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演讲|中国知识、社会、财富三大力量与政治力量的共识

王文
2015-05-07 14:49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编者按】

        2015年5月6日-7日,世界中国学论坛首次在海外召开,本次主题是“中国改革:挑战与机遇”,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卡特中心联合主办,中美两国33位知名学者、智库专家和资深外交家汇聚亚特兰大,就中美关系、中国政治改革、中国经济改革、中国社会治理和中国文化传播等5大议题进行交流。6日开幕式、晚餐,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崔玉英分别致辞。卡特中心总裁彼得斯大使、美国著名“中国通”兰普顿、包道格等也分别做了主旨发言。征得本人同意,现将会议中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题为“智库、媒体与中国民主化的新进程”主旨发言的中文翻译独家刊出。

        
中美国旗。 CFP 图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没有用“女士们、先生们”的开头,是因为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中美两国最重要的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学者,大多都是我的前辈,有的当年还曾教过我。作为一名学生,能够参与这样的重要论坛,与老师平起平坐,深感荣幸。

        我现在是一家新型智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执行院长。过去我曾在报社工作将近8年,担任评论主管、社评起草人。两年多前受邀组建了人大重阳。

        人大重阳有一个优势,就是充分进行思想传播,这也与我过去的工作经验相关。记得研究院组建刚半年左右,我接到一个重要电话,说习近平主席读了我一篇在媒体上的文章。我当时非常激动。那之后,我们还得到了不少重要官员的反馈。

        我说这一点,是想强调,智库、媒体的结合,正在推动决策机制进一步民主化、科学化。两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智库的重要性,也更频繁地邀请智库学者进入中南海讲课、讨论问题。本届政府比过去更善于运用与采纳来自专业政策研究者的建议。

        为此,过去两年,中国大约成立了200家左右新智库,或原有研究机构的“智库转型”。智库成为一种民主化的力量,尽量这种力量还要继续大一些。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

        第二,是关于媒体的变化。2009年,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2.0时代。所谓互联网2.0,就是出现了许多交互性的网络工具。比如,微博,即推特在中国的升级版,成为中国信息传播与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推动力。多年以来流行的微博反腐,就是政治例证。

        2013年,中国进入微信时代。微信比微博更有浸透力,更具有精英化的力量。目前,微信用户已超过5亿,覆盖中国大多数精英群。他们相互组群,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进而汇总民意,使高层倾听民意、民意传达给高层的途径,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更加清晰。

        如果说微博是自下而上的一种制衡力量,那么,微信更像是上下互动的一种传导渠道。在微信时代,中国决策者与民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无障碍化,“六维社会关系理论”在微信空间里已失效。

        人们常常发现,网络上流行的一些词语,过段时间习近平主席或其他国家领导人可能就会在公开场合使用,这说明决策者对社会情况相当了解。

        与此同时,官方媒体网络化的趋势,以及政府对自媒体的使用,也越来越娴熟。人民日报的下属网站人民网上市,股价三年涨了好几倍;“学习小组”等官方微信号的具大影响力,几乎引导了整个社会舆论。

        第三,财富精英日益成为拥护社会稳定与发展、进入国家建设的正能量。现在,中国社会正在掀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创新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出现了数以万计的创客咖啡馆、创新孵化工厂,出现了数以万计的新亿万富翁,他们相当一部分都是年轻的80后,或90后。这样的新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政府鼓励创新,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中国国内亿万富翁的榜样作用。

        现在,阿里巴巴的马云、小米的雷军,还有许多财富新贵,都是中国年轻一代的崇拜对象,而前者也正在推动中国社会风气的改良。

        目前,主张廉洁与政务简化的“八项规定”,正在成为全民支持的戒律;“奔跑吧兄弟”是一档主题团结、健康的节目,正在成为收视率最高的娱乐节目。种种现象都说明,中国社会风气的去浊扬清,正在成为政治“新常态”。

        我讲到以上的三点,是想表达以下结论:

        第一,当前,知识力量、社会力量和财富力量这三大力量与政治力量想要推动的目标与大方向是吻合的,彼此实现了巨大的共识:那就是推动国家进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等等。

        第二,目前美国对中国政治改革的认识,仍然脱节于中国政治发展现实。3月初出现的“中国崩溃论”只是这种脱节的一个折射。更重要的是,美国对华政治探索,始终没有摆脱“美国模式主义”的影响,从美国作为全球政治发展的样板与标尺,衡量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非常简单化,只有“民主”与“不民主”两个选项。

        换句话说,“历史终结论”提出时的弗兰西斯•福山已经不在了,但“历史终结论”还在。美国主流社会仍然对自身的政治体制深以为傲,对他国政治发展保留着长期的道德优越感。

        第三,美国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但另一方面,我也希望,美国能够看到中国的优点,有不少也值得美国学习。

        当然,目前中国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反腐、经济增速下滑、环境污染等等,我也认为,目前的改革比1990年代初更难。但整体上,我仍然认为,中国政治发展仍然在有力地推动目前的社会转型,延续国家发展。

        正如我在去年一篇文章的题目“中国崩溃论的崩溃”所说,美国思想界大可不必再揣测中国什么时候崩溃,而是要认识到中国的进步,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这样,中美两国才能团结起来应对全球的各种挑战。

        最后我要讲的是,相信中国。中国的未来会更好。

        谢谢大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