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作者谈军事战略白皮书:集中最核心、最敏感、最涉密问题

于 淼/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
2015-05-26 12:0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 资料图

        中国政府5月26日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聚焦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这是中国首次对现行军事战略进行集中阐述,体现了中国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最新发展,明确了中国进入发展关键阶段的战略走向,彰显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最大诚意,彰显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客观选择。

展现军事创新成果,回应外界误解误读

        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是首部专门阐述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白皮书,对于认识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坚定决心具有重大意义。

        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社会日益成为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安全与世界和平息息相关。中国发展军事战略白皮书,就是要从战略层面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的军事安全政策,表达合理安全关切,提出安全合作倡议主张。

        反映中国军事战略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军队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全面建设不断增强,履行使命任务能力逐步提升。我军在军事战略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一些创新成果。

        积极回应国内外关切。当前,外界对包括军事战略在内的中国军队建设发展动向高度关注,其中一些是由于不了解情况产生的误解误读,也有许多是蓄意炒作,质疑我缺乏军事透明度,渲染“中国军事威胁”。对此,有必要进行解释说明,正确引导舆论。

        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系统阐述中国的军事战略,有利于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的军事安全政策,有利于外界对中国军队建设发展走向形成更加稳定理性的预期,体现了中方在重大战略问题上的开放与自信,展现了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地区共同安全的积极意愿。

最核心、最敏感、最涉密

        概括起来,白皮书有如下特点。

        创新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陆续发表了7部《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和1部《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这些国防白皮书侧重于宣示国防政策,介绍军队建设发展情况和已经取得的成就。军事战略白皮书侧重于介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军事战略走向,体现了中国军事战略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战略性。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总方略,是党和国家军事政策的集中体现。与历次国防白皮书相比,这次白皮书聚焦于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集中阐述国家军事安全政策中最核心、最敏感、最涉密的问题,安全关切明确,政策指向清晰,战略举措详实,是中国军队开放与透明的最新发展,是对中国战略走向的权威阐释。

        全面性。军事战略是管总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全面阐述新的历史时期军队使命和战略任务,系统介绍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和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明确军事力量建设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重大举措,突出加强军事安全合作的战略地位。既关注应对传统安全领域,又关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既涉及陆军、海军、空军、二炮和武警部队,又涉及海洋、太空、网络、核等重大安全领域。

军事战略:积极防御有了新内涵

        白皮书强调,“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的内涵”。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

        “积极防御”的本质是“防御”,要义在“积极”。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人民军队形成了一整套积极防御战略思想,集中体现在坚持战略上防御与战役战斗上进攻的统一,坚持防御、自卫、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和平与发展进程中,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始终是党和国家军事政策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正是基于坚持这一战略思想的坚定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坚决不搞侵略扩张,不称霸,不争霸,才使我国赢得了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理解,赢得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维护国家安全、处理国际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借鉴。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在新形势下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和平发展,必须赋予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新的时代内涵。这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国家安全需求变化,着眼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主动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发展趋势,更加注重运用军事力量和手段营造有利战略态势,更加关注应对新型安全领域挑战,更加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

        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国家根本利益决定的,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中国再发展、再强大,也不会放弃和平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不会背离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内在本质,不会违背时代潮流走上武力扩张的历史老路。

安全形势:主权和海洋争端不断

        正确判断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是谋划制定军事战略的首要前提。

        白皮书指出,维护和平的力量上升,制约战争的因素增多,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总体和平态势可望保持。但我们也要看到,天下仍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将有新的发展,各种热点复杂多变,小战不断、冲突不止、危机频发仍是一些地区的常态,世界依然面临现实和潜在的局部战争威胁。这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国际大背景。

        白皮书指出,中国发展仍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外部环境总体有利,但我国仍然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强调外部阻力和挑战逐步增多,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维护发展利益的任务艰巨繁重。

        这些多元复杂的内外部风险挑战,涉及大国因素、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周边地区局势稳定、地区“三股势力”,以及“台独”、“东突”、“藏独”分裂活动、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海外利益安全等方面。军事技术和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变化,对国际政治军事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也使中国军事安全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这些多元复杂的风险挑战,干扰和影响了我国的安全和发展。特别是围绕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争端时起时伏,个别国家肆意挑起争端和激化矛盾,一些域外国家也极力插手南海事务,既侵害了我国发展和安全利益,也影响破坏了地区安全稳定。在相互利益高度依存的情况下,地区任何一个地方生乱甚至生战,都会对各方的长远利益造成负面影响和严重损害。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对维护和促进地区安全稳定的意愿是强烈的,对可能严重冲击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风险是高度警惕的。

军队建设:各军兵种信息化转型

        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确保我军能打仗、打胜仗,关键是要在世界新军事革命大潮中抓住历史机遇,加紧推进军事转型,重塑军事力量体系,主线是加快推进信息化转型。

        白皮书指出,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这对军兵种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也是各军兵种在联合作战体系中的重新定位。

        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实现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构建适应联合作战要求的作战力量体系,提高精确作战、立体作战、全域作战、多能作战、持续作战能力。这对陆军提出了5个方面的新作战能力建设要求,是推进陆军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建设的重要指标。

        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这一战略要求,与我国海上利益发展变化相适应,也与我国海上安全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相适应。

        空军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实现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构建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的空天防御力量体系,提高战略预警、空中打击、防空反导、信息对抗、空降作战、战略投送和综合保障能力。这表明,空军信息化建设正加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炮兵按照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转型,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核反击和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第二炮兵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信息化战略导弹部队,关键在于加速推进信息化转型。

        武警部队按照多能一体、有效维稳的战略要求,发展执勤安保、处突维稳、反恐突击、抢险救援、应急保障、空中支援力量,完善以执勤处突和反恐维稳为主体的力量体系。这些突出体现了现代化武警部队的能力建设特点。

军事斗争准备:增强体系作战能力

        扎实做好各项军事斗争准备,是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基本途径。白皮书指出,“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是维护和平、遏制危机、打赢战争的重要保证”。只有备战、能战、敢战,才能实现不战、止战和战而胜之的目的,才能始终保持军事斗争的主动权。

        白皮书从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需求出发,强调要“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基本形态,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其核心就是运用信息系统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作战能力,以适应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的基本要求。

        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对于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我军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至关重要。白皮书指出,要“按照权威、精干、灵便、高效的要求,建立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缺少联合作战指挥机构这一“中枢神经”,打赢信息化战争就是一句空话。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健全完善,也会对联合作战训练和后勤、装备保障体制改革起到相应的推进作用。

        白皮书强调,要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促进军事斗争准备全面协调发展,保持战略全局平衡和稳定。这要求我们必须统筹主要战略方向和其他战略方向、传统安全领域和新型安全领域的军事斗争准备,加强战略预置,有效应对各种武装冲突和突发事件。

        白皮书指出,要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这是衡量军事斗争准备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基本要求。陆军部队要保持迅即能动和有效应对的良好状态。海军部队要组织和实施常态化战备巡逻。空军部队要保持灵敏高效的战备状态。第二炮兵要构建要素集成、功能完备、灵敏高效的作战值班体系。

        白皮书强调,要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军事斗争准备,是生成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本途径。当前,要坚持把实战化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切实把深化军事斗争准备落在实处。

        组织非战争军事行动准备,有效遂行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国际维和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文章作者系2015年《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撰写专家组成员,任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