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英、美主流媒体如何报道“七七事变”

澎湃新闻记者 林夏
2015-07-08 08:27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1937年7月7日,驻北平丰台的日本华北驻屯军在宛平城附近回龙庙地区演习,夜间传来枪声,日军称一名士兵失踪(事实上当晚已经归队),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7月8日5:30,日军从沙岗炮击宛平城。中日全面战争由此揭开序幕。

对于深受其害的中国民众而言,日本的侵略野心早已昭然若揭,“七七事变”发生后,更是举国高呼“中华民族危急”。而此时作为旁观者的英国、美国,一方面密切注视着中国华北的局势变动,关心着日本与其在华利益的纠葛,一方面又与这场战争保持着距离,尽量不卷入其中。但与六年前的“九一八”时期相比,英美的对日对华态度还是有了变化,这从当时英美的报刊舆论中或可窥见一斑。

《华盛顿邮报》7月11日对“七七事变”的报道标题

美国:《华盛顿邮报》第一时间深入报道

“七七事变”爆发后,美国《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等媒体在第一时间刊发了美联社从东京发回的消息:远东战场在一夜之间从满洲转移到丰台(北平附近),中国和日本军队在此发生冲突,引发冲突的原因是日军策划的“午夜的秘密演习”,而双方在激战中的伤亡人数都很多。

美方的一部分消息来源是当时与美联社合作的日本同盟通讯社(Dōmei News Agency)。该社诞生于1936年,由日本新闻联合社和日本电报通讯社合并而成,是代表日本政府发声的传媒机构。同盟通讯社设立之初与路透社、美联社(AP)和合众通讯社(UP)都有合作协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终止合作关系。

7月8日《洛杉矶时报》的报道《中日军事冲突:北平地区附近爆发两次战斗,双方争夺战略要地》(Japan-China Forces Clash: Two Battles Reported in Peiping Area for Strategic Positions)较为简略,除了事变大致经过以外,只对冲突地点——位于北平西边的卢沟桥(Marco Polo Bridge)以及丰台铁路交叉口——的战略地位做了介绍。

同一天《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则较为深入。除了日本同盟社7日从东京发来的消息以外,这篇标题为《中日在北平附近爆发冲突,损失惨重》(Sino-Japanese Clash Reported Near Peiping With Heavy Loss)的文章还引用了8日当天从上海发来的最新消息,跟进报道凌晨的战事,称“战斗仍在继续”。

另外,这篇报道注意到日本以种种借口增加在华北驻军的野心。“去年2月28日以来,日本军队向北平集结,但日本军方否认在华北的兵力有所增加,宣传新到的军队只是补充兵源,有同等数量的兵力已经回国。……日本从1936年以来就在不断增加在中国华北的驻军,宣称是为保护越来越多的日本侨民。而中国方面称,日本实际驻军已超过10000人。” 

 
《华盛顿邮报》对“七七事变”的第一篇报道。 
随着战事升级,报道也越来越密集,并且注意到日本在经济、军事上的野心,比较详细的报道有: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1937年7月14日报道:《日本欲用军队强制推进在中国华北的贸易:内阁决定采取强硬军事手段》(Japan Prepares to Use Troops To Force Trade on North China: Cabinet Decides to Take Strong Military Measures);

《华盛顿邮报》7月16日报道:《和解谈判僵持不下,日本关东军今日再袭宛平城》(Crack shock troops of Japan 's Kwantung army reportedly attacked Wanpinghsien again today as negotiations for local settlement of the North China crisis appeared deadlocked);

《华盛顿邮报》7月17日报道:《日本、中国向前线调集主力军队,战争威胁升级》(Japan, China Moving Main Armies to Front As War Threat Grows),指出东京向北平附近派出10万军队;

《华盛顿邮报》7月19日报道:《日本与中国冲突再起:日军再袭宛平城》(Japan Renews China Conflict: Troops Again Attack Town Where Trouble Started Ten Days Ago; Negotiations for Settlement Deadlock)。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媒体对“七七事变”的报道立场,是和其国家对华、对日政策紧密相关的。“九一八事变”以后,美国对日本的侵略行径采取的是“不承认主义”。但“七七事变”后美国的在华利益进一步受到损害,美国的对日政策开始有所改变,1937年10月6日美国国务院公开发表声明谴责日本,“日本在中国的行为是与国际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不符,是违反了1922年2月6日九国公约中关于对华事件应遵循的政策及原则的规定及1928年8月27日凯洛格—白里安公约的规定。”美国媒体对日军行为的关注或揭露,都与这种大背景下的政策息息相关。

