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国教育正在向中国教育“取经”:要成功,先培养Grit!

澎湃新闻记者 吴海云
2015-06-24 15:56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GRIT,一个原先备考GRE可能都背不到的冷僻英语单词,现如今在美国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10年,科恩兄弟的电影《大地惊雷》(True Grit),让这个古老的单词重回大众视线;而影片中那个女孩为父报仇的故事,也被认为是GRIT这种性格的最佳演绎。

        Grit作为一种时下最为流行的育儿理念、正在全美衍生出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与改革。GRIT育儿理念的核心观点是:让孩子在未来人生中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并非智商,也非情商,而是一种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也百折不挠的坚毅品格。

        其实,中国这里早有类似的说法,比如“失败乃成功之母”、“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抑或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有趣的是,当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从教育上反思他们为什么被中国所赶超,并由此开展“坚毅教育”,并果断地将“成功”视为教育的重要目的时;许多中国家长却依然将“美国式”的轻松教育、个性教育或幸福教育视为标杆呢。
GRIT作为一种育儿理念、正在全美衍生出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与改革。        
GRIT:从电影文化到育儿理念

        

        
科恩兄弟的电影《大地惊雷》(True Grit)

        GRIT一词原为古英语,意思是“沙堆中坚硬耐磨的颗粒”。电影《大地惊雷》里那个女孩为父报仇的故事,被认为是GRIT这种性格的最佳演绎(嗯,中国话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这部电影启发了美国的教育界人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Angela Lee Duckworth将原本发表于2007年的论文“自制力完胜智商:预示青少年未来学业表现”更名为Grit Research(坚毅研究)重新发表,再度向公众推广她的教育理念:如果我们可以在课堂里培养起孩子坚毅的品格,我们将帮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获取更大的成功。

        2013年,Angela Duckworth登上TED的讲坛。演讲中,她将GRIT定义为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并强调这种品质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进行培养的。同年,她赢得了来自麦克·阿瑟基金会的62万5千美元,这笔资金将支持她的团队继续研究GRIT的课堂教学法。

        与此同时,许多美国作家、学者、政治家和教育人士也站了出来,力挺这种“新型”的育儿理念——

        2012年,《时代》周刊记者Paul Tough撰写了《孩子如何成功:坚毅、好奇心与性格的隐藏力量》(How Children Succeed: Grit, Curiosity, and the Hidden Power of Character)一书,该图书不但成为当年美国育儿类畅销书,而且得到了美国教育部长 Arne Duncan的极力夸赞;

        监督与课程开发协会(ASCD)专门出版了一本指南性读本《培养坚毅:如何让我的学生为进入真实世界做好准备》(Fostering Grit: How do I prepare my students for the real world?);该书在导语部分写道:“我们的工作——无论我们教的是幼儿园的孩子、五年级小学生还是高中生——是帮我们的孩子在真实世界中取得成功。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教授坚毅。”

        有12000多名学生的上达比学区(Upper Darby School District)已正式将这种教育法引入课堂,该学区教育督导Dan McGarry向当地媒体《费城问询报》(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表示:“我真的相信它将改变这个世界;就算不能,它至少能让学生更守规矩、取得更好的成绩。”

美国KIPP在全美20个州拥有162家连锁学校
KIPP官网(截屏图)

        而性格教育的追随者、美国KIPP学校的创办人David Levin更是在第一时间开出了GRIT培养课。KIPP在全美20个州拥有162家连锁学校,其教育特色在于会对学生进行七项“品格指标”——即grit(坚毅)、zest(激情)、self-control(自制力)、optimism(乐观)、gratitude(感恩)、social intelligence(社交智力)、curiosity (好奇心)——的评估,而GRIT被认为是这七项指标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不久前,《纽约时报》杂志辟出封面报道的重要版面,详细地介绍了KIPP纽约分校的一堂GRIT教学课。这个课程专门面向美国的五年级学生,课长三十分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学生们被要求挑选一个特殊的技能;第二部分,学生被要求练习这一技能,老师反复提醒学生,他们必须将这一技能想象为一个长期的项目,并为此制定出时间表和实现目标的最后期限;最后,学生要总结练习中的心得体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诸如“这项技能的难点在哪里?”“有人在练习过程中感到焦虑么?”“你在感到焦虑的时候做了什么?”之类。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学校都开始拥抱这种教育法,试图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文化,旨在培养孩子们应对挫折的能力。不仅如此,相关教育人士还号召家长也加入这场育儿理念的革新。Angela Duckworth就针对家庭GRIT教育提出了如下建议:

        让孩子学习一项需要长期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比如钢琴、瑜伽等;

        在孩子学习任何新技能时,制定必须严格执行的时间表,以坚定的态度督促孩子每日练习;绝不允许孩子在感觉糟糕时就中断学习,让他们将学习过程中的挫折(及随之而来的困惑、厌恶、无聊等情绪)视作常态;

