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美策 | “韬光养晦”的美国,为何在南海如此“进取”

澎湃新闻记者 焦东雨
2015-06-10 11:54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编者按】

        今年9月,习近平将首次以中国国家主席的身份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6月底,最新一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有望迎来最重大进展——双方将就双边投资协定交换负面清单。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时下正在美国访问。中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对话将在未来三个月迎来新一轮的高潮。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一股对华焦虑感近来正在弥漫,对中美关系保持乐观态度的学者声音有所减弱。尤其在南海这个原本并不属于中美双方核心关切的议题上,中美官员却打起了空前激烈的争论战。从网络黑客到亚投行,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崩溃论”,从学术圈到媒体圈,中美双方似乎对彼此都变得不那么友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中美策”专栏,集纳中美两国学者甚至官员的声音,希望为推动两国关系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思维角度,提出建设性的论点。

        “从奥巴马六年来的外交实践及其指导思想和理念来看,美国实现了一种外交转型,可以说进入一个美国特色的‘韬光养晦’阶段。”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在分析美国的“韬光养晦”是短期行为还是长远趋势时,王缉思提到包括“南海领土争端、中日关系紧张”等因素,“都未从根本上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但是,当出现重大危机时,‘韬光养晦’原则将受到严重考验。”

        近段时间,美国对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持续发难,美军不仅派侦察机搭载本国记者抵近中国岛礁拍摄,甚至放言美国舰机下一步可能将会进入中国岛礁周围十二海里以内。

        奥巴马政府为什么会一边在全球收缩、克制,一边在南海进取、挑事?美国这种姿态导致中美擦枪走火的风险有多大?

担忧中国

        “南海,有一点不同。奥巴马总体上慎重,慎用武力,但具体落到政策上,他还是强调中国是最重要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金灿荣认为,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去索契见普京,就是美国想安抚俄罗斯,把乌克兰问题平息下来,然后集中精力对付中国。

        “美国的智库、媒体、议员都非常激烈地讨论中国在南海扩建岛礁意图何在?他们的关注点好像也不是说岛礁的归属问题很重要,他们就担心中国是不是要把美国的势力赶出亚洲去,这是美国人相当一致的一种焦虑,所以他们就主张美国要顶住。”6月4日,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编著的《美国研究报告(2015)》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回顾上个月美国之行感受时说道。

        傅莹所说那种担忧,在美国政府官员的话语里更是有充分体现。

        “国际法很清楚,任何建设都不会改变或加强一国领土主张的法律效力。不管你往礁石上堆多少沙子,你都不能建造出主权。那么我的问题是:中国意图用这些前哨做什么?”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丹尼•拉塞尔上个月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作证时如此说道。

        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也在刚刚结束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点名中国,表达了对南海填海造地的关切:“作为一个太平洋国家,一个贸易国和国际社会的一员,美国完全有权利介入和关注。”

        傅莹认为,谨慎或焦虑是当前美国对华看法的一种主导性情绪,“很多人都比较坦诚地表达了对中美关系能不能稳定发展的担忧”

        “在美国智库和媒体看来,正是因为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无论中国做什么都会引发美国人的关注和疑虑。中美之间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分歧,比如南海问题、网络安全问题、高科技、军事问题,只要出现分歧、出现问题,都很容易被放大、被政治化。”傅莹说。

        “美国主要是对中国战略意图持怀疑态度,认为中国在亚太地区要挑战美国领导权,挑战美国在二战后建立的地区秩序。”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对澎湃新闻分析。

        相比美国人在南海问题上非常急躁、充满疑虑的情绪,“在中国人看来,美国这些年在南海问题上,一直是保持一种强势介入的姿态,给中国人的感觉就像是冲进瓷器店的鹰。”傅莹表示。

安抚盟友

        “我之前讲过,一个人的领导地位,三分是靠实力,七分是靠朋友的信任。本来朋友有点不信任你的时候,你再收缩,那不是加速衰退。”金灿荣告诉澎湃新闻。

        金灿荣认为,虽然奥巴马本人是趋向于慎重,或者不要滥用力量,但是奥巴马主义并非美国整体战略。比如“共和党这边,麦凯恩就不这样想,麦凯恩认为美国的力量确实比以前弱一点,特别是有一些朋友现在对美不信任,这个时候美国得示强,反倒不能弱。”

