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港英政府、左派报章和教科书如何塑造了香港的二战记忆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5-04-20 11:50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4月18日-19日,复旦大学上海市历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举办了“近代以降的历史教学与历史教科书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会上,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历史系研究助理朱维理通过分析香港196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两部初中历史教科书,讲述了历史教科书对港人二战记忆的影响。

        
1945年9月24日《生活》杂志记者约翰赴港报道,在皇后大道一市场前被小孩围观。

教科书与港人的二战记忆

        在朱维理看来,历史教科书其实是政府和社会共建过去、创造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的“大众化记忆工具”。他介绍,香港基础教育将历史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科目。在香港上个世纪60年代,两个科目各有一部最具代表性的初中历史课本占据了当时七八成教科书市场。它们分别是由历史学家孙国栋编撰、钱穆校订的《中国历史》和由现代教育研究社编辑委员会编、现代教育研究社创办人之一黄福銮校订的《中学外国史》。      

        在这两本历史教科书之前,1950年代香港对二战的论述中有“重光纪念日”与“中国抗战胜利日”两种说法。

        1946年起,港英政府把8月30日定为香港重光纪念日,以纪念英国于1945年同日正式重新管治香港,并列为公众假期。尽管官方当天不作庆祝以示尊重,各政府部门、银行、学校等均需休假。当时港英政府与香港本地报章还多番强调二战结束与香港重光的关系。与此同时,香港“左派”报章如《大公报》也引进大陆“抗日战争胜利”作为二战纪念的论调。

        1960年代以后,左派报章继续转载内地的消息,在香港进行政治宣传。朱维理说,在港英政府及本地社会的影响力之下,“抗日战争胜利”难以在香港纪念二战的话语中占据主流。国共内战期间,不少难民涌入香港,而中共南下对香港的军事威胁令香港社会弥漫恐共心态。另一方面,香港本地华人亦痛恨国民党的贪腐和施政无能,对内战后来港的国民党士兵更不欢迎。

被日军洗劫过的香港大学

        换言之,当时香港本地民众普遍对国共两政权都不支持,他们转以接受和支持不涉及政权之分的“文化民族”。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港英政府允许体现“文化民族史观”的《中国历史》出版。在朱维理看来,这是基于港英政府切合香港民情与自身对塑造政治中立的需要。

        而另一方面,纪念二战的“重光纪念日”却日渐成为香港的集体记忆。如1968年《华侨日报》在社论中指出,虽然“目前出生二十三岁以下的一辈”没有经历过抗战的岁月,但是“同属这一代,甚至我们的后代,永远不该忽视这一天的意义”。发展至1960年代末,“重光纪念日”具备了完整的纪念活动及地标,并被赋予香港繁荣发展重要基础的意义。到了1970 年代,《中学外国史》的二战殖民论述开始与香港本地论述结合。

香港皇后像广场的和平纪念碑,用以纪念“重光纪念日”。

        朱维理分析,以往报章只以“重光纪念日”叙述二战结束对香港发展的影响,但在《中学外国史》出版以后,报章开始吸纳教科书对二战的诠释理论,继而发表社论。1972年,《香港工商日报》便指出二战前日本已锐意侵略亚洲,在侵占中国后又“再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英、美、法、荷的属地……香港遂告沦陷”,因此嘱咐香港各界要“对于日本现政府和日本财经界的一举一动,要认真的监视”,以避免“又一次侵略悲剧”。

        在朱维理看来,《中学外国史》的二战论述成为议论当下局势的历史背景,丰富了香港社会的二战论述,强化了社会间的凝聚力。“历史书写与集体记忆开始出现互动,香港有关二战的社会话语由是建立起来。此正是皮耶·诺哈(Pierre Nora)‘历史化记忆现象’之言。”

香港1960年代教科书中的二战

        朱维理分析,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部教科书的论述由于科目侧重不一样,具有明显差异。

        《中国历史》与《中学外国史》分别以“七七事变”和德国入侵波兰作为中国抗战和二战爆发的原因。前者形容“八年艰苦壮烈的抗战中,挫败处心积虑凶顽的敌人”,在划分抗战发展阶段时,分为七七事变至武汉失守、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及太平洋战争至战争结束三部分;而《中学外国史》则以德国入侵波兰及日本投降为二战的始末,论述重点为盟军与轴心国之间的军事冲突,中日冲突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火头”,而非二战爆发的关键。  

        在对战争终结的描写中,《中国历史》在《抗战胜利》一章中指出“民国三十四年(公元一九四五年)春,我军发动大规模反攻”,令“日军已再衰三竭”。及后,日本在美国投放原子弹后大势已去,“乃于八月十四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九月九日,我国接受日本投降,八年艰苦的抗战,终于得到最后的胜利”。

        而《中学外国史》在叙述意大利及德国战败以后,指出“德国已降,惟日本军人仍继续顽抗”,直到美国于八月中旬在日本投放原子弹,“大势已去,日本十五日宣布投降,第二次大战完全结束”。

        朱维理指出,两本教材都指出日本在被投放原子弹后投降,但《中国历史》将战争的结束定于日本向中国投降的日子,《中学外国史》则视日本向世界投降为二战的终结。

        论及二战影响时,《中国历史》提出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而《中学外国史》则强调了二战对整体世界发展的影响。《中国历史》在追溯大战时指出“这轰轰烈烈的八年抗战,实在是我民族百年来求生存独立的一大关键”。由于中国英勇抗日,“中国百年来与各国所订的不平等条约,至此全部废除”、“(中国)百年来的耻辱,至此乃完全湔雪”。而《中学外国史》则指出,在“经过战争的摧残,饱受炮火洗礼”的大量死伤之后,“人类劫后余生,对于世界和平,又成为共同的愿望”。     

历史教科书在建构香港记忆中的角色

        朱维理介绍,编辑了三册法国大革命集体记忆巨著的皮耶·诺哈认为历史书写与集体记忆是对立的──集体记忆“是人类面对现实生活的具体现象,是现实社会的呈现”,是浮动存在的;而历史书写则是国家或政权利用史事赞颂自己的“重建史事”项目,是单一存在的。

        “历史书写会破坏群体自发构成的记忆,所以二者的历史意识是二元的。”朱维理介绍,此前便有学者提出历史记载、研究以及教科书是建构集体记忆的媒介之一。由于以文字保存的史料只能记录“过去史实”的很小部分,它们都是经过筛选、组织以及“被创造”的过去,有关的诠释、演绎都是受社会现实所制约及调整的。由此推演,历史研究并非对过去事实的复原,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况下对过去史实的重组与重建。

        “正如其他历史论述一样,历史教科书由于受到政府、实际教学以及社会需要的现实限制,只能选择符合以上三者的需要浓缩叙事。”朱维理因此认为,历史教科书 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建过去、创造集体历史记忆的“大众化记忆工具”。

        “如今香港的教科书已经有很多版,变化也很多。但是中国历史科方面就保留了很多以前的色彩,‘文化中国’的概念依然还在的。”朱维理告诉澎湃新闻,“这对于现今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有很大影响。现在很多香港人都强调文化上的中国,就如中国的礼仪、节日。香港大学学生会的刊物《学苑》也提出这种观点,反映出这种‘文化中国’对现今香港的影响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