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相蓝欣:美国在亚太搅局,反映的正是“话语即权力”

相蓝欣
2015-06-03 08:07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笔者读了张锋和徐进关于外交话语权的辩论(系列辩论详见文后“继续阅读”), 也忍不住想凑个热闹。

        张锋的文章提醒我们,在外交上不要拿别人不好把握的抽象的、有虚无实的大概念去糊弄人家。对这一点,兹举双手赞同。以前说外交无小事, 强调的是在国际场合别丢人现眼。但无小事何来大事? 倘若外交官的一举一动都是大事,只能谨小慎微,搞毫无个性的外交。对外解释中国也是一样,上面定一个调子, 下面就鹦鹉学舌,都当翻译官,还要外交官做什么?

        但笔者对张锋文章的解释却不敢苟同。比如他说,中国强调共同利益,外界则更在乎个体利益或者相对利益,这是他们认为“合作共赢”等说法太模糊的主要原因。讲个体利益,他们听得懂;讲共同利益,他们觉得太虚,认为是中国为获取一己私利而释放的烟雾弹。这个说法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即中国强调共赢本身就落脚在个体利益, 只是强调达到个体利益的手段不同, 靠对抗则两败俱伤。 这里没有逻辑矛盾, 所以中西“共同/个体”对立是伪命题。

        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张锋文章就更加离谱了。比如,“一是中美不冲突、不对抗,这一点美国人听得懂,即便他们怀疑是否能做到。二是中美相互尊重核心利益,这一点美国人更听得懂,但他们无法接受。三是中美合作共赢,这一点美国人就不大听得懂,合作共赢没有指出中国想要达到的目标或利益是什么,所以美国人就觉得有点虚,不易给出实质性的应对,就只好‘打哈哈’敷衍了事。”

        2013年6月7日,习近平在安纳伯格庄园提出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其中第二条是“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张文不知为何略去),接着才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三个条件之中,这一条是纲。有根本性质的相互尊重,纲举目张,其他问题当迎刃而解,而美国恰恰是在这一点上不愿让步。正因为这一点,中国梦和美国梦不可能相通。说到底,美国的这个态度以及近期在亚太地区的搅局动作,反映的正是意识形态主导下的“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游戏。

        徐进引用了法国哲学家福柯关于”话语就是权力“的观点,一针见血,张锋当然“颇为吃惊”。他回应徐文说,福柯是“后现代主义”大师,徐进博士后文提出的“实力强的一方掌握话语权”却是典型的“现代主义”甚至接近国际关系中“现实主义”的观点,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是不相容的。福柯所谓的“权力”和现实主义理解的“权力”完全是两码事。

        行文至此,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受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熏陶的张锋竟然要谈话语权这个后现代话题。因为他可能没有读懂(甚或读过?)福柯。

        至少,说美国看不懂中国人的思路是对福柯的误读。福柯的权力和现实主义理解的权力完全是两码事么?当今国际关系体系的特点是,西方的机构和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西方大国认为这是正当的权力分配,因为西方拥有人类社会如何管理的真理,所以对现有的国际体系的形式必须维护。

        福柯从不将权力分配看做一种形式,而将它看做通过某种机构来表现一种真理,将自己的目的施加于社会的不同的方式。福柯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真理”(其实是在某一历史环境中被当作真理的事物)是运用权力的结果,而人只不过是使用权力的工具。 所以依靠任何一个真理系统建立的权力,可以通过讨论、知识、历史等来被质疑。

        历史上看,美国总是认为真理在自己手中,绝对毋庸置疑。 所以对中国体制和发展道路的拒斥,靠的正是启蒙运动以来建立的一套西方政治理念, 特别是孟德斯鸠的学说。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的权力观基于浅薄的机械论, 所以关注重点仅仅是权力的消长。福柯的思想要深刻的多,最终的落脚点也是权力的消长,但必须挑战现有的机制和秩序,以达到权力的再分配。这两者在理论上非但相容,而且“殊途同归”,只不过在实际运用中,作为现行国际体系中守成的老大,美国必须要否定福柯的权力观,以掩盖其不择手段维护现有体制和自身地位的实际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徐进文章的观点更有说服力的,因为任何话语权之争,包括对某种外交语言懂与不懂,都是随着国际关系体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徐进尖锐地指出,看完张锋博士的这篇文章,他似乎通篇在说西方人认为中国的外交话语难懂,因此中国外交重在说服西方,因为说服西方就解决了说服世界的实际外交问题。那么这篇文章的题目应当改为“为什么西方人总抱怨中国的外交话语难懂”?

        当然,笔者也不能完全同意徐进文章所说的,外交话语是一种外交信号,其作用不在于说服,而在于表明政策立场并暗示行动原则与方向。

        外交话语应当有说服力,尤其应当建立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上。在重大外交政策的解释中,首先要把基本概念理清。比如“大国”如何界定和翻译至今仍是问题。再比如现在讲传统,就一哄而上,子曰诗云,引经据典, 把儒学概念搞得很混乱,快餐儒学,“心灵鸡汤”比比皆是,让人眼花缭乱。国人尚且不堪忽悠,何论外邦?

        还是“桐城派”(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李克强说得好,现在流行的“以一个字或一句话”来阐释传统文化的做法实不可取。不消说,中国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道路还很长,但首先应争取在平等地位上进行文明对话,没有必要刻意迎合西方的思维方式。

        (作者系瑞士日内瓦高等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