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家卫计委控烟十问十答:戒烟最有效方法是什么?戒烟致病?

国家卫计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
2015-06-01 20:52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5月31日是第28个世界无烟日,控烟,近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关键词。

        6月1日,控烟领域的三位专家——协和医科大学教授杨功焕、中日医院烟草病学及戒烟中心负责人肖丹、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健康促进处梅红光,做客国家卫生计生委在线访谈节目。

        大家关注的控烟十大问题,听听专家怎么说:        

        Q1.目前我国的控烟工作有很多新举措,控烟立法方面有什么进展?

        A1:中国从2006年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后,控烟工作就处在一个积极的推进过程中,特别是最近几年,控烟的宣传教育形成了非常强势的控烟氛围,最近一两年,控烟立法步入了一个非常快速的轨道。我们都知道今年4月份通过了《广告法》(修订草案),基本上全面禁止烟草广告,5月份烟草加税。到今天,北京市全面禁止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条例正式实施。可以说,在一年之内,我们在最关键的策略上都有长足的进步。        

        Q2.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后,哪部分人群受益最大?

        A2:《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权益,可以说对全民都是有益的。哪部分人得到的利益最大呢?其实就是使不吸烟的公民免受二手烟侵害,他们的受益是最大的。另外一方面,对于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不仅仅是对人有好处,对这个城市也是有好处的。        

        Q3.《条例》被概括为“凡是有屋顶的地方就不能抽烟”,是不是室外就允许抽烟了?

        A3:目前北京的控烟条例之所以说是严,一个是体现在室内要全面禁止吸烟,对于室外的部分区域也是禁止吸烟的,比如妇产医院、儿童医院,这些地方的室外区域也是全面禁止吸烟的。还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的地区,比如幼儿园、少年文化宫,也是禁止吸烟的。第三,像一些文物保护单位,比如故宫、颐和园、天坛,有文物保护功能的公园是禁止吸烟的,当然有些公园不具备文物保护功能,室外是不禁止吸烟的。第四是在一些体育比赛场馆里的坐席区、比赛区,也是禁止吸烟的。这是《条例》上明确说的四块室外禁止吸烟的区域。还有,在一些排队等候的场所,比如公交车站、地铁站。地铁站是室内,肯定不允许吸烟,对于公交车站的排队等候区域,因为人群的密集程度,也是不允许吸烟的。        

        Q4.最有效的戒烟方法是什么?

        A4:这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比如他知道吸烟不好而戒不了烟,这时候他可能是患了一种疾病,即烟草依赖,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办法是到医院去找戒烟医生,做一些行为方面的矫治,必要的时候给予药物治疗,这样他的戒烟就容易得多。

        还有一些人,他本身可能从来没有太想过吸烟对健康的危害问题,这些人如果能够真的知道吸烟对他的健康有什么样的危害,继续吸烟的话将来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比如平均两个吸烟的人中将会有一个人死于烟草,如果他继续吸的话,将来可能就会是死于烟草的人。他有了戒烟的意愿,找到自己为什么戒烟的理由,比如慢性堵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如果戒烟以后,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就会减慢;冠心病患者戒烟以后的效果比他每天吃的阿司匹林、降压药的效果还要好。

        所以我们说烟民分两类,一类是不成瘾,靠宣传、教育就戒好了,还有一类是成瘾的患者,也就是明知有害而为之,这种情况下他戒烟可能有困难,那就需要到医院的戒烟门诊寻求帮助。还有一个全国戒烟帮助热线4008085531,也可以提供给大家帮助。        

        Q5.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烟草依赖?

        A5:烟民可以自己对照《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查找,这里已经列了非常明确的标准,一共有6条,如果在过去一年之内体现了6条之内的3条就形成烟草依赖了。

        第一条就是对烟的渴望,第二个就是他吸多少烟、什么时候吸以及什么时候不吸,自己难以控制。第三是他觉得吸烟不好,想减少吸烟量,但是一减少吸烟量就会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比如严重的会出现口腔溃疡、手抖等等,这种情况我们叫戒断症状,这也是临床表现之一。第四是有烟草耐受的表现,比如他原来每天只吸10支,慢慢的量增多了,可能要每天吸20支才能达到每天吸10支的效果。第五是因为吸烟逐渐减少了爱好,有很多烟民朋友到门诊的时候就跟我们说,我就这点爱好了,如果戒了烟,生活还有什么趣味呢?其实就是他因为吸烟减少了其他的生活爱好。第六是明知吸烟有害还戒不了,比如他的冠心病已经进行了大型手术,过了一段时间又重吸。

        如果这6条符合3条,这个人就成瘾了,这个时候就别靠自己的毅力对抗烟瘾了,最好到医院去找医生,有一些行为矫治的办法、一些药物治疗的办法,这样烟民在戒烟的过程中可能会少走弯路,戒起来更容易一些。        

        Q6.如何更有效地预防控制未成年人吸烟?

