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讲座︱满志敏:吴淞江如何变身“苏州河”

澎湃新闻记者 于淑娟
2015-05-20 15:5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上海的“母亲河”是黄浦江,还是苏州河?这个问题曾引起学者争论,有人主张前者,有人赞同后者,双方各执一词,难有定论。换个角度想,这恰说明两条水道对上海城市、文化发展影响之深。

        不过,认真说起来,要追溯黄浦江、苏州河的来源,还是要说吴淞江。5月18日,上海元代水闸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邀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满志敏做客刘海粟美术馆(分馆)。满教授演讲题为“前世今缘:吴淞江(苏州河)的演变”。

        讲座一开始,满教授即说,如果说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那么,吴淞江就可以说是上海的“外婆河”了。因为从有文献记载以来,吴淞江就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水系之一,也是上海最古老的水道——黄浦江原本只是其下游的一条支流,形成时间晚于吴淞江;而苏州河,只是近代吴淞江的另一称谓。        

苏州河

苏州河,这个名字从哪来?

        现在被称为“苏州河”的水道,其实只是吴淞江的一段。上海开埠以后,来沪的外国人发现,溯河往上,乘船可以直达苏州府城,于是,他们称之为“Soochow Greek”,而“苏州河”正是其汉译。

        1848年,上海道台与英国驻沪领事签订展拓英租界条约时,首度在正式文本中将吴淞江称为苏州河,后来上海市区的民众也逐渐接受并习惯了这一称谓。不过,苏州河北新泾开始的上游地区民众以及教科书等官方论述仍称之为吴淞江。一地无二名,今天的地名目录中也没有采用“苏州河”作为正式称谓,一般写作“吴淞江(苏州河)”。

近代英文地图中标注的苏州河

一千年来的沧海桑田:吴淞江怎么变?

        作为太湖流域最重要的水系之一,古吴淞江是一片非常广阔的水域,今天上海城区的很多地方曾是汪洋沼泽。要说吴淞江经了怎样的沧海桑田,大概可以从近一千年来的历史谈起。

        说吴淞江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水系,重要之处即在于,这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排水出路。东晋庚仲初在《扬都赋》注中说:“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与松江而三也。”然而,至迟在唐代,古东江和娄江已完全湮塞。从北宋开始,古三江的排水格局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大体到南宋前期太湖流域的东北和东南诸浦排水通道的功能已基本丧失,仅剩吴淞江一路排水。

        据文献记载,从宋代起,人们开始治理吴淞江河道,而最主要的趋势就是疏通水道、截弯取直。

 宋以前太湖流域吴淞江下游的位置。上世纪80年代,上海进行地质普查,满志敏据地质资料复原了古吴淞江河道,图中红色标注的就是现在的苏州河。

        宋代的吴淞江,嘉定以下的下游地区还处于漫流状态,没有特定水道,河流主道在今虬江一线,所以当时的人工治理主要发生在中游地区,最重要的就是蟠龙汇和白鹤汇的裁弯工程。这次截弯取直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青浦县内出现了一块嘉定县的飞地——地属嘉定,却在青浦县境内。

白鹤汇、蟠龙汇截弯取直。青浦境内的嘉定县飞地见于左图。

        元代,吴淞江的治理转向下游地区。这时出现了一个重要人物——任仁发,他不仅善治水利,画画也很好,留下了不少作品。他是松江青龙镇人,十八岁考取乡贡,后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因为初步治理吴淞江颇见成效,后来擢升为行都水少监。

        宋元两代吴淞江的人工治理,以疏浚河道、截弯取直为主要趋势,而任仁发的主张却与此不同,他主张蓄水冲沙。所以,任仁发对吴淞江的治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筑闸,这是为了防止海水倒流时造成的泥沙内灌。上海元代水闸博物馆就是其建筑的水闸之一——赵浦闸遗址。二是自赵屯浦以下由新泾、上海浦导流入海。

