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个90后的爱国主义

澎湃新闻记者 黄小河
2015-05-08 17:35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听杜海滨提起这部关于“爱国主义”的纪录片已经过去4年了,迫于法国和美国制片方的催促,他不得已在今年“了结”它,《少年与国》更名为《少年小赵》。4月香港首映后,他在上海搞了一次私人放映,因为都是朋友,除了一张蓝光碟,他还带了几瓶啤酒。        

        采访开始,他先抿了几口酒,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说,这真是一部“没事儿找事儿”的片子。但在聊的过程中,他眼里又冒出了亮光,“如果再给我5年,故事会更精彩!”

        4年前,他说正在拍一部“90后+爱国主义”的片子,不仅会拍中国年轻一辈,还有海外华人、外国人……他期待看到当下年轻人对国家、对爱国最真实的想法。

        “常常有人举着爱国的尺子评判人,但这把尺子自身也需要受到评判。”周国平在《谈谈爱国主义》一文开篇写道。

        为了更客观,4年间,杜海滨奔走世界各地拍摄了上百人,几乎涵盖了各个阶层,政治家、大学教授、艺术家、知识分子、留学生,这一单如“蚂蚁搬家”的巨大工程,动因竟来源于他和小赵的一次街头偶遇。

        4年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杜海滨最后“杀”光了所有访谈,只留下了“能令他回归本质”的小赵。百米长卷化成了清新扇面,小赵一个人的故事折叠起整部影片。

        杜海滨与小赵的那次偶遇,发生在2009年平遥古城的大街上,当时小赵正率领一群年轻人,拉着红色标语进行爱国主义游行!小赵高喊口号,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脸被五星红旗映得红通通的。

        “他的爱国并不是流于表面,而是像一根细线深埋在生活的土壤里。”杜海滨说,“就像每个初中男生都有一个当兵的热血梦,迷彩和红旗一样,足以燃烧一个孩子的心。”

        高中时,小赵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爱国是一个人的品质,也是一个人的追求”,他目光炯炯,称最喜欢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写得好!他一口气念了一大段,抑扬顿挫、毫无压力。

        杜海滨说:“他挑起了我过去一直在思考的却没有机会实践的东西,希望借由他去展开一段旅行。”话虽如此,但杜海滨当时还不能判断,小赵究竟可以走多远?

        小赵心里也清楚,杜海滨之所以把镜头对准他,是因为他“特别爱国”。他在考上大学后,有一天突然问杜海滨,“我上大学了,要好好学习了,你是不是就不拍我了?”

        这句话像是给杜海滨狠敲了一记,“片子貌似真的可以开始了。”

        扛着国旗、手里拿着可口可乐的小赵,四年间经历了很多:高中时为钓鱼岛反日游行、上大学家里穷找亲戚借钱、初恋的美好时光、去偏远山区支教、老家祖屋被拆迁爷爷去世,他在青春期所遭遇的逼真、细微的变化都被镜头捕捉了去。

        而杜海滨也幸运地借由小赵这个载体,留存了不少中国当下正在发生的珍贵影像,其中不仅有重庆地区老百姓大唱红歌的镜头,在片尾,也看似乱入了一个超现实的镜头:一座废弃的煤矿上孤单着一尊毛泽东的雕像,而头部被红布包裹得很严实。“煤矿老板对毛泽东很崇拜,他修了一座庙,但是没等庙修好,老板犯了事儿被抓了进去,煤矿也荒着,包红布是当地的规矩,要等庙修好,请师傅来开光时才能打开。”杜海滨解释说。

        “片子没想象中那么激烈,是你刻意回避了什么?”记者问。

        “有些事情不必靠得太近,也许离远了会更清晰”,杜海滨说,“拍纪录片的人都知道,有些拍摄对象并不愿意把另一面给你看,有些即使给你看了另一面也是假的,我很幸运,至少小赵大部分是真的,镜头里和私下没有太大变化。”

        小赵在片中流过三次泪:第一次是在考大学摆宴席上喝大了,他对着镜头表达了对家人的愧疚;第二次是在大学里诗朗诵的排练现场,爱国主义诗篇让他眼眶湿润,他甚至激动地要求其他成员把手搭在一起加油呐喊;第三次老家祖屋被拆迁,他拿着摄影机站在房顶看着挖土机破墙悄悄地抹眼泪。

        影片在香港完成首映,来看片子的很多年轻人感叹,“很真实,看到了年轻时的我”,还有更高的评价,“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少年时代》。”一位香港城市大学教师甚至激动地说:这是杜海滨拍得最好看的一部纪录片。

        “因为我们在20多岁的时候,没人会提醒你考虑这件事情,今天在城市里读书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思考,但他们放弃了,他们只愿接受来自社会宣传管道的、娱乐的、来自精英们告诉的思想。”但杜海滨毫不忌讳地说,“我不觉得它能够在国内公映,至少我没有期待过。”

        小赵是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他的事迹还刊登在《大学生杂志》上,2013年11月,《大凉山公益影像》斩获全国“第六届佳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高校专业组金奖。杜海滨有些内疚地告诉记者,“如果我没有拍他,他可能是另一种人生,恰恰这也是纪录片最残酷之处。”

        片中,小赵对着镜头坚定地说:我不喜欢平庸,不喜欢扎在人堆里,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你必须让人看好你!

