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鸣岐遗孀王桂香:我们家对名利看得都非常淡

澎湃新闻记者 徐笛
2015-06-25 17:3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人物 >
字号

【编者按】      

        6月24日,据《辽宁日报》报道,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对向张鸣岐同志学习作出批示:张鸣岐同志是辽宁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

        其后,辽宁省委组织部、辽宁党刊集团在沈阳召开了《张鸣岐的故事》出版座谈会,该书选编了张鸣岐生前生动真实的故事。

        1994年7月14日凌晨,时任辽宁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在第一线检查大凌河堤灾情时,不幸在尤山子村被洪水卷走,以身殉职。时年,49岁。

        2014年7月,张鸣岐逝世2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曾前往张鸣岐生前工作和最后牺牲之地,走访他的亲属、曾经的同事、锦州市民以及至今怀念他的尤山子村民。

        面对辽沈大地正在掀起的新一轮向张鸣岐学习的高潮,25日早晨,澎湃新闻联系到张鸣岐的遗孀王桂香女士。

        如今,王桂香独自一人住在辽宁省政府大院里,身体情况“还可以”。“我们家对名、利看得都非常淡。”她说,“我有困难锦州啊那些朋友都能(照顾)。”

        以下即去年张鸣岐逝世2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的《逝世20年,一座城市还在怀念一个书记》一文。

        
1994年7月18日,锦州市市民冒雨在街道旁为时任锦州市市委书记张鸣岐遗体送行。        澎湃资料

        今天,在辽宁省凌海市尤山子村,一场党员参与的追思会如期举行。这一天,是原锦州市市委书记张鸣岐的忌日。

        而今年尤为特别,是张鸣岐去世20周年。

        1994年7月13日,刚到锦州上任8个月不到的张鸣岐在尤山子指挥抗洪救灾时被洪水卷走,不幸去世。时年49岁。

        一早,村里新树起的“鸣岐碑”下,四个装满白色菊花的花篮安放就绪。“今天又是7•13。”村支书姜伟站在碑下说。每年忌日和清明,尤山子都没有忘记张鸣岐。

        20多个村民逐个献上鲜花和水果,点上香,向鸣岐碑鞠了三个躬。

        如今,澎湃新闻(www.the paper.cn)在锦州街头问起,人们依然能回想起当年那场大水以及张鸣岐的名字。

     

        辽西有两条兄弟河,一为大凌河,一为小凌河,皆经锦州流入辽东湾。1994年7月13日,大小凌河同时变脸,上游突降暴雨造成猛烈的汛情。

        据《辽宁日报》报道,当晚19时20分,上游义县水流量增至每秒12300立方米,近午夜抵达凌海时,水流量超过凌海市大凌河大堤防洪能力近一倍,为30年来所未有。

        张鸣岐从沈阳调到锦州任市委书记还不到8个月。当年的旧报纸写道,一个馒头没吃上两口,在饭桌前得到汛情报告的张鸣岐没多做停留,便匆匆冒雨驱车赶到多处堤岸,部署各方抢险队伍。

        凌海大河镇城北的尤山子一带是个洼地,地处险段,又是群众居住密集的地区。洪水来袭,村民有点投亲,有的上房,其余都被疏散到了大堤上。

        老村支书王守柱今年68岁。他依然记得,晚上10点多,张鸣岐一行的三台车开进村里的情形。他告诉澎湃新闻,沿大堤巡视了约半个小时,安排完工作,张鸣岐一行准备下堤赶往指挥部,但村民都拦着不让走。

        “水快跟腰深了,我们都说过不去了,你走不了。”村民苏彬回忆,“当时是真危险,但张鸣岐几个领导来得时候都着急,担心凌海市的安全,非要回指挥部,留都留不住。”

        14日零时10分,大凌河镇城北尤山套堤突然决口,水一下往南奔去,到了铁道处,又被截住了,再次从南往北倒灌。

        据和张鸣岐同行的生还者回忆,水位迅速上涨后,先淹没了车灯,周围陷入一片黑暗。随后大水渐渐没到车窗,两辆车同时熄火。张鸣岐等人只好弃车。这时,《锦州日报》摄影记者朱大伟打着手电,拍下了张鸣岐生命最后的影像。按下快门几分钟后,张鸣岐便被洪水吞噬。

