒比人的,很多年后他们出现在了《铁皮鼓》里,主人公奥斯卡的祖母安娜,就像我自己的祖母一样都是卡舒比人。

        但是我的第一本小说犯了个错误,在第一章结束的时候我所有的角色都已经死完了,我就写不下去了!这就是写作中的第一个教训:小心处理角色的命运。

        《巴黎评论》:哪些谎言曾给你带来最大的快乐?

        格拉斯:那些不会伤害别人的谎言,和那些用来保护自己并伤害别人的谎言是不一样的。不会伤害人的谎言不是我的工作。事实往往是很乏味的,你得给它添加一点谎言。这样做无伤大雅,我知道我那些糟糕的谎言对于事实往往都毫无影响。比如数年前我写了文章,预测当下的德国的政治变迁,人们就说了:说的什么大话!

 “我需要日光才能写作,晚上七点前结束”

        《巴黎评论》:你在第一部小说失败后,第二次进行的是怎样的尝试?

        格拉斯:我的第一本书是诗集和插画集。永恒不变的是,我写的诗的头一稿有插画也有诗行,有时候是从一幅画上截取下来的,有时候则取自名人名言。我二十五岁的时候,买得起打字机了,我情愿用自己的两根手指来打。《铁皮鼓》的第一稿就是用这台打字机打出来的。我年纪大了,听说我的很多同行现在都用电脑写作,可我又回到了手写初稿的状态!《母鼠》的初稿就是写在印刷厂给我的一本不划线的大开本书上的。每次我的书要出版前,我都会要一本空白的书用来写下次的手稿。因此,现在第一稿往往是手写的,带插图,然后第二稿和第三稿都是用打字机打出来的。我从来没有一本书没有经过三稿,很多时候甚至有四稿,修正的地方很多。

        《巴黎评论》:每一稿都是从头写到尾吗?

        格拉斯:不是,第一稿写得很快,要是有漏洞的话,我就让它去。第二稿往往比较长,细节更具体,并且很完整。这时候就没有漏洞了,但是有点干巴巴的。第三稿我尝试着去保留第一稿的随性,并保持第二稿的精髓,这很困难。

        《巴黎评论》:当你写作的时候,你每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格拉斯:当我写第一稿的时候,我每天写五到七页;等写到第三稿,我每天写三页,速度很慢。

        《巴黎评论》:你是早上写,还是下午或者晚上写?

        格拉斯:不,绝不晚上写。我觉得晚上写作不太可靠,因为写起来太轻巧。早上读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写得不好。我需要日光才能写作。早上九点到十点之前我会吃早餐、阅读,还有听音乐。吃过早餐后开始工作,下午还有一个咖啡时刻,然后再开始,晚上七点前结束。

 “等到我筋疲力尽的时候,书也就写好了”

        《巴黎评论》: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一本书算是完了呢?

        格拉斯:当我写一本史诗长度的小说时,写作的过程会非常长,要看完所有的稿子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等到我筋疲力尽的时候,书也就写好了。

        《巴黎评论》:布莱希特一直感到他应该重写他的作品,甚至在它们出版之后,他从来不觉得它们已经完成了。

        格拉斯:我觉得我做不到。我只能在我生命的某一特定时期写一本像《铁皮鼓》或者《蜗牛日记》这样的书,因为所写的是我当时的感受和想法。我能肯定如果我坐下来重写《铁皮鼓》、《狗年月》或者《蜗牛日记》的话,我情愿毁了这本书。

        《巴黎评论》:你如何区分你的纪实作品和虚构文学创作?

        格拉斯:这个虚构文学对纪实文学的命题毫无意义。对于书商来说,区分书的门类也许有意义,但是我不喜欢我的书被这样区分。我总是想象有些什么书商委员会开会讨论,什么书算是虚构文学,什么书算是纪实文学,我觉得书商们的这种行为才是虚构的!

        《巴黎评论》:那么当你写散文或者演讲稿的时候,你所采用的技巧是不是和你讲故事说大话时候的技巧有所不同?

        格拉斯:是的,不同是因为我会遇到我无法更改的事实。我并不常写日记,但是在准备写《蜗牛日记》的时候我留了本日记。我当时感觉一九六九年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会发生真正的政治变革,比单单产生新一届政府要深刻得多。因此当我在一九六九年三月到九月为选举拉票时,我坚持写日记,这时间确实不短。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加尔各答,那本日记后来被我用来创作小说《亮出你的舌头》。

 “写作很有趣,但是这种愉悦与绘画的快乐完全不同”

        《巴黎评论》:你如何调和你的政治活动与你的视觉艺术和写作之间的关系?