        “所以,美国内部是分裂的。整个美国战略圈现在的态势还是进取的,但因为奥巴马是总统,目前他说了算,所以显得美国现在弱一点。”金灿荣对澎湃新闻解释。

        另据《美国研究报告(2015)》分析,奥巴马政府出台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初衷之一,就是由于其前任小布什政府的亚太政策招致亚洲盟友的激烈批评,“东南亚国家普遍感到被美国忽略了。”

        上述报告分析认为,美国维持在亚太的前沿军事存在,“不仅是为了重新使美国的朋友放心,也为了提醒其他国家,美国仍然是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终保证。”

        因此,“在把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同时,美国不仅对东海和南海岛屿主权争端的关注加大了,而且多次在中日、中菲、中越的东海和南海岛屿主权争端中站在中国的对立面。”

        而据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去年4月发布的《对再平衡进行再平衡——资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外交战略》报告,美国国务院、商务部等为亚太再平衡而获得的新增资源,远远落后于国防部。

        2011年起美菲合作重点开始转向来自南海的外部潜在威胁。2013年底,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宣布向菲安全部队提供四千万美元援助,助菲增强海上防卫和应对中国南海政策的能力;2014年,美菲签署为期10年的《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

        美越之间的防务合作几乎就是从奥巴马政府时期启动的。2014年,美国部分解除对越武器禁运,允许向越南出售与海上防卫有关的装备;美对越军事资助项目资金从2009财年的数十万美元急剧增加到2015财年的超过一千万美元。

        金灿荣也注意到了奥巴马本人的因素。“回归亚太是他很得意的一招,别的地方都可以收缩,但是这个他得坚持。整个战略界是进取的,他们愿意跟中国对抗,奥巴马至少在这一点上是同意的。”金灿荣藉此认为,尽管美国整体战略有一点收缩,但在南海它仍是进取的。

有限介入?

        既如此,美国有无可能为了菲律宾、越南或者它所主张的“航行自由”,而不惜在南海与中国擦枪走火呢?

        Q:如果美方舰机进入这些岛礁12海里以内,中方认为有理由对其开火吗?

        A:同世界上其他主权国家一样,中国有自卫的权利和能力。

        以上是5月28日,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的对话片段。随后,6月4日崔天凯接受CNN采访被问到中美是否会在南海必有一战时,崔天凯回答说:“我不认为中美会因为这个问题而走向对抗和冲突。”

        《美国研究报告(2015)》认为,“在南海岛屿主权问题上,美国与菲律宾的目标并不一致。”“美国更关注的是航行自由、维持地区和平与稳定、尊重国际法,用和平手段解决领土争端等。”

        上述报告指出,美国“对菲律宾、越南等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采取的行动表示同情,一方面是为了遏制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日益‘强势’的政策和‘不符合国际法’的行为,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东盟国家中赢得好感。”

        “在亚太问题上,美国有个底线,它不希望跟中国发生冲突,在动用武力上奥巴马的门槛是非常高的,尤其不愿意跟大国发生冲突,认为大国间还是需要合作。”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向澎湃新闻表示,中美之间真正发生海洋冲突的可能性是比较微弱的。

        对于上述问题,金灿荣认为中美双方态度是,一方面是要控制危机,另一方面立场其实一点没有变。

        “香格里拉对话会给人的感觉就是,态度比会前要好一点,但基本立场都是很坚定的。所以我们不会理它,我们会继续建岛。美国方面,我估计会继续进来。不排除某一个点上,它真得就派舰机到我们十二海里去了,溜达一圈它就可以交代,说你看我言出必行,我进去了。”金灿荣对澎湃新闻说。

        “中国肯定也会派舰机去赶。他走了以后,中国也会宣布,我胜利了,我把他赶走了。大家都有交代了。但这过程当中可能有一些小风险。”

        “但我个人估计,它就是进十二海里,也会跟中国打招呼的。中国也会告诫前线指挥官——冷静——因为现在不是打的时候。所以,从现在到2018年,这三年,我估计这种危机会出现一两次。”金灿荣认为,等到2018年之后,按照计划,中国大致完成了岛礁上的建设,届时中美在南海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改变,美国就不会闹了。

        “它会觉得很无趣。”金灿荣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