        14日凌晨4点多,8名遇险者获救。天亮后,苏彬坐在自家房顶上,看到摩托艇来回搜救,一问才知道张书记出事了。

        为了寻找张鸣岐,防止人被冲走,村里排水站的闸门还装了一层铁丝网。16日5点10分,张鸣岐的遗体被找到。

        “难忘九四七一三,一场大水把村淹,鸣岐书记来看咱,村民没有一伤亡,鸣岐书记把命殇,四面八方来支援,送来粮食和衣裳,村民重建新家园,感谢鸣岐来报恩……” 至今,尤山子村还流传着这首村民自编的歌谣。

        当年的决堤处已重新挺拔起一片开阔的玉米地和小树林,干涸的小河道静静在风中诉说往事。

        每逢清明或是忌日,村里都会自己出钱,派代表去张鸣岐在沈阳的公墓悼念,多年来从未间断。

        为了纪念,村民连年打报告,希望在张鸣岐殉职处树立石碑,但直到2012年的7月13日“鸣岐碑”被立了起来。至此,村民有了自己怀念张鸣岐的地方。

        “在我们这么一个小村屯子里,要见到一个市委书记是很难的。最危难的时候,市委书记亲自来现场,老百姓很激动的,起码是感到被重视。鸣岐书记和我们共同面对这场天灾,而且他牺牲了。说心里话,在我们心里是抹灭不去的。”尤山子村支书姜伟对澎湃新闻说。

        鸣岐路、鸣岐小学、鸣岐碑……张鸣岐的名字在尤山子人的心里烙了印。20个春秋一晃而过,说起尤山子,人们仍然会想到张鸣岐。也因此,对于尤山子,在村子修建的和地区建路补助方面,省政府、市政府都予以了着重的政策关注。

        在姜伟眼中,张鸣岐是不惧艰险的英雄,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这和现在党和政府要求的从思想上净化是一致的,这是红色文化的一个主体。”

        姜伟不愿看到公众淡忘张鸣岐。他筹划,等村子有了能力,还能够再建一个鸣岐纪念馆和鸣岐公园。而他最大的心愿是把村名改为“鸣岐村”——“鸣岐书记的名字应该永远留在村里,他的精神应该永远留存在尤山子这块土上。让后人知道,曾有个锦州市委书记为了救灾牺牲在这里。这就是我真实的想法。”

        甚至,姜伟曾向张鸣岐的妻子王桂香提出,是否能在村里的农业蔬菜大棚的产品在塑料包装袋上印上张鸣岐的头像,被一口拒绝,“千万别”。“这么商业化干什么?变味了。”王桂香告诉澎湃新闻,她有些反感这样的做法,认为这是村里拿张鸣岐来变钱。

        1994年7月18日,锦州殡仪馆举行了张鸣岐的追悼会。王守柱记得那天大雨滂沱。虽然没有公开消息,但刚过8点,通往殡仪馆的十里长街两边,千余市民肃立雨中,擎着白底黑子的横幅,自发冒雨送别张鸣岐最后一程。

        而第二年,前往沈阳北陵公墓的路途让王守柱印象更为深刻。“从锦州刚到沈阳郊区边上,就看见沈阳所有的汽车都停着,警车开道,各大院校的学生手举横幅。”

        1994年8月,中共辽宁省委命名张鸣岐为“党的优秀领导干部”,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1983年从部队复员后,林晓明被挑到了省政府接待办开车。5年的日夜相处,林晓明与张鸣岐的关系已远不止于上司和下属。他评价张鸣岐,一身正气。

        身患糖尿病、心绞痛等多种疾病,可张鸣岐白天奔波一天后,晚上常常还要看材料批文件,总是工作到凌晨一二点。朋友劝他,张鸣岐却提出自己的人生哲学:多干一份工作等于多延长一段生命。我如果由于拼命工作而使生命缩短,是值得的。

        在锦州“3•27特大山火”中,他不顾刚动完手术的伤口崩裂与广大部队官兵一道灭火;在“1•31特大交通事故”中,他处理善后,无一人上访;他和交警一起站岗;为抓逃犯他不在乎枪口;他拒绝送来的草莓,说“不要让老百姓背后指我们的脊梁骨”;他不让家人用公车,不让家人向单位提要求;他坚持借车、生活俭朴;他说,不改变锦州面貌,就对不起锦州人民……

        今年2月,辽宁省反腐倡廉展览馆正式开放。馆中,有一块展区陈列着张鸣岐的事迹及手提箱、日记等遗物。作为勤廉兼优的先进模范人物,张鸣岐依然被作为榜样。

        虽在锦州工作的时间不长,可是,20年后,在锦州随处问起张鸣岐的名字,稍有年纪的人都能回想起这位为了百姓牺牲的父母官。“张鸣岐?好官啊。”“像张鸣岐这样的官,多几个就好了。”