        格拉斯:作家并不仅仅关注他们内心的精神生活,他们与日常生活同样息息相关。对于我来说,写作、绘画和政治活动是三个不同的诉求:每一项都有自己的专注点。我恰好又是特别愿意关注并参与我所处社会的事务的人。我的写作和绘画都与政治发生着不同的联系,无论我是否主观上想要这么做。事实上,我并没有制定一个什么计划,把政治带入我写的东西之中。

        更接近事实的情况是,在我打草稿的四分之三的时间中,我发现了一些被历史遗忘的细节。我既不会去特意写一个简单的关于政治现实的故事,也觉得没有必要去回避政治话题,政治本身就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决定性影响,它以不同方式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巴黎评论》:你把那么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入了你的创作中——历史、美食菜谱、歌词……

        格拉斯:还有绘画、诗歌、对话、引述、演讲、书信等。你看,当我写史诗式的作品时,我觉得有必要使用语言可能的每一面以及语言沟通的不同形式。但是记住,有些我的作品在形式上是非常纯正的,如中篇小说《猫与鼠》和《相聚在特尔格特》。

        《巴黎评论》:在绘画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实际的或者感觉上的东西是写作所不具备的?

        格拉斯:是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艰苦的抽象思维过程。写作很有趣,但是这种愉悦与绘画的快乐完全不同。绘画的时候,我非常敏锐地感觉到在张纸上创作着什么。这是一种感受,你无法用来形容写作。事实上,我经常转而去绘画,以从写作的疲惫中恢复过来。

        《巴黎评论》:写作就那么让人不愉快和痛苦吗?

        格拉斯:这跟雕塑有点像。雕塑的时候,你必须从各个方向加以雕琢,如果你在这里改动了些什么,那么你就必须在那里再改。你突然改变了一个平面,雕塑作品就变成了另一样东西!这有点像音乐。同样的事情也可以发生在写作身上。我花时间写了第一稿、第二稿甚至第三稿,或者花很多时间写了一个长句,或者只是一个句点。正如你所知的,我喜欢句点。我写啊写啊,感觉都对。所有东西都在那儿了,但是语言感觉有点沉重。然后我改了几个地方,自己都不觉得那些地方很重要,居然就成了!这就是我理解的幸福,像幸福一样。这幸福持续了两三秒,接着我看下一个句点,这种感觉就消失了。

        《巴黎评论》:你觉得电影版的《铁皮鼓》怎么样?

        格拉斯:施隆多夫导了一部好电影,即使他没有完全按照小说的文学形式来操作。也许这是必须的,因为如果从奥斯卡的视点出发——奥斯卡作为主角讲述故事,总是从一个时期跳跃到另一个时期,那么电影就会变得很复杂。施隆多夫用了一种简单的方式——他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这个故事,当然书中的有些部分,施隆多夫在电影中完全没有采用。我觉得有些可惜,电影里也有些场景我不喜欢。在天主教堂的那一段效果不好,因为施隆多夫完全不理解天主教。他是个德国新教徒,导致影片中的天主教堂看起来像个有忏悔室的新教教堂。但这只是个小细节,从总体上来说,特别是在扮演奥斯卡的那个小演员的帮助下,我认为这是部好电影。

 “统一后,东德的一切都被贬得一文不值”

        《巴黎评论》:德国的统一对于德国人的文化生活造成了什么重大影响?

        格拉斯:没人听那些反对两德统一的艺术家和作家的话。不幸的是,主流知识分子没有介入这场讨论,我不知道是出于懒惰还是漠不关心。早先,前德国总理威利·勃朗特就宣称,通往德国统一的列车已经驶离站台,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它。一股盲目的群体热情推动事情向前发展。愚蠢的比喻被当成了事实,以确保没有人思考统一会给东部德国的文化带来多大的毁坏,更不用提经济了。不,我可不想乘上这么一列火车,完全无法驾驭且对于警示信号毫无反应;我情愿留在站台上。

        《巴黎评论》:德国媒体尖锐地批评了你对于统一的观点,你对此有何回应?

