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尼泊尔强震|76支国际救援队1872人,为何只救出16人

澎湃新闻实习记者 熊芳雨 记者 袁达
2015-05-05 18:14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截至5月5日,共计76支国际救援队参与了尼泊尔地震救援工作,其中包括1872名搜救队员和177只搜救犬,共救出16名幸存者,处理尸体178具,为1182名患者进行了医疗诊治。 本组图片均来自 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 图

        尼泊尔强震已过去9天时间,尼泊尔政府已排除找到更多幸存者的可能性,并于5月5日要求外国救援队撤离该国。

        根据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处提供的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截至5月5日,共计76支国际救援队参与了尼泊尔地震救援工作,其中包括1872名搜救队员和177只搜救犬,共救出16名幸存者,处理尸体178具,为1182名患者进行了医疗诊治。

        2010年1月12日同为发展中国家的海地发生地震,9天后,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各国救援队从废墟中救出121名幸存者。海地作为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其应对重大灾难的紧急救援能力极其有限。

        每一次救灾现场环境和救援队进入灾区的时间都不同,数字并不能作为比较的标准。各国救援队也都是专业级别的救援队,甚至部分是联合国认证的重型国际救援队。面对尼泊尔与海地数字上的悬殊,可知这次尼泊尔地震救援的难度之大,那么困难究竟在哪里?

交通:机场和道路建设落后

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和中国的西藏一样,高原且气候复杂。仅有的一条主干道,一旦交通被破坏,抢通工程量比其他国家地震时要大。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地震第二天就抵达尼泊尔,非常快地通关并顺利接到任务展开营救行动。但稍后在其他国家救援队抵达时就开始出现机场拥堵无法降落的现场。

        尼泊尔的交通有陆路和空路。在空路方面,尼泊尔机场少,唯一具备国际航班起降条件的只有加德满都机场,而加德满都机场只有1条跑道和8个停机位。

        中国民间救援队蓝天救援队总队外联部部长王英颉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这条跑道仅能容纳中小型机,型号330再往上的客机就没办法降落了。所以整个机场的吞吐量是有上限的,加上这个期间频繁的余震,每震一次机场就要关闭去检修,这也耽误了非常多的时间,限制了更多力量进入。”

        澎湃新闻4日也报道称,机场跑道上已经出现了裂缝,机场本身也面临诸多问题,不得不暂停对搭载救援人员和物资的大型喷气式飞机开放。

        而在陆路方面,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和中国的西藏一样,高原且气候复杂。“尼泊尔只有一条主干道,一旦交通被破坏,抢通工程量比其他国家地震时要大,没办法短时间内去修缮。这是政府没法快速开展救灾、外部力量没法快速进入的另一个原因。”王英颉说。

建筑:阶层式倒塌增加救人难度

尼泊尔的建筑物有一个特点,是6~7层的建筑物,房屋倒塌时,1~3层整个被压成一片。

        尼泊尔的当地老房屋主要是砖木结构,这让救援行动遇到了很大困难。

        这次跟随中国国际救援队进入尼泊尔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专家曲国胜教授告诉澎湃新闻:“尼泊尔的建筑物有一个特点,是6~7层的建筑物,房屋倒塌时,1~3层整个被压成一片。在救援过程中,分层空间特别小,都是深埋生存者,要打通通道需要很长时间,还需要找到合适的位置。”

        “因为这种阶层式倒塌,我们在救第二个人时花了34个小时。”曲教授说。中国救援队在此次地震救援中救出了两名生还者。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郝南告诉澎湃新闻:“这种建筑结构,要么很快被别人救出来,要么没有幸存的机会。”

民众:自救水平不高

经济水平低,整体水平就偏低,包括地震后的政府救灾水平,民众应对的水平。

        尼泊尔的经济很大程度依靠旅游业,其中包括珠峰线路。当地很大一部分投入和收入,包括民间资源都偏向于旅游和珠峰一块。所以在珠峰发生事故时尼泊尔有很成熟的珠峰救援经验。

        而城市救灾则考验政府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当地经济水平。王英颉说:“经济水平低,整体水平就偏低,包括地震后的政府救灾水平,民众应对的水平。在汶川时我们看到民间很多队伍和个人,挖掘机等协助抢修道路,协助挖伤员。加德满都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这种情况很少,就限制了自救能力。”

        一般而言国际性救援还是有特殊性的。从受援国邀请到援救国到达现场需要一定时间,这期间救人最有效的办法是自救互救。地震之后时间越短,救出人的生存几率也越大。一名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一般各国国际救援队为什么救的人不是特别多,因为能救的、比较容易救的,自救互救都已经救完了。留下来的都是比较艰难险重、比较隐蔽的幸存者,要靠特别复杂的搜索去找到他们,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尼泊尔最精锐的直升机、飞行员以及雪山上的救援人员都集中在珠峰上。而去攀登珠峰的人,80%都是优秀的野外生存者,相反,加德满都大部分是普通民众,自救能力和水平也不高。

资源:汽油、车辆、食物短缺

在受灾情况下尼泊尔政府和当地环境并不能给救援队提供基础的支持。

        各国救援队进入尼泊尔,考虑到机场的承载能力,各方都是精简人员并带着必备装备,但在受灾情况下,尼泊尔政府和当地环境并不能给救援队提供基础的支持。

        王英颉说:“比如我带了10个人,带了救援装备,但没有带车辆、食品。当地政府没办法快速解决,也没办法从民间协调到车和油。”

        “我们在地震后的第36个小时到达尼泊尔时,发现找不到汽油,市场上也买不到。如果能很方便获得汽油,我就马上开展工作。如果买不到汽油,我要想办法花很长时间来协调汽油资源,不管我是找志愿者要,还是政府要,还是大使馆要,这一样东西,都要浪费好几个小时。”

        燃油这类基础能源没有办法提供;车辆、食物也没法很快去获得。这些都给救援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在信息的获取上,中国国际救援队对当地现场情况不是很了解。“我们也没法知晓被困人员,刚来的时候我们十来个人要去了解这些信息,浪费了很多时间。甚至了解、排查这个信息过后,还要去组织,去找车子,找油。”

        很多国际救援队本身是非常优秀的重型救援队伍,由于没有装备,只能做信息排查,记录救援地点。这时候真正的救援效能是没有得到发挥。

政府:规划不足,但军队很棒

尼泊尔的军队还是很棒的,军队能跟上全世界任何救援队。

        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尼泊尔政府首先让运送物资的专机降落,而对各国游客撤离、救援队进入这方面的规划有一定的欠缺。“一直到地震第二天,除了让救援专机降落,其它都不让下去。”王英颉说。

        “如果能提前规划,把物资放一放,把重型救援队放进来,那可救助的伤者生的希望会更大些。因为正常情况下,没有受伤的人在72小时内不会有生命危险,这个时间可以先允许救人的人先进来。”

        尼泊尔政府应该承担组织保障者的角色,但由于国家面临重大灾难的经验不足,联合国紧急事务办公室在第三天筹建了紧急协调的办公室之后,整个救援系统才开始被有效组织起来,而3天以后已经过了黄金期。

        “但是尼泊尔的军队还是很棒的。军队能跟上全世界任何救援队,我们一干活他们马上就能跟上。”王英颉说。

        曲国胜在采访中也表示了相同的观点:“我们去的相对比较早,尼泊尔军方对我们帮助挺大的,包括帮我们转运物资、修建营地,帮了不少忙。他们还是很积极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