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生存型基础设施”:一场流浪者追寻Wi-Fi之旅

2021-07-07 08: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新传研读社 新传研读社

本期导读 guide

在本期推送中,我们为你准备了今年发表于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信息,传播 & 社会》)上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我们的视线引向这样一个略显“边缘“的群体:青少年无家可归者。近年来,传播学界对于技术的反思显著增多,“连接”和“断连”陆续成为传播学研究者关注的主要议题。然而,社会中仍有部分群体尚无自主选择“连接”或“断连”的权力,青少年无家可归者就是这样的群体之一,他们的经历最终将我们引向数字不平等问题。经过2014年和2016年进行的两次研究和观察,作者提出了“生存型基础设施”(survival infrastructuring)这一概念描述青少年无家可归者面对不平衡、不稳定和花费高昂的“连接”场景下的媒介使用实践。研究结果指出,无家可归者依赖智能手机获取信息和通信,而当前的城市空间设计和管理方式对该群体造成了连接障碍。为了避免最终导致数字排斥(digital exclusion)问题,城市管理者应当将城市空间的连接状况纳入考量,以此帮助无家可归的年轻人。

我们为你摘译了这篇随笔的核心观点,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帮你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你希望阅读全文,请在公众号内回复“无家可归”。

参考文献:Humphry, J. (2021). Looking for Wi-Fi: youth homelessness and mobile connectivity in the cit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4(7), 1009-1023.

我就像其他人一样,不停地走来走去,只是想找到一个能连上的Wi-Fi……我四处走动,打开Wi-Fi,尝试页面上弹出的操作,试图能连接入网,通常你在哪都连不上Wi-Fi,这非常困难……(乔治,18岁)

2016年,无家可归者乔治在悉尼受访的时候描述了和他类似的年轻人们的数字经验:花大把时间在街上游荡,开着Wi-Fi,只求能“白嫖”到一个允许加入的设备。在这样三行简短的引言中,如果你敏感的话,你能至少发现三个关键词:移动设备连接、城市空间以及数字不平等。

数字鸿沟研究一直在发展。正如我们在教科书上所学的那样,“第一层”接入沟已基本弥合,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智能手机和移动宽带接入互联网这种更便宜的接入方式的出现。现在,学界更关注的是研究对象在使用、使用技能和参与方面的差异。然而,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弱势群体中,数字鸿沟其实仍然存在。

根据2017年的数据,在本研究的开展地澳大利亚,许多低收入人群、年轻人、残疾人、土著居民和农村居只拥有手机作为连接工具。研究者表示,仅靠移动设备接入增加了互联网使用日益分层的可能性,而无法打造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互联网使用场景。

回到线下世界,与世界上许多地方一样,澳大利亚的青年无家可归现象日益严重。在澳大利亚,在接近12万名无家可归人口中,约有四分之一是20至30岁的年轻人。然而,这些官方数据仍有被严重低估的可能性。那么,到底如何定义无家可归(homelessness)?这本身就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它不仅涉及到缺乏物质住房,也涉及到缺乏与“家”有关的相关品质——安全感、稳定性、隐私、安全和控制生活空间的能力。此外,不同国家所界定的“无家可归”也有所差异。究其原因,收入不足、贫困、健康状况差、家庭暴力、恐同以及教育和就业机会较少等相互关联的因素使得无家可归者“出此下策”。而且,由于社会对于“流浪者”的排斥,青年无家可归者在未来还可能遭遇更多的身心伤害。

数字技术显然无法直接让青年无家可归者“吃饱穿暖”,或为其提供遮风避雨的屋檐,但“连接”的状态却能给该群体带来更多的“资源”。Peter的故事很具有代表性:16岁时,Peter由于和寄养家庭不合离开了家,他在周边地区游荡了约三个月,吃了不少苦,有一段时间甚至在好朋友家后院的狗窝里睡觉。后来,他决定乘火车去悉尼。Peter住在悉尼市中心郊区的街道上,在建筑壁龛和街道小巷里躲了几个星期,然后找到了他需要的“帮助”,因为虽然城市的街道生活很艰苦,但比他的家乡要好,因为“有更多的免费服务”。

