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史料︱民国时上海的房价为何那么高

澎湃新闻实习生 吴越安 整理
2015-04-26 16:44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编者按】

        1934年,《新中华》杂志社以“上海的将来”为题征文,收到文章百余篇,茅盾、郁达夫、王造时、章乃器、沈志远、孙本文、吴泽霖、施蛰存、李石岑、林语堂等许多著名学者、文人撰文应征。编者从中选出79篇,辑为一书,名为《上海的将来》,同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征文名为谈上海的将来,其实大多数人谈的都是当时上海的城市特性,正如本书序文所言:“上海的生活实富于变化与对比,有主人,有奴隶;有高等华人,有马路瘪三;有大量之进出口贸易,有大批倒闭之工厂与商店;对此富于变化与对比的上海生活,各人必可以其职业、家庭、生活、思想之不同,而各自具其特有之感想,或颂国际帝国主义之无疆,或咒民族资本主义之没落,或梦想金元铺路,或杞忧都市陆沉。”

        本书作为上海近代社会生活史的一份史料,具有珍贵价值。私家历史将陆续从中摘选若干篇目,以飨读者。本文为第一篇,谈当年上海的房地产市场。

高房价引发社会混乱

        高房价是上海未来必然出现的现象,中产阶级家庭因洋商和地主异常强大之故无力购地造屋,同时上海周边地区难以开发,众多无房可栖的民众既无法离开上海,又不能在上海正常地生活,因此盗匪流民必然增多。

        租界修路、短距离交通的开发、路警增多,都会促使政府提高房税,如此,房价必然也会增加,这些在高房价强压下沦为流民匪盗的民众也会越来越多,政府面对这种情况,会增设更多警察、侦探,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本篇作者予且先生的这些推想,基本都存在于当下的社会,虽然高房价的原因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篇文字本身,是一则极佳的社会史材料。

        予且(1902-1990)。作家,原名潘序祖,字子端,笔名潘予且、水绕花堤馆主。主要作品有小说《女校长》、《金凤影》,短篇小说集《予且短篇小说集》、《七女书》等。

                

        租界没有力量使中国政府在上海附近造成新都市,租界却有力量造成上海格外的繁荣。所谓繁荣,就是(一)洋商的势力极端的膨胀。(二)人口非常的增多。(三)地皮非常的贵。洋商的资本势力足以吞没中国小资本家而有余。地主的“据地势力”足以使中等以上家庭不能购地造屋而有余。于是,洋商和地主以及一般买办阶级就富起来。一大堆资产阶级和工人就穷下去。他们不能离上海,因为上海附近并没有新兴的都市和巨大的工业作场。他们只好因陋就简,因贫而愤的淹留着不去。租界的当局因马路的修营,短距离交通之增加以及路警侦探的添多,不得不加重房捐。房东顾虑着金钱损失不得不增加房租。租房的小资产阶级及工人一方面感受到失业或营业的失败,一方面感受房租的压迫,不得不走入贫穷、死亡、娼妓、盗匪的路。于是上海不安,当局遂不能不增加警察侦探路灯警铃来维持治安,结果房捐格外的大,房租格外的贵,盗匪格外的多,妓女格外的增,警察格外的忙,侦探格外的精明。有钱的人格外的怕,他们都坐在枪弹打不穿的汽车中,在路上疾驰而过。马路上尽剩下盗匪、娼妓、警察、侦探,以及盗匪、娼妓、警察、侦探的候补者。他们生活原则是这样的。娼妓、盗匪出钱养侦探、警察,警察、侦探捉的是娼妓和盗匪。        

上海为何房价高?

        上海房价高,有两种原因:一,市民争相追逐的好房子都集中于租界,租界领地有限而人口遽增,房价自然有增无减;二,上海经济不景气,大商人没有大工业及大商业可供投资,相对来说,投资房地产比较保险,即便租界的繁荣已到达繁荣点,大地产商值此生死关头绝不降价。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上海会发生金融危机继而经济衰落。

        这应该是全书谈上海经济最翔实最专注的文字。文中提及的经济泡沫,和目下的现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大商人争相投资房地产都是因为实体经济不够发达之故。当然,现下国内房价之所以高,政府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与彼时的上海略有不同。

        本篇作者为查士骥。生卒年不详。翻译家、文学家,主要翻译日本文学作品。

        

        若有人问我,上海的将来是繁荣或者衰亡,我将毫无疑虑及踌躇地回答:“衰亡”。理由颇多,现在只举一端以证明之。

        现在住在上海的市民,最感痛苦的,是房价太贵。房子太小,又觉住不惯;要宽舒洁爽,则非中产以上莫办。住民且又集中于租界,估计每个市民的支出,房租要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上海市膨胀,只限于租界;人口增加了,但没有可以容纳此人口的郊外住宅地,租界的人口密度既增,房地价自然要有增无减了。

        近年以来,上海一隅的银行界似乎颇有蓬勃景象。经济界这么不景气,上海能独为例外吗?不,银行界的所以能在将圮的大城上作此昙花一现的勃兴者,其自身就证明了上海金融基础的脆弱。他们除投机买卖——公债等等及上海特有地产事业外,没有大工业及大商业可供投资。房地产的经营,虽已是嚼剩的肉骨。但比较起来,似乎安稳一些。于是自置大厦啦,建筑“里”“坊”啦,占据了上海房地产主的大多数。

        上海租界的繁荣程度,本已达到饱和点,照例房地价也可停止增涨,开始下跌了。但银行界及大地主,因生死关头,决不允许跌价,因之上海市民在千疮百孔的今日,仍背负着不相称合的高贵房租。

        金融恐慌,随时有发生的可能性。而不健全的此种市民生活,必有一天发生破绽,决不能永续下去。依我的推想,最近的将来,第一上海将因不相关的细故而发生银行恐慌,第二便是地价的暴跌。上海的繁荣遂停止,而一路向衰亡猛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