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万物生长》:杰克苏的发春往事

不着调
2015-04-17 13:44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能归纳为类型的,总有其相通的要素。如果说“青春片”是种类型,劈个腿,怀个孕已经和毕业后理想被现实撞破头一样成了必要的“元素”。那么拿堕胎这事来说,《万物生长》里齐溪每天拖着男朋友韩庚去又跑又蹦,最后还能成果显著地热泪盈眶地大喊“我tm终于倒(da)霉(yi)了(ma)!”着实透着一股浑不吝的喜感和霸道。所以冲着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套路,《万物生长》乍一看还是部挺不一样的青春电影。

        《匆匆那年》这样的烂片能大卖基本上能说明一件事,很多人去电影院致青春、找共鸣,不过是去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电影里演什么不重要,被那么几句话或者似曾相识的场景戳中,就已经是值得掏钱买票坐在黑暗里回望一下自己来路。从这个角度来说,至少《万物生长》让你去看看别人的,确实跟你有点出入的青春。

        整部电影夸张怪诞的影像风格从开场考场里滚落一地泡着福尔马林的人头开始,放浪不羁的少年们要从这里散点透视他们的轻狂岁月。人物介绍的切换用器官作为转换的剪辑点在视觉创意上算得上有新意,想来冯唐的小说的确给导演提供相当的空间和灵感。戏谑感十足的片头是个不错的主意,可惜特效略渣,如果那些人头和器官能够看起来更逼真,应该除了眼下的新奇还能增加几分视觉的冲击力。

        按电影的标准来说,《万物生长》达到了对于视听语言的考究,是那种专门坐在黑暗空间里能从大银幕上看到1+1大于2的片子。李玉的镜头终于不那么乱晃了,毕竟文艺片的镜头总是意在营造加诸观众的不适感,而《万物生长》显然是一部有着太明显商业诉求的片子。除了拍情欲戏的时候,镜头又晃起来,这是李玉导演熟悉的躁动方式。

        李玉的电影,最大看点总是范爷。这些年这位导演成也范冰冰,败也范冰冰。

        《苹果》是两人相互袒露打开的基础,也算筑下“共患难”的感情基石。

        《观音山》让范冰冰摆脱了一贯的“花瓶”定位,东京电影节影后加身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被自视为一枚好演员;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李玉从“文艺片”的深沼中伸出一只和市场相握的手。在《白日焰火》之前,《观音山》是文艺片获得市场认同的光荣典范。

        不过之后《二次曝光》这样“量身定制”却让观众眼看着这两人沉溺于她们的“二人世界”有些不可自拔。李玉把范冰冰拍得美出新高度,但除此之外的空洞造作让人诟病李玉太过溺爱冰冰姐而无暇顾及其他。

        《万物生长》里李玉终于“雨露均沾”地给了其他演员表现的空间,但她依然太爱范冰冰。于是柳青这个在原作里并不着过多笔墨的飘渺女神成了不二的女主角。她和秋水的相知相识成了故事的主线。范冰冰的戏份甚至盖过了以第一人称叙事的男主角韩庚。

        比起秋水种种模棱两可的感情和支离破碎的生活,柳青的心路历程和故事甚至更为完整——一个“用尽万种风情让你今后难以安心”的“高级鸡”,被小三的时候从一个屌丝医学院小男生那里找安慰,一颗纯情的少女心被少男的荷尔蒙激活,从被动二奶到主动出击,打着姐姐关心弟弟的名义尽展熟女风范。最后谁也没说爱,所以导演把他们归结为——爱情。

        从笔者的观影体验上看,《万物生长》依然没有摆脱《致青春》或者《匆匆那年》的“渣男主”设定。韩庚饰演的秋水在戏里承认自己是个混蛋,可是这种混蛋的意识只是让他更加大分贝地对着看穿真相的现女友咆哮以掩饰自己的心虚,而丝毫没有悬崖勒马地想要阻止自己犯浑。

        秋水在片中最真诚的一段台词应该是那句“我是医学院的学生,怎么不像?看着显老是吧?满脸褶子?我们读八年的”。当然,“渣”这件事情在青春片里总是格外站得住脚,毕竟年少轻狂的时候,美女们都没什么可能会自发自觉地爱上一只“大白”。

        关于青春这档子事,电影里还是做了很多不能免俗的赘述,那种喷射着装模作样的少男荷尔蒙,比如对着大奔屁股集体撒尿、大声叫嚣着喝完酒砸酒瓶子,或者配合着《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音乐打群架,群架打了一天到最后压根忘记了是为什么要打架。