通过“连接”,他们可以更容易地获得信息、政府服务、就业、学习和住房机会。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在提高教育和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48%的无家可归者认为手机对找工作很重要,42%的无家可归者认为手机对与雇主联系有重要作用,35%的无家可归者认为手机对学习新技能有帮助。也有被访者指出,听音乐、玩游戏和看电影对无家可归的人来说是应对挑战和压力环境的重要方式。此外,社交媒体对无家可归的年轻人获得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他们也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消费和创造内容,以此获得被认同感。一位年轻女孩说,她向Instagram粉丝发布美食照片和自拍,以增加自己的自信:

我拍照片取决于我在餐厅做什么,我做黄油鸡,然后我把它设计得很精致,装盘,然后我可能会把它发布到Facebook上,或者给我的朋友看,或者发给他们。这让我感到自豪。(梅兰妮,21岁)

这些好处说明了手机对无家可归者的特殊价值,但也同时使得这个群体严重依赖智能手机。这种依赖预示了高额的花费:相较于家庭互联网服务,移动数据包更加昂贵,预付费手机套餐的移动接入成本也更高。这意味着无家可归者可能要为“连接”支付更多费用。更糟糕的是,与其他接入方式相比,智能手机的接入限制较多,而“无家可归”使这些限制更难以规避,如如没法充电、缺乏安全的连接环境,以及遭遇被盗窃的高风险。还有,支付不起手机服务费用导致的信用低、手机内存不足、手机因损耗造成的服务质量下降等原因使得去家可归者面对更多挑战。

可以说,从表面来看,虽然智能手机有可能弥合接入沟,但它能提供的高质量服务是以高质量连接环境为前提的。对于青年无家可归者而言,即便他们具有高度的连接渴望,高质量连接环境几乎无法得到。因此,城市中心便成为了他们“连接”的重要场所,在接受调查的无家可归人士中,有50%表示,他们依靠Wi-Fi热点、政府中心自助站、公共图书馆及支援服务的电脑,以及朋友或家人的电脑连接。这种“连接”不仅成本低廉甚至免费,还更为安全。

为了获得这种“福利”,青年无家可归者可能“不远万里”地赶到市中心、穿梭于城市空间,或通过购买一瓶果汁或一包薯条等方式延长自己使用城市咖啡厅Wi-Fi的时间。有位被访者描述了自己搭乘旅游巴士“蹭Wi-Fi”的策略:在这种巴士上,乘坐前两到三站时,Wi-Fi可以免费使用。到站以后,他会下车再换乘下一趟车。其他人知道当地所有的公共图书馆和火车站都有免费的Wi-Fi,因此他们会安排一整天的时间去这些地方上网、给手机充电。

然而,这些“连接”点有时会附加使用条件。许多免费Wi-Fi都只提供短暂时段的服务。而且这些服务通常位于交通繁忙的区域,无家可归者可能会受到购物者、店主和保安的提防和侧目。

在文章发现的最后一部分,作者用“生存型基础设施”(survival infrastructuring)这一概念描述青少年无家可归者面对不平衡、不稳定和花费高昂的“连接”场景下的媒介使用实践。这个术语源于研究者Star和Ruhleder对 “基础设施”的研究。二位研究者认为,基础设施的关系(relational)和情境(situational)特质值得同等程度地关注。无论是铁路系统还是厨房的各种支持系统,只有在特定的使用环境和实践中,基础设施本身的意义才得以凸显。在本文的案例中,除了确保数字化访问之外,生存型基础设施还延伸到诸如保暖、保持安全、找到舒适的地方休息和存放物品等场所的实践。也正是缘于此,青年无家可归者才严重依赖各方面条件都能匹配的公共图书馆。

总之,这篇论文将空间场所及其相关的设计摆到了数字“连接”问题的前沿。对于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来说,生存型基础设施就成为了在更广泛意义上确保他们建立联系的关键手段。这些空间实践组建起临时的基础设施,它也是一种背景式的“技术+实践”的组合。

正如Gilbert所说,为了推进和数字不平议题相关的研究和行动,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空间、地点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我们尚未解决这些重要问题,但至少应该先看见它们。

原标题:《“生存型基础设施”:一场流浪者追寻Wi-Fi之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