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黄渤海50%以上滩涂已消失,纪录短片直击海边上的生态红线

澎湃新闻记者 石毅 寇聪
2015-05-06 13:25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去海边享受饕餮之旅的人大概不会错过一盘鲜美的辣炒蛤蜊,但你可曾关心过那些出产美味的地方?是否知道在中国绵长的海岸线上,它们正遭到蚕食?

        68岁的渔民付正勇采捕的正是这种海边的寻常美味,黄渤海海岸松软的泥质滩涂是蛤蜊的“天然良港”。高强度、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压弯了付正勇的脊背,泥滩上的蛤蜊一年年在减少,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滩涂,不仅是海洋赐予人类的良田,还为一些候鸟提供了必要的食物来源。那些从澳大利亚、新西兰飞来的红腹滨鹬在此停歇,随着海水的涨落,在泥滩上寻觅食物。这是它们长途飞行中的补给站,一个月之后,它们将飞到西伯利亚北极地区繁殖后代。        

        红腹滨鹬的一个亚种的名字以荷兰知名鸟类学家托马斯·皮尔斯玛的姓氏来命名,这位连续5年都来到黄渤海观鸟的研究者现在却担心这种鸟的命运,“我不希望以我的名字命名的物种,在我还没离开人世之前就灭绝了。”

        中国的泥质滩涂正在城市和工业的大发展中成为“牺牲者”——以黄渤海举例,其50%以上的滩涂已经消失,被人们硬化成为陆地,十几种水鸟灭绝或濒临灭绝,贝类天然资源量锐减,海洋生物多样性蒙受不可挽回的损失。

        中国国家海洋局公开的数据显示,最近10年,中国填海造地海域使用确权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围海造地使大陆海岸线变形缩减,直接威胁海岸生态链。这种势头在去年9月引起了中央警觉,国土资源部做出“严控填海造地、坚守海洋生态红线”的指示。这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制作的纪录短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泥滩上的故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