        大概也有很多人抱着看花样韩版美男韩庚在越变越挫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的痛惜进了电影院,然后惊喜地发现,从此韩庚也能算个有作品的男演员了。《万物生长》之于韩庚,有些像《中国合伙人》之于黄晓明,一个土气到扬眉吐气的角色,至少那精气神中有了一份属于人物的光彩。

        影片看到最后会有一个惊喜的槽点——大学里总是不务正业写小说的秋水毕业后没变成医生,也没成作家,反倒成了个书商。想到前面出品人赫然打着路金波的名字,人家以前也是网络文学“三驾马车”出身的李寻欢。再看看这俩人的长相——敢情《万物生长》是路金波传啊!

        这部电影其实真是看点多多,还有魏妍和厚朴这一对“我滴乖乖”,朋友吐槽吴莫愁居然在人物设定里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而演厚朴的胖子则无情而鲜活地提醒了张丰毅和吕丽萍的一段往事……

        作为导演,李玉在“活儿”上表现得不错的地方是,把冯唐满纸不着调的碎碎念很好地糅进了叙事性的对话中,不过也好在冯唐的小说前言不搭后语地叨逼叨,一句抖机灵的俏皮话贴在前面还是后面都无关痛痒。文学作品改电影,尤其是本身文字有着强烈个性的文学作品改电影,太容易出话唠片,好在李玉有一个身为导演的自觉。

        另一个技术“活儿”,是“卖骚”。 这倒不是说那些“如饥似渴”秀下限的宣传口号,毕竟前有《苹果》的大坑当前,而且韩庚也不可能把偶像包袱直接甩出九霄云外变身佟大为。

        电影里没什么大尺度戏,互相撕扯的戏份也是主动切胸只留范大头。但电影还是透出了一股子“明骚”,且不是女性的潮湿,反而干燥得有时觉得伸手能挠下几缕皮屑来,还是带着消毒水气味的。然而这种干燥也许带着成年女性看青春期小毛头的不屑,太过于直白,结果总显得大咧咧隔靴搔痒无法走心。

        还有,李玉当然是做了商业上的妥协的。尽管我们都知道评判一部改编电影是否成功,和它是否忠实于原著没什么关系,何况冯唐的原著本身也并没有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牛逼。

        但是有一点,关乎这个故事的主题,青春中荷尔蒙喷溅的悸动和年华逝去后的那份无所适从的惘然,应该是此类题材最打动人的地方。导演拿捏把握这对共生的两极情感的火候,也往往体现了创作者的水准。在小说里,初恋、现女友和性感女神,是一个男生成长中的三场“春梦”,虐过爽过,最后都了无痕迹地散落在人海。

        小说中秋水坐在洗车酒吧里跟别人说起这段往事,即便终于和女神来了一发,也不过是轻描淡写地一句“我们也上过床了”,然后没有然后。这是一种更实质上的“成长”,明白和女神上了床,生活也不过如此没什么不同。这种“春梦”之后的虚无感是生理和心理上双双都能体验到的。处理不好也许会有些矫情,但我宁可顶着一头矫情的唏嘘,也不想看导演把本该有些浪荡气息的青春意淫变成八点档狗血偶像剧。

        看看电影里三段春梦,导演给她们安排的结局——初恋,坐着大奔跑了后不断试探性地求复合,被男主果断拒绝最后得了卵巢癌死了,并且还让大奔处长把她的尸体留给了做医生的男主;现女友,和小三撕逼后留下一句“我不能跟你在一起是因为我爱你”,然后找了个靠谱男结婚生子组成了幸福的三口之家又出现在同学聚会上;女神,坐牢之前找男主在荒郊野外来一发,消失五年后与男主重逢在街角的咖啡店。

        “春梦”堕入凡尘,每一个结局都是这样的俗气,开头那些满地飞的头颅装的多少逼都这么白费了。

        还有一点,必须吐槽一下原作者的“直男癌”,这种表面上号称“爷们”地荷尔蒙乱喷的热血少男发情往事,其实把那些文艺装逼外衣一扒不过就是杰克苏(男版“玛丽苏”)的套路嘛——一个要啥没啥的渣男屌丝凭什么让跟了大款的初恋、贤惠能干的现任、高冷性感的女神全都对你念念不忘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