        有必要的话,父母可以跟孩子们分享自己“失败—成功”的个人经历。

        “轻松教育”理念的动摇

        在全美一路走红的同时,GRIT教育理念也招致了一些怀疑和非议。其中大部分质疑的重点,并不在于GRIT是不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而在于目前的课堂教育法是否真的管用、是否有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也有学者在根本上质疑这种教育理念。比如教育学家Alfie Kohn指出,在Angela Duckworth的教育模式中,行动者的“主体性”是被彻底排除在外的,因此这种教育理念将焦点狭隘地局限于孩子的行为、而非动机上;“孩子们喜欢他们在做的事么?或者他们只是想要绝望地证明自己的能力?好像只要孩子们在逼迫自己,我们这些大人就应该点头称赞。”

        另一些人则担心,过于强调GRIT这种品质、以及它和“成功”之间的必然联系,会让人们忽视孩子之间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物质基础等方面的差异;而教育并不仅仅是个性或家庭的问题,而是由制度、社会结构、文化等因素共同决定的。福尔曼大学(Furman University)的Paul L. Thomas教授就认为,GRIT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似乎一个孩子只要拥有坚毅的品格,就能冲破经济的、阶层的、种族的或性别的种种障碍;而事实上,很多出身在社会底层的孩子,无论多么百折不挠、自强不息,都可能没有成功的机会。

        而坦普尔大学(Temple University)的心理学教授Avi Kaplan,则在这一场遍及全美、轰轰烈烈的GRIT热潮中,看到了这一育儿理念所蕴含的政治性:“GRIT其实是一个范式,而且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范式;它的作用在于给予一种确定感,而这正是今天的美国人特别需要的。”

        来自Avi Kaplan的提示是,GRIT兴起有个不容忽视的政治背景。以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的国情咨文为例。在这篇主题为“赢得未来”咨文中,奥巴马四次提到中国,甚至明文引用了“斯普特尼克时刻”这一冷战词汇,以号召美国人在“中国崛起”的现实面前团结上进、延续辉煌的“美国梦”。

        演讲中,奥巴马重点谈到了教育改革,其中不乏“我们的教育质量落后于许多国家”这样的危言耸听,“中国和印度开始对他们的孩子进行更早和更长时间的教育,更加重视数学和科学”这样的借力打力,“成功不是名气或者公共关系所带来的,它是由辛劳的工作和自律造就的”这样的格言警句,甚至“只有父母在确保关掉电视的情况下,孩子的家庭作业才会完成”这样的具体指示。

        事实是,在不同的时代,美国对于“性格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的Snyder教授对此做过这样的梳理和总结:在1840年代到1850年代、即美国公立学校系统的启动阶段,性格教育的主体内容是宗教与公民道德;在新教传统与共和政治的双重影响下,贯穿于整个19世纪的教育核心理念是虔诚、勤勉、善良、诚实、节俭、爱国主义等;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时代”,性格教育的重点是“公民权”及“共同利益”这一双生双伴的概念;在此之后,一个普遍的信仰是“学生们成为更好的人,美国就可以成为更好的国家”;而1960年代到1970年代,美国的性格教育聚焦于“公正”这一概念,侧重对于道德困境的探讨。

        从这个角度来说,GRIT的兴起与走红,直接反映了美国当下的主流舆论、社会背景与时代精神。当Angela Duckworth将2007年的研究更名重发的时候,所谓“中国崛起”的说法已经在全美引发紧张;美国人突然意识到,是中国、而非美国,成为了1990年代美国推动的全球化项目的主要受益者,以中国为中心的“红色风暴正向我们的海岸袭来。”

蔡美儿著作《虎妈战歌》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将华裔教授蔡美儿的自传《虎妈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在美国社会引发的巨大争议,看成为GRIT教育理念走红的前哨。在那本被《洛杉矶时报》描绘为“像病毒一样蔓延”的畅销书中,蔡美儿鼓励美国的父母效仿她个人提炼出的、中国父母育儿的“三大法宝”(对孩子自尊心置之不理,孩子须孝顺父母,孩子需父母指引),由此将战火引向了中美的教育观及文化传统的差异。

        当时许多媒体关于《虎妈战歌》的评论,在今天看来,都与GRIT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比如《时代》周刊在相关报道中发出的感慨:“我们应当将《虎妈战歌》视为针对我们的自满以及‘美国永踞第一’想法的一次合乎时宜的嘲讽。我们可以对蔡美儿书中的挑衅性细节纠缠不休,或者,我们可以将她更宏大的主题作为一种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这种激励过去时常伴随着我们国人……努力、坚持、对借口毫无耐心:不论这是中国故事还是美国故事,似乎都是我们无以争辩的成功之道。”

        无论如何,这场以GRIT为名的美国教育范式转变,标志着美国逐渐走出了对“新自由主义”的乐观情绪,而陷入某种对于孩子/未来的焦虑感和危机感。相关人士反复强调,要教会孩子们应对挫折的能力,其隐藏的前提是,他们预感到这一代的美国孩子在未来将经受很多挫折和挑战——至少,他们成长的环境不会再像过去那样优越、那样容易一帆风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