        格拉斯:哦,我都已经习惯了。这并不影响我的观点。两德统一的进程以一种违背我们基本法则的方式在进行。应该在两德统一之前就制定新的宪法——一部适合统一后的德国的宪法。结果是,我们没有制定一部新的宪法,取而代之的是所有东德联邦州归附于西德,这一切都做得漏洞百出。宪法中的一章允许个别东德联邦州成为西德的一部分,宪法中也规定东德人,比如从东德叛逃到西德去的人可以获得西德公民权。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因为并不是关于东德的所有事情都是不好的,只不过是政府腐败而已。而现在所有东德的一切——包括他们的学校、他们的艺术、他们的文化都被贬得一文不值,受到压制。这已经被打上深深的烙印,全部的东德文化都会消失。

东西德示意图
        《巴黎评论》:两德统一是你在书中经常会提到的历史事件。你在描写这一史实的时候,会不会去还原历史的真实?虚构的历史,比如你的著作,是如何对我们在课本和报纸上读到的历史进行补充的呢?

        格拉斯:历史比新闻要丰富得多。我在两本书中对于历史的进程尤其关注:《相聚在特尔格特》和《比目鱼》。在《比目鱼》中,讲的是关于人类营养史的发展过程,关于这一题目的素材并不多——我们通常只管那些与战争、和平、政治镇压和党派政策相关的内容叫历史。营养和人类进食的历史是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现在,饥饿和人口爆炸在第三世界横行。

        无论如何,我必须为这一历史创造出文献记录,因此我决定用一种童话的方式来作为引导。童话基本上说的都是事实,装入我们的生活经历、梦想、欲望和我们迷失于这个世界上的核心内容。因此,它们比很多事实都要更真实。

        《巴黎评论》:这是你许多作品中非常典型的一点,关注当今世界的某些悲惨方面,以及那些在不远处的恐怖。你的用意是否是去教育、警示或者去引导你的读者去做些什么?

        格拉斯:简单来说,我不想欺骗他们。我想要展示他们所在的环境,或者他们想要的世界的样子。人们郁郁不乐,不是因为所有事情都很糟糕,而是因为我们作为人类有能力去改变事情,却没有那么做。我们的问题是由我们自身引起的,由我们所决定,也应由我们来解决。

        《巴黎评论》:你的行动主义延伸到环境和政治话题,你还将此融入你的小说。

        格拉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旅行四方,在德国以及其他地方。我看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正在死亡的受污染的世界。我出版了一本画册叫做《树木之死》,关于在联邦德国和曾经的民主德国之间的地带。那里,远在政治整合之前,德国的统一就以森林死亡的形式开始了。这也适用于西德与捷克斯洛伐克之间的山岭地带。看起来就像是发生了一场屠杀。我把我在那里看到的都画了下来。图画都有简短而寓意深刻的标题,评论多于描述,还有结语。从主观角度来说,绘画与写作的比重相同,甚至比写作更重要。

“文学有改变世界的威力,艺术也是”

        《巴黎评论》:你是否认为,文学有足够的力量来描绘一个时代的政治现实?你进入政治圈,是否因为作为一名公民,你能够比一名作家做更多的事?

        格拉斯:我并不认为政治应由政党去决定;那样会很危险。有很多关于“文学能否改变世界”的讨论会和研讨会,而我认为文学有改变世界的威力,艺术也是。感谢现代艺术,我们已经改变了我们视觉的习惯,我们自己都几乎没有意识到,就好比立体主义的发明给了我们新的视觉力量。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影响了我们理解存在的复杂性。问题是,文学所造成的改变是无法测量的。在一本书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是和谐的,也是匿名的。

        书籍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改变了人类?我们对此了解不多。我只能说,书籍对于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年轻的时候,战后有一本对我很重要的书,印数很少,是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著名的神话英雄被罚将石头滚上山顶,石头又会再滚下来——传统上是个悲剧形象,但在加缪的阐释中,却变成了他在宿命中享受幸福感。持续不断的看似徒劳的重复滚石上山,实际上就是他的审判的执行。如果有人把石头拿走了,他可能还会不高兴。这一阐释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不相信什么终极目标;我不认为石头会停留在山顶上。我们可以把这一神话变成一个对人的生活状况的积极阐释,即使它站在每一个理想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对立面,也包括德国的理想主义。每一种西方的意识形态都对终极目标做出了承诺——一个幸福的公正的或者和谐的社会。我不相信这个,我们是流动的事物。也许石头将永远从我们身边滚离,又必须滚回来,但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石头属于我们。

        《巴黎评论》:你如何看人类的未来?

        格拉斯:只要我们还被需要,人类就有未来。我不能用一句话来告诉你,我也不想对这个问题只用一个词来回答,我写过一本书,《老鼠》,你还指望什么呢?这是对于你的问题的一个长长的回答。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