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含阿斯巴甜的百事可乐还能喝吗?专家说每天10听以内还行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5-04-29 14:1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阿斯巴甜被全球近100个国家批准使用,不少国家已使用超过20年。

        4月24日,百事可乐宣布,轻怡系列汽水今年8月起将不再使用甜味剂阿斯巴甜,这一调整的范围只限定在美国,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地区仍将继续使用阿斯巴甜。“为什么中国市场继续用美国市场不用的食品添加剂?” “阿斯巴甜还安全吗?中国的百事可乐还能喝吗?”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我国明确规定阿斯巴甜可用于碳酸饮料

        “百事可乐在美国停用阿斯巴甜事件,反映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还不够完善。”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刘少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阿斯巴甜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人们要注意的是安全摄入量。”

        阿斯巴甜被全球近100个国家批准使用,不少国家已使用超过20年。我国于1986年批准阿斯巴甜在食品中应用,常用于乳制品、糖果、巧克力、胶姆糖(胶姆基糖果,又称嚼胶,如口香糖、泡泡糖)、保健食品、腌渍物和冷饮制品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1981年批准阿斯巴甜用于干撒(食品制作工艺,将固体粉末撒在食品表面)食品,1983年允许阿斯巴甜用于配制软饮。

        此外,澎湃新闻通过查阅我国最新的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2014年12月发布,2015年5月实施),发现相比此前的标准GB 2760-2011,在附录 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中,增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使用范围和分别对应的最大使用量。其中,“碳酸饮料”中可以使用阿斯巴甜,但最大使用量为0.6g/kg。

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

        1965年,阿斯巴甜在美国G.D.Searle 药厂的实验室中被发现,其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热量却比一般蔗糖少,少量使用即可让人感到甜味。又因阿斯巴甜的甜味与砂糖相似,并有清凉感,因此被作为蔗糖的替代品,广泛地应用于食品的各个领域。

        然而,自阿斯巴甜被发现以来,其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2009年,百事的对头公司——可口可乐推出低糖产品零度可乐,就有传言称其中的阿斯巴甜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引发头痛、记忆力衰退、昏迷乃至癌症。据当时新华网消息,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对阿斯巴甜的致癌传言回应称,按规定在食品中使用阿斯巴甜是安全的,卫生部不再对其开展重复的风险评估。

        有动物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阿斯巴甜可能会诱发神经中毒症状和脑瘤。2006年,欧洲环境科学基因拉马奇尼基金会(ERF)发表文章称,给予大鼠100mg/kg的阿斯巴甜,可引起多脏器肿瘤,包括淋巴细胞瘤、白血病、神经鞘瘤。无疑,带上“研究”标签的说法更令众人更为紧张。

        这一研究成果一出,欧盟委员会立即委托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对阿斯巴甜的致癌风险进行评估,后者又委托食品接触物、食品添加剂、香料和加工助剂科学委员会(AFC)对该项研究进行了评审。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阿斯巴甜具有致癌作用”的结论不具有说服力。

        2007年4月2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表声明,同样认为欧洲环境科学基因拉马奇尼基金会(ERF)的毒理学研究在研究设计、原始记录、结果解释上存在不足,结论不具说服力。

        2013年12月10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了一项针对阿斯巴甜的全面风险评估报告。报告称,普通人在安全剂量内食用阿斯巴甜,对健康无害。在重新严格审查了有关于阿斯巴甜安全性的所有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的科研成果后,机构专家排除了阿斯巴甜导致基因损坏和致癌的潜在风险。

        刘少伟也告诉澎湃新闻,就目前的学界的研究来看,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例阿斯巴甜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或者是致癌的直接案例。

阿斯巴甜确实并非完美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即便有欧盟和美国权威机构的“认证”,阿斯巴甜依然被美国消费者“嫌弃”了?澎湃新闻就此咨询了刘少伟。

        刘少伟介绍,阿斯巴甜主要是由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合成的。虽然日常食物中也含有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这两种氨基酸,但它们并非呈游离状态,而是依附于其他蛋白质,经人体消化后,影响较温和。但作为甜味剂,它们以游离状态进入人体时,会严重刺激神经元,造成破坏。

        美国就总有消费者抱怨,在摄入含阿斯巴甜的食品后身体产生了不适,约2/3的症状为神经行为方面的,包括出现头痛、情绪波动、失眠和眩晕等症状。有研究显示,苯丙氨酸不管是缺乏或者过量,都会对脑部的化学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其会降低安抚性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的浓度,且不需要过高的浓度,就能够造成脑部功能障碍。而阿斯巴甜的另一个成分——天门冬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同样会对脑部产生刺激。

        由于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氨酸,会造成苯丙氨酸无法代谢,苯丙酮尿症(PKU)患者不适合使用阿斯巴甜。在正常情况下,苯丙氨酸主要转变为酪氨酸后继续分解,经转氨基生成苯丙酮酸量很少,但先天性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患者,苯丙氨酸不能羟化生成酪氨酸,苯丙酮酸生成就增多,在血和尿中出现苯丙酮酸,导致智力发育障碍,称为苯丙酮尿症。

        另一方面,阿斯巴甜会被小肠内的酶分解产生甲醇、苯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继续代谢则得到甲醛、甲酸和一种二酮哌嗪类物质。刘少伟说,甲醇本身无毒,但其代谢产物有毒。甲醇经人体代谢产生甲醛和甲酸(俗称蚁酸),然后对人体产生伤害。含阿斯巴甜的产品因储存不当或被加热到30摄氏度及以上,都会导致更多的甲醇产生,对人体产生危害。不过,天然果蔬中也会含有少量甲醇。新鲜果汁甲醇含量可以达到每升一百多毫克,而一升无糖饮料中的阿斯巴甜最多生成几十毫克甲醇。

参考安全剂量,不必谈“剂”色变

        尽管阿斯巴甜有缺点,刘少伟依然强调,阿斯巴甜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只是要注意安全剂量。那么,多少剂量可称为阿斯巴甜的安全剂量?

        从制作层面看,我国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碳酸饮料中的阿斯巴甜最大使用量为0.6g/kg。

        1980年、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分别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设定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40 mg/kg。198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设定阿斯巴甜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50 mg/kg。 2013年12月10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的阿斯巴甜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又称,对一般人群而言,阿斯巴甜安全摄入剂量是每日40mg/kg,对于孕妇来说,只要不是苯丙酮尿症患者,这个剂量仍然安全,不会影响胎儿发育。

        “据了解,一般每听易拉罐(335ml)的低热量饮料约含有阿斯巴甜180mg。也就是说,按照每日40 mg/kg的安全摄入标准,体重为50kg的成人每天喝10听含有阿斯巴甜成分的饮料都是安全的。”刘少伟如此分析,但他还是建议消费者尽量避免过多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食物。

        “近年来的食品事件层出不穷,这些食品安全隐患使得我们现在想到‘剂’就不寒而栗。其实食品添加剂本身没那么可怕,就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防腐和满足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化学合成物质。”刘少伟告诉澎湃新闻,由于部分媒体的不客观报道,不少人主观地把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与食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混为一谈。

        “如今消费者常有三大误区:认为非法添加物等于食品添加剂;认为食品添加剂不是必需的;认为所有添加剂都是有害的。” 刘少伟如是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