【对话】

        澎湃新闻:在我看来,小赵其实很正常。

        杜海滨:是很正常。在香港看过片子的人网上留言说,“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在这部片子里,我其实在努力地进入一种语境,而不是因为人物而变得特别戏剧化。年轻人本来就是可塑性很强,再青涩的高中生也都会把自己乔装成很老成的样子,所以他并不奇怪。

        澎湃新闻:从《铁路沿线》到《伞》再到《1428》,你更善于从大结构、群像的文本表达,为什么这一次会回归到个体?

        杜海滨:也许从男女的角度,我作为男性导演更愿意从大的结构出发。其实我第一部纪录片拍的就是一个人,这也是对自我的一个挑战,我想试试看我是否还有从前那种能力。

        澎湃新闻:怎么会萌生这样一个议题?

        杜海滨:我此前有过不太成熟的想法:什么是国家?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是什么?爱国是什么?后来我身边有很多德国、比利时、法国的朋友,当我们坐在一起聊,他们对国家都有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德国人就非常反感谈这个,他们会显得很谨慎。为什么?因为他们曾经被国家利用过;瑞士人会说“国家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办护照的地方”;法国人因为历史悠久,会以法兰西为傲,其实很多意识都是混淆的。

        而我最开始上Google搜“爱国主义”,很多人在骂,最典型的是爱因斯坦,他是犹太人,深受国家迫害,他把爱国就比喻成“人类的一场麻风病”,包括加缪也是,很多俄罗斯大文豪、重要的导演也都是背井离乡,所以这些人对国家的情感又不一样。中国有些知识分子也是一样,是因为爱国才被迫离乡。

        小赵的突然闯入,让我触动了这个议题。

        澎湃新闻:小赵其实很聪明,他在片中谈到中国的发展、日本的发展,看得出他思维敏锐。

        杜海滨:蛮灵,也很知道上进。他最后一次和我谈国家,就非常明确,“爱国就是一个泛泛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其实也暗合了我对“爱国主义”的理解:“爱国”就是一个杯子、皮囊,它是容器也是载体,装什么、看谁来装、怎么装。

        但小赵其实也受到很多影响,比如他的妈妈和他说,“有权和有钱,当然选择有权,因为有权就有钱了”;军训教官和他说,你要入党,接下来就会提干。今天在老百姓里有约定俗成的“道理”,这个“道理”不涉及道德、伦理,地方的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入那个万年不变的“道理”中,大家都觉得很自然,也没有争议。

        澎湃新闻:原来的大面积考察的想法也是挺有意义的,为什么要放弃?你删掉的素材可不可以形成另外一部片子?

        杜海滨:也许吧,那又是一个更巨大的工程(笑)。原来的想法需要的是一个大团队来完成,凭我一己之力确实很累。原来的想法更议题化,设想全片分为三部分,第一个部分小赵,但他只是个高中生,有些东西他谈不出来,我只能找能谈出来的人谈,所以第二部分应该是有过深思的人来谈,中国的、西方的知识分子,我来找地方,哪怕请他们专门来开个会,这个我觉得蛮精彩的了。第三部份拍的是几个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延安杨家岭、重庆渣滓洞、大同我都去拍了。但拍到最后我发现它并不像有些东西越挖越精彩,无非是战争和政治,没多大意义,不像小赵的现实感很强。

        澎湃新闻:这部片子有遗憾的地方吗?

        杜海滨:遗憾地损失了一些我在现场看到、用影像来观察一个人的一些特别有特点的东西。比如初恋,他找那个女孩帮他晒被子,我现场拍的时候完全能够感受到两个年轻人的心在砰砰砰地跳,动作也不协调了,话也不利索了,真的特别好,可惜为了全篇的节奏问题,不得已删减掉了很多细节。

        澎湃新闻:小赵可以代表90后吗?

        杜海滨:这个问题特别好,其实香港放映现场他也去了,他自己也这样回答“我谁都代表不了,我只代表我自己”。如果说他作为一个现象引起你反观自己是可以的!这也是我拍这部纪录片的初衷。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