        A6:预防青少年吸烟,一直是控烟工作中的中心环节,其实烟民也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吸烟。关于青少年的预防措施之前只是局限在学校里的健康教育,要求孩子们不要吸烟。但是后来大家都发现,单纯的指望学校里的健康教育预防孩子不吸烟是做不到的,它要和很多政策结合起来,第一,烟很便宜,在学校周围100米左右有很多小烟摊,甚至单支售烟,所以孩子们很容易能买到香烟。第二是广告,什么“天才出于勤奋、烟草助你成才”,这种广告甚至放到了学校里,孩子在这样的环境内,怎么可能不抽烟呢?

        所以预防青少年吸烟,一方面是要帮助他,进行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我们控烟的所有措施中都应该想到,包括不准卖单支烟、提高烟价,禁止所有的广告,在影视镜头中不要有过多的吸烟镜头,这些措施综合起来,都对预防青少年吸烟有好处。        

        Q7.此前北京市的医院、餐馆已经明确禁烟,但仍然有人明目张胆地吸烟却无人监管,监管主体包括哪些机构?

        A7:首先大家要确立一个比较正确的理念,并不是说我们6月1号《条例》实施以后室内的违法吸烟行为就一夜之间消失了,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总的来讲,违法的吸烟行为是在下降的,这是一个趋势。说是有人明目张胆地吸烟却无人监管,我想在6月1号以后这种情况会减少。

        我们目前设计的《条例》里是有监督执法的体系,是一个社会共治的很完整的体系,叫“政府领导、单位负责、个人守法、公众参与”的模式,就是把吸烟的相关各方都纳入到控烟工作当中来。我们更强调的是主体的监管职责,不仅仅是我们的监督执法队伍。当然,对于违法吸烟行为的监督主体是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即卫生监督所,它不仅仅针对个人,更是对场所执行《条例》是否到位进行查处,在《条例》里赋予卫生监督机构调取场所经营的录像,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烟雾监测的权利。如果通过这种监测发现有吸烟的,场所是理所当然的要负责任的。所以要以场所的主体责任作为抓手,把控烟工作做好。

        此外,还涉及到几个部门,像公安,我们在处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拒不配合或扰乱社会秩序的,公安机关要介入。如果我们在室外区域设置的吸烟区违反消防规定的,消防部门要介入。如果有利用自助机、利用网络非法销售烟草或者有烟草广告行为的,工商部门要介入。还有在烟店里没有写上“吸烟有害健康”和“不得像未成年人售烟”的牌子的,以及向未成年人售烟的,这两个行为由烟草专卖部门处罚。还涉及到城管,根据市政市容管理条例,乱扔烟头的由城管部门进行处罚。

        综上,整个监督体系是以卫生计生监督部门为主的六家部门联合在一块儿的一个系统性的监督执法体系。        

        Q8.低焦油等于低危害?

        A8:这是错误的,2012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发布了中国吸烟危害报告,里面有大量证据来论证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其中明确指出低焦油不等于低危害,因为焦油只是烟草中有害物质的一种,刚刚已经提到,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有几百种,致癌物质高达69种,焦油含量低不等于其他物质的含量低。在吸烟的过程中,随着尼古丁的吸入,这些有害物质都会吸入到人体,引起人体各个相关系统的疾病,所以大家如果看到烟盒上这个写着0.8毫克、那个写着0.2毫克,千万不要被误导,不是焦油物质低了危害就低了,只要是吸烟,就会对身体有危害。        

        Q9.戒烟会引起疾病?

        A9:其实这个真是误区,好多人说身体适应了有尼古丁存在的平衡了,一旦把烟戒了,这个平衡被打乱,所以会引起疾病,因此不能戒烟。而事实上由于戒烟了以后,体内的尼古丁下降了,很多人会出现“戒断症”的反应,有人烦燥不安,有人总发脾气,有人总想吃东西,有人抑郁,反应不一样,而且每个人在戒断的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反应不一样,这些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可以逐渐减轻甚至消失,这是戒烟中非常正常的阶段。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使用一些戒烟药物的话,这个戒断症状可能就没有,戒烟者可能就什么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

        所以,从接受戒烟的角度来讲,坚持两三个月,受益一辈子。这两三个月可能有一些难受,但是戒断症状是有时限性的。我们经常举的例子就是女人怀孕还要十个月不舒服呢,生了孩子以后才慢慢恢复,而戒烟的过程才两三个月,可以让自己一辈子受益,而且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不让自己出现不舒服的情况。        

        Q10.吸烟只对肺不好?

        A10.吸烟可以明确引起肺部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另外对心脏,可以引起心脏动脉硬化症,冠心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症、外周血管病;对脑部,可以引起脑中风,另外还可以引起一大类疾病就是肿瘤,就是以肺癌为首的全身多个器官的肿瘤。2014年美国有报告提出了一个非常权威的结论,就是吸烟几乎可以损伤人体所有的器官。而且吸烟还可以影响人类的遗传物质DNA,这个人如果吸烟的话,他的遗传物质被改变了,将来他再生孩子的话,这个被改变了的DNA可能就会传给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就有可能患上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所以说吸烟可以说是贻害子孙万代的事情。

        实际上这些有害物质是顺着血流到全身,它只要走到哪儿都会引起疾病,所以这就不奇怪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