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青报头版刊文:“香港力量”献智中国航天

邱晨辉/中国青年报
2021-06-25 06:48
港台来信 >
字号

6月24日下午,航天科技交流沙龙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5名青年代表和香港理工大学师生等进行交流。图为出席交流沙龙的代表合影。 中新网 图

这两天,香港航天学会会长雷健泉正忙着开设暑期航天兴趣班。近些年国家航天事业捷报频传,他所在的学会“蹭热度”吸引了更多的会员。即便有时并非刻意联系,但内地和香港在航天领域正相互影响着,两地正乘风破浪携手前行。

6月23日,来自内地航天领域的“宇宙天团”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首场讲座。在开讲前的合影环节,8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把站在自己左手边的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容启亮拉到身边,然后紧紧握住他的手,直至合影结束。这一刻,正是两地航天领域科学家并肩作战的最佳写照。

10多年来,不管是“嫦娥奔月”,还是“天问探火”,中国航天重大工程中从不缺港人的身影。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到“嫦娥五号”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再到“天问一号”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容启亮、吴波,分别带领团队一次又一次在“国”字号项目中贡献香港力量。

在中国航天的各个系统中,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是最先与香港合作,也是合作项目最多的机构之一。该院副院长赵小津说,我国航天正不断刷新人类探索宇宙的纪录,这一系列巨大成就的取得,包含香港同胞热情的支持与巨大的贡献,离不开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香港科学家的大力攻关与积极合作。

赵小津说,香港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智力禀赋,能够为我国航天发展提供重要助力,比如,香港理工大学团队研发的装置,帮助“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月表采样返回任务,还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提供支持。

据赵小津透露,香港团队曾凌晨5点抵达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兰州、长春,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进入实验室跟进试验进度。试验最紧张的时候,他们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中国航天事业有一种精神叫“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在香港有一种狮子山精神——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在中国的航天事业中,这两种精神彼此交融、合二为一,迸发出更大的力量。

吴波说,当时协助分析火星地貌、选“天问一号”着陆地点时,“压力无处不在”,但令人欣慰的是,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全力以赴,大家都有一种荣誉感、使命感。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获取月球样品1731克。容启亮透露,在封装月壤的装置上,有一个小小的香港理工大学的标志,“它不仅代表我们研发团队,也代表了中国航天中的‘香港力量’”。

容启亮告诉记者,如今,香港理工大学有越来越多科研人员参与祖国航天事业,前不久学校还成立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将汇集多领域专家尤其是年轻人加强研发工作。

在此次赴港交流团队中,有5名优秀青年代表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他们或与香港高校开展过合作,或有赴港学习经历。

当天,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青年设计师董捷介绍了对五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的未来合作展望,其中就有令人期待的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

嫦娥七号任务的探测目标将聚焦月球南极,而月球南极具有极端光照条件与地形地貌特征。在前期论证期间,吴波教授团队参与完成月球南极相关区域年累计光照率、典型位置的光照连续性、典型位置周围坡度分布的分析,为着陆区初步选择提供了参考数据。

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说,自己虽来港次数不多,但每次来,都感受到香港同行的专业和敬业。“他们遇到问题不躲避,而是努力解决困难。”胡浩说,在中国航天与香港理工大学的一些具体合作项目中,感受到该校在科研方面很有特长和能力,很多精神恰恰是探月工程需要借鉴和推广的。

赵小津说,接下来,我国将进一步开展空间站、嫦娥六号、嫦娥七号等任务,启动后续载人登月、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火星取样返回任务等航天重大工程。“这些将为香港科学家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相信将看到更多的‘香港方案’,体现更多的‘香港智慧’,贡献更多的‘香港力量’!”

    责任编辑:王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