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人定胜天”到“撤离避险”,防台风思路是怎样演进的?

澎湃新闻记者 葛熔金
2015-07-10 18:50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边防官兵到临海一线及码头,对渔船进港避风、渔排人员撤离上岸等情况进行再排查,协助渔民转移物品、加固渔船等。莆田传媒网 图

7月10日12点30分,浙江省气象台发布紧急警报,超强台风“灿鸿”11时位于温州东南偏东约480公里的东海海面上,近中心最大风力从16级升至17级,预计11日早晨到中午将在浙东沿海登陆。据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截至7月10日12时,温州、台州、宁波、舟山、湖州、嘉兴、丽水、绍兴等8市共转移群众220886人。

为应对“灿鸿”来袭,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省长李强分别前往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部署防汛防台工作。李强9日坐镇防指时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按照“不死人、少伤人”的总目标,努力把台风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台风是最具破坏力的大型天气系统,常给登陆地带来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浙江省是我国遭受台风侵袭最频繁、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以浙江为例,我国在台风防御方面的指导思想与操作措施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化,从“人定胜天,全力抵抗”,逐步演进到“以人为本,科学防台”。

建国初期,我国沿海地区试图与台风进行正面抵抗,然而代价惨重。近10多年来,浙江开始遵循“以人为本,科学防台”的指导思想应对台风,按预案采取“撤离避险”的防御方法,使该省在多次遭遇强台风、超强台风侵袭时,伤亡人数却很低。

2012年,台州防御第11号台风“海葵”准备充分群众平安无恙。

政府态度变化彰显“以人为本”

“浙江是遭遇台风袭击最频繁的省份,历史上浙江官方应对台风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措施发生过多轮变化。”浙江省著名台风研究专家、台州市气象局调研员陈宏义10日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他在《影响台州的台风及其防御的对策问题探讨》一文中,将历史上浙江官方应对台风的态度主要归纳为4个阶段:在1949年前,在台风问题上政府往往都是“听天由命”;1949~1978年则是“人定胜天、全力抵抗”;1978年~1997年为“抗防结合,以抗为主”;1997年至今“以人为本,科学防台”。

陈宏义告诉澎湃新闻,政府部门对台风的应对态度,将对人员伤亡的数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他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发现,从公元1000年至1949年,仅台州地区,因台风灾难死亡上万人的超过10次以上,如文献记载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和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等台风都导致上万人死亡。1915年、1920年和1923年的台风也都导致上万人死亡。建国初期,因采取了“人定胜天、全力抵抗”的应对措施,面对台风,往往全民动员,奋力抵抗,极少考虑撤离躲避,极易酿成群死性大灾。如1956年8月1日半夜登陆宁波象山县石浦的“温达”台风,是建国以来登陆中国沿海的最强台风,但是地方政府迅速动员大量干部群众上一线保护海塘,喊出“人在海塘在”的口号,最终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公布死亡人数为4926人。1978年后,因缺乏相对完善的台风应急指挥预案,都采取“抗防结合,以抗为主”的思路,照例动员干部深入一线,组织群众临时加固海塘江堤。如1994年登陆温州的17号台风,因没有大规模组织人员撤离的先例,防御措施明显不力,最终死亡超千人。

“目前浙江各级政府部门采取的是‘以人为本,科学防台’的应对思路。这个思路转变应该是在1997年,成型应该在2004年。”陈宏义告诉澎湃新闻,1997年开始浙江各级政府逐渐将一直沿用的“抗台”一词替代成“防台”,同时启动了“千里标准海塘”的建设工程,并首次将转移群众避险作为防台的首选。

陈宏义介绍,真正将“撤离避险”作为防御台风主要抓手是从2004年开始的。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防台部署中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适时提出了“力争‘不死人、少伤人’,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等指示。由此,面对台风来袭,“撤离避险”逐渐制度化、规范化,使浙江在多次遭遇强台风、超强台风侵袭时,伤亡人数却很低。

如他在《影响台州的台风及其防御的对策问题探讨》一文中举例,2005年9月11日14时50分,建国后台州遭遇的最强台风“卡努”登陆台州黄琅半岛,因台风临近登陆前,当地官方根据气象预报并按照既定防台预案组织了最大规模的人员撤离转移,同时动员社会各方落实尽可能细致的临阵避险措施,再加上“千里标准海塘”对大潮的有效阻挡,终将这“最强台风”正面袭击所造成的灾害减小到了极低程度——台州全市因灾死亡仅8例,堪称防台史上奇迹。

台风前多次转移群众超百万

“国家主席习近平此前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应对台风问题上,都是将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提出了力争做到‘不死人、少伤人’、‘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等以人为本的指导性意见。在此方针之下,‘撤离避险’工作成为浙江防台工作的主要抓手,该举措对浙江近年来台风中人员伤亡大幅度减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宏义向澎湃新闻表示。

7月10日,《浙江日报》头版刊登了习近平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高度重视防台救灾工作的部分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内容包括: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2005年对做好第9号台风“麦莎”防御工作的指示)

浙江伴海而生,抗台而立,需永不懈怠,科学防台。要以人为本,力保百姓安居乐业;以海为伴,力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防为先,力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永续发展。(摘自2006年为象山纪念“八一台灾”五十周年活动的撰文)

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始终坚持“三个不怕”,即:不怕兴师动众,不怕“劳民伤财”,不怕十防九空,始终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地做好各项防范工作。(2005年对做好第15号台风“卡努”防御工作的指示)

习近平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期间对防台救灾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的精神,特别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视,在此后浙江历任省委、省政府领导对于防台工作中得到延续。这在台风来袭时,浙江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撤离避险”工作上可以清晰地体现。

澎湃新闻查阅发现,浙江近年来多次台风前人员转移超过百万:2005年8月6日“麦莎”台风,浙江组织124万名群众安全转移撤离;2009年9月19日“韦帕”台风,共转移危险地带的人员179万人;2012年8月8日“海葵”台风,浙江安全转移人员154.6万人……

“浙江近年在台风登陆前实行的‘撤离避险’措施,大幅度减少了台风中的人员伤亡,而且这一措施日益规范、完善。”陈宏义表示,目前全省已要求各地建立“县、乡镇、村”各级撤离的规范化流程,做到网格化管理、包干到户,确保“不漏一人”。同时,设立台风临时避难所,在各地学校、宾馆、机关楼院和体育场等地,安排相应的避难设施,并确定了各地的撤离方案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