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自贸协定受益行业拆解:利多中国家电出口,国人可赴澳打短工

澎湃新闻记者 是冬冬
2015-06-17 13:12
来源:澎湃新闻
自贸区连线 >
字号

        6月17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和澳大利亚贸易与投资部长安德鲁•罗布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正式签署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6月内签署的第二份自由贸易协定。

        根据中澳自贸协定,双方各有占出口贸易额85.4%的产品将在协定生效时立即实现零关税。澳大利亚最终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将达到100%;中国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将分别达到96.8%和97%。这大大超过一般自贸协定中90%的降税水平。

        其中,大部分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在5年内关税就降至零,只有包括汽车和液晶显示面板在内的部分产品,才要在10年和15年内免关税。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梁艳芬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可以看出双方都做了比较大的让步,“比较大的降税和自由化,中方不少产品都是5年内关税降至零,考虑到这些年中国贸易的发展势头,对产业的冲击可以承受。”

澳大利亚畜牧业将受益,海鲜有望降价

        梁艳芬称,以奶制品和肉类为主的澳大利亚畜牧业将因此受益。

        据了解,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后,中国出口产品将实现大约16.6亿美元的关税减免,主要包括服装和皮革、电子和机械、其他制成品、钢铁和金属制品,以及化工产品等;澳大利亚出口的产品将获得10.01亿美元的关税减免,主要包括能源、钢铁及金属制品、以及农产品中的牛肉、羊毛和乳制品等。

        根据澳大利亚智库国际经济中心的预测,在和中国、韩国和日本签署了自贸协定后,澳大利亚的出口到2035年将增长11.7%,乳制品出口增长59%,包括牛肉在内的肉类出口增长42.9%,羊毛出口增长22%。

        此外,多家澳大利亚媒体都提到,澳大利亚将取消对中国电子产品和白色家电5%的关税,意味着中国电器更容易进入澳大利亚市场。

        对于消费者来说,除了牛肉和乳制品等农副产品,澳大利亚海鲜价格或将趋于平价。

        清洋进口海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总裁胡海平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正在等待关税价格的下调,“之前一些例如帝王虾和老虎虾在内的澳大利亚海产品,就是因为关税高,所以迟迟没有进口,等降关税后将会增加进口量。”

        胡海平称,进口海鲜的利润本来就不高,百分之十几的关税的影响很明显,对于正规海鲜进口企业而言,免关税可以让零售产品价格便宜10%左右,但由于目前市面上进口产品鱼目混杂,消费者不一定能真正感受到降价。

        中国是澳大利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4年双边贸易额1369亿美元;澳大利亚也是中国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截至2014年底,中国赴澳各类投资总额约749亿美元。

中澳双边投资新高峰:只要资本支出超过1.5亿澳元,就可以聘用海外工人

        不仅仅是贸易,中澳双边投资或将迎来新高峰。

        根据中澳签署的投资便利化安排的谅解备忘录,中方在澳大利亚开展特定领域的基础设施开发投资时,只要资本支出超过1.5亿澳元,就可以聘用海外工人。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在澳大利亚投资可以聘用中国工人,而不是本地员工。

        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美洲和大洋洲部副主任周密告诉澎湃新闻,以往中国在其他国家的基建项目遇到的难题是,劳动工人带不进去,在中澳签署投资便利化谅解备忘录后,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加上澳大利亚本身基建设施项目就很大,工人缺乏,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会,“但最终在具体项目上仍要一事一议。”

        眼下,澳大利亚国内对于来自中国的投资抱有疑虑,尤其是中国资本大肆在澳大利亚收购农场和房地产项目。

        澳利亚工会理事会称,担忧此举将影响失业率和当地就业岗位,“自贸协定必须支持当地就业和产业,但与中国的协议中却没有。”

        罗布17日早些时候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强调,无论是对于私有企业还是国营企业,投资澳大利亚时都有审查,“任何一笔来自国有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投资,都必须实现得到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澳自贸协定,澳大利亚每年还将向中国发放最多5000个“假日工作”签证,允许中国公民以在澳度假为主,工作为辅,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