        
任仁发

        明代吴淞江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形成了今天称之为“苏州河”的这段水道,这是吴淞江在潭子湾以下自然改走的新道,大体形成于弘治至正德初年。满教授说,做出如此判断主要是依靠地名。这条新道涉及的标志性地名是宋家港、宋家桥,其中宋家桥早在正德七年之前就已出现,《正德松江府志》中即有记载:宋家桥,以大姓名,当黄浦松江会合处。弘治间潮沙冲激,浦徙而东南,遂废。有客留题云:黄浦中流陈氏墓,吴松平地宋家桥。而在开埠以前,今天的外滩地区即有一个“宋家村”。

明代吴淞江主道位置变化

        清代吴淞江水道没有大的变化,人工治理主要是截弯取直,其中两个重要的举措是:黄渡越河的开凿和曹家渡一带的截弯工程。

        其中,在今天上海市区仍然有所体现的就是居家湾、赵家湾、强家湾这一区域。解放后这里修建了长风公园。金沙江路上的华东师大校园内的丽娃河,就是吴淞江截弯后留下的一段水道。长风公园中的湖是人工湖,但周围一圈河道也是老吴淞江水道。这里原来是低洼地带,多沼泽,不适合种田,就建了学校。原本的大夏大学经过扩建,把丽娃河囊括在内,就成了现在的华东师大校园。

长风公园俯视图

        民国年间,江南水利局批准、实施的河道改造主要是对吴淞江中游进行分流。民国初年吴淞江下游沿岸有很多工厂,沿江设了许多码头,如此一来,通水量不足,需要通过一个地方对中游来水进行分流。于是选择南翔镇作为分流口,那里浦很多,水道窄,实际效果并不好。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江南水利局为了保证工作而特意在这里做了基线,这是以前中国地图测量不曾实现的。 

        1949年以后的吴淞江治理工程并不在于河道,而在于污染的治理。在上海长大的满教授回忆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州河水虽然不算干净,但还可以游泳,而1980年代以后,水质迅速恶化,成了一条黑臭黑臭的河。1988年,时任市长的朱镕基以整治苏州河工程作为市政府实事工程,拆迁黄埔、虹口等四区沿河码头,布置沿河绿化和兴建支流闸门——这时的水闸主要作用是防止污水从支流进入吴淞江,而非泥沙。2000年苏州河黑臭情况扭转,2003年、2006年陆续开始的河口水闸建设、苏州河梦清园二期工程、中下游水系截污工程,还有疏浚底泥等工作,也都是作用于苏州河的污染治理。

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外观形似水闸。

元代水闸博物馆,魔都挖出的一个“谜”

        上海元代水闸博物馆是在志丹苑水闸遗址上建造的博物馆,这是上海唯一的遗址博物馆。志丹苑水闸遗址,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志丹路和延长西路交界处的志丹苑小区。

        2001年5月,志丹苑小区建设工程中,工人在地基打桩钻孔时,在地下七米处钻出了石板木头等物,考古专家发现这种带有铁锭榫接技术的石板大都和古代水关、海塘有关,判断这是一处与吴淞江有关的宋元时期石构水工建筑遗址,有可能是元代任仁发治理吴淞江时在赵浦所建。

        
博物馆内部展厅

        博物馆面积不大,但保存了遗址发掘的全部文物。馆中陈列的展品中有一件刻有巴思八文的木桩为复制品,原件由上海博物馆收藏。博物馆采用的是全透明参观步道,可以看到水闸底部的青石板,石板间嵌着铁锭榫,用来联结相邻两块石板使其整体不得随水流冲刷而移动。水闸的主体中心有两根青石柱,相距6.8米,这是闸门闸槽的残存部分,闸门目前只留下最底下的一块闸门板。闸门两旁有青石砌成的水闸墙已经残破。水闸周边及整个闸板地下都布满了木桩,有的在地上,尚可目及,有的则深藏于地下。

闸门

        博物馆内还有三段多媒体演示,一是吴淞江的历史变化;二是元代水闸营造工艺;三是吴淞江水闸的功用和任仁发的事迹等。

        因为发掘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记载水闸建造过程的碑刻。所以,关于这个水闸还有一些谜题尚未完全揭晓,学界对一些问题尚存异议。

元代水闸建造工序投影:打地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