卢沟桥战斗要图 

英国:《泰晤士报》前后态度有变

与美国的主流媒体不同,英国第一大报《泰晤士报》没有在第一时间报道“七七事变”的消息。

1937年7月8日,《泰晤士报》报道了日本和苏联在黑龙江-阿穆尔河的争端(Russia And Japan),没有提到华北的战事。

7月9日,《泰晤士报》第15版以 “北京附近的战事”(Fighting Near Peking)为标题,首次报道了7月7日在华北发生的军事冲突。报道认为,是中国军队错误地把日军演习当成了真正的军事进攻。次日11版(国际新闻版)头条继续跟进(North China Clash),指出日军不断在中国军队面前进行军事演习是导致摩擦的原因所在。

此后,该报连续登载有关中日军事冲突的新闻,从7月9日至日军最终进占平津两市的7月末,几乎达到一天一报的频率。

7月12日《泰晤士报》记者从东京发回的《远东的紧张局势》(Tension In Far East)是战事发生以来该报做出的最为详细的报道。文章表示:“现在看来(日本)和中国的战争在所难免。日本正在往中国北部派遣更多军队……事态升级得很快。”

报道披露了日军在11日的两次战斗中的伤亡情况(6人死亡、10人受伤),以及日方政府高层发表《关于向华北派兵的政府声明》的前前后后:日军参谋本部派兵华北的意见经首相近卫文麿批准,11日当天在永田町首相官邸召开了由首相、外相、陆相、海相和藏相参加的五相会议并通过。会后,参谋总长载仁亲王和首相近卫于下午参见了在叶山皇室别邸休假的天皇,得到首肯。报道注意到日本已经“放弃为不扩大事态的和平交涉”,远东紧张局势升级已成定局。

在战事爆发前期,《泰晤士报》基本上传递的是日本的立场和声音。例如12日的这一报道便指出,《声明》认为此次事件是“中国方面有计划的武装抗日”,“中国政府应为其军队无视法律的行为向日本道歉”,等等。

《泰晤士报》报道中使用的“七七事变”局势示意图。来源:"Tension in Far East." Times [London, England] 12 July 1937: 12. 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 

随着事态的发展,《泰晤士报》对远东的报道力度加大,舆论立场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泰晤士报》对七七事变早期的报道以驻东京记者发回的消息为主,随后来自北平的消息逐渐与东京平分秋色,后期来自南京、上海的消息也频见报端。对于谁是这场战争的幕后推手,英媒逐渐有了更全面、准确的观察。

7月27日日军即将发动全面进攻夺取平津两市时,《泰晤士报》报道称:“中国通常是不希望战争的,当前形势发展的结果取决于日方是否执意要挑起事端。”并认为日本很难通过这种极端行为获得益处(More Fighting in China, The Times, 1937.7.27)。7月29日刊登的一篇总结性文章中,记者将此次事变定位为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军事形势已经超出常规,日本在中国一个省(指河北)就驻扎了装备精良的七千部队,这已经清楚的表明日本怀有经济和领土野心。(The Issues in China, The Times, 1937.7.29)

作为中国地方实力派领导人的宋哲元也比当年张学良在《泰晤士报》的个人形象要正面。该报认为宋哲元在河北抵挡了日本的经济渗透,并尽其所能保卫中国领土,使得日本在此期间收获寥寥。尽管他作为个体有可能被日本排挤掉,但他保持了其军队不变的忠诚。这种局面对日本而言将是困难的。(The Issues in China, The Times, 1937.7.29)

宋哲元 

7月22日,《泰晤士报》针对首相艾登在下院宣布推迟同日本的贸易谈判发表评论文章,这一次的标题明确使用了“武力威胁”。文章不主张对日制裁,仍将此次军事侵略行动进行淡化处理。但作者对蒋介石的庐山讲话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这是一个“坚决”而“合理”的表态,体现了他作为国家领导人维护疆域内领土完整的决心。

学者张炜曾研究《泰晤士报》对中日战争态度的转变(张炜:《<泰晤士报>对中日战争态度的转变》,《兰州学刊》,2007年第8期)。他认为,从《泰晤士报》的社论可以看出,英国媒体在“七七事变”后期已不再怀疑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该报社论《陷入战争的远东地区》(The Far East In Arms, 1937.7.14)将事变起因归结为低级军官和士兵的卤莽,指出日本向华南港口派出军舰是保护日本人生命财产的正常措施。但与此同时,报纸也告诫日本应避免采取大规模侵略行动。关于中日之间爆发战争,评论员写道:“日军通常可以取胜,但永远无法征服。在华北的胜利果实仅仅意味着繁重的财政和兵役负担。”而且,这样的占领行为也不会提升日本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它只会使其陷入大规模经济抵制活动的旋涡中。

但总体上,《泰晤士报》的立场仍是基于英国的利益,尤其是考虑到英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主张和平的妥协是首选良策。这一时期我们仍可以在《泰晤士报》上读到不少关于英、日经贸往来的报道和评论,如“七七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1937年7月9日)就有日本经济代表团访问英国的消息(Economic Mission From Japan)。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