        身形挺结实,肩膀宽厚,张鸣岐一贯爱穿白衬衫。他注重衣着整齐,碰到接待办有外事任务,就用搪瓷的大茶缸子,灌了开水,熨衬衣和裤子。

        衣服干净,车干净,人也干净。在锦州,他保留了饭后散步,走街串巷,跟老百姓唠嗑的习惯。“扫地的都认识他,无话不谈,有事全去跟他告状。他总是愿意解决老百姓的事,不怕触及当官的利益。”

        林晓明说,张鸣岐很真,没有官样。说话也有水平,说几小时都不用打稿。“司机跟领导能处得这么好,不是利益的回报,咱是精神上的,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张鸣岐没要过别人的东西,只有林晓明给的鞋和袜子他才肯穿。两人还一起去天桥下买过裤子。“换了别人,是绝对不允许的。”夫人王桂香说。

        5年里,张鸣岐的作风也感染了林晓明。“他在的时候,当那个官,我们也没有得到什么。有时候顶多就是当面埋怨他两句,但你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事,本分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我后来承包,自己一步步把生意做起来。”

        后两年,林晓明承包了汽配生意。有一年大雪天,他担心张鸣岐的车分量太轻不安全,于是主动联系给车轮缠上铁链。“这都是出于私人感情”,林晓明说,像张鸣岐这样的人,太难找了,就跟焦裕禄一样。

        临近7月14日,王桂香的心情低落起来。今年春天,她再次来到尤山子。其实她挺不愿意来,这是她心头的伤心地。

        丈夫的离世,让王桂香深受打击,身体一下出了状况。内分泌紊乱导致体重一度飚到158斤,身体浮肿,一说话就喘,加上心脏也不好,糖尿病、血脂血糖高这些老年病全都上了身。前两年,她多半是病怏怏的,最多的时候,救护车一年里拉了她四次。

        如今儿女离家,王桂香一人在辽宁省政府大院里头住。这里距离安葬丈夫的北陵公墓不太远。

        张鸣岐留下的照片很少。睹物伤心,丈夫留下的好些遗物,王桂香都烧了,其中就有张鸣岐遇难时穿的雨衣、雨鞋。

        打捞遗体时,张鸣岐身边还有部手机,淹水报废了,有人拿给王桂香让她做个留念,“在当时,手机还是挺贵重的,我就觉得不能要,现在的人看我们都是傻子了。”

        王桂香与张鸣岐在黎明机械公司相识。“他就是挺正统的,他父亲也是那样的人。”王桂香淡淡地说。

        工作忙,张鸣岐几乎不怎么着家,过年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的时间也很少。“孩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儿子跟我不亲。”

        在机械公司时,身为工会主席的张鸣岐始终没有给自家分房。直到有小流氓跟着放学的女儿直到了楼道里,小偷撬门吓坏了独自在家的儿子,王桂香意识到丈夫不常在家,安全成了问题,才跟丈夫提出要搬家。

        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20年来,王桂香只身赡养父母、拉大儿女,过得不易。

        有的烈士家属会时不时打个电话,说家里缺了鸡蛋,有人会给送去。但王桂香不习惯开这种口。张鸣岐在世的时候,她没享受过特权,人走了,王桂香对这方面也没有多余的要求。

        好在一些有真感情的老朋友、旧同僚,在张鸣岐离世之后,依旧关照着这位烈士遗孀,逢年过节、清明忌日,不忘看望和慰问。锦州方面也帮着解决王桂香医药费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生活上遇到困难,王桂香首先想到的是林晓明。“家里只要有大事,他就跑不了,我心里有底。”1996年,女儿出嫁,林晓明一手包办。

        时光洗练,伤痛淡去。适应了平淡生活的王桂香觉得这样生活也行,她说,想索取的越多,达不到就更加不愉快。我现在有困难能够解决就行了,精神状态和经济状况都比往年要好。

        如今,年逾六旬的王桂香和普通老太太一样,只是希望身体好点,别给孩子增加负担,让关心自己的人少操点心。生活的重心也放到了孙子身上,“想把他教育好,别整那些歪门邪道,知道怎么做一个人就行。”

        小孙子今年7岁,刚上一年级。“有一回妈妈逗他,还会说,你要是这样做,就是给我爷爷丢脸,给张氏家族抹黑。”说着,她微笑起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