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环球时报:中国社会并不存在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真实痛恨

环球时报
2015-07-15 06:31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编者按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推进中,对这一国策的一些强烈批评声音伴随左右。

7月15日,环球时报刊发社论文章指出,现在有少数人批评计生政策,动辄说中国可以养育二十几亿人口,这种声音比当年对马寅初人口学的批判还要疯狂。文章说,中国社会不存在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真实痛恨”,如果有,也在改善基层官员工作作风中得以消化。全盘否定国家计生走过的路,是一种缺乏历史涵养的表现。

国家卫计委近日表示,当前主要任务是要继续组织实施好单独二孩政策,也要积极做好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研究论证工作。一些媒体解读认为,计生委所说的“进一步调整完善”指的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而不少人相信,中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是大势所趋。

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围绕计生的讨论很多,抱怨也很多。而国家政策调整保持着稳扎稳打的节奏,我们认为这是有必要的。

中国人口政策到了需要调整之时,而调整也的确在发生。舆论不断指出问题,政府的政策调整随之跟进,社会意见和行动之间并没有出现断裂。

有少数人对计划生育这一过去几十年的国策做“反攻倒算”式的批评,这是一种极端声音。这种声音在互联网上有时形成汇合,像是有点声势,但这是一种假象。中国社会并不存在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真实痛恨。

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各地不时有不规范的强制性个案被报道出来,它们受到批评和谴责,但那些事件大多在改善官员工作作风的层面消化了,对全社会来说,它们并没有被记到整个计划生育的账上。

世易时移,中国的人口计划需要与时俱进,即使将来全面放开二孩,甚至允许三孩,也不代表过去40年中国计划生育搞错了。一些人因为现在的人口结构出现了一点问题就全盘否定国家计生走过的路,这是随便拿过去撒气、缺少历史涵养的表现。

世上的事有一利则有一弊,计划生育如此庞大的社会政策更是如此,关键要看它利大还是弊大。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计划生育,累积少生了几亿人。想想看,今天的中国有可能是18亿人,甚至20亿人,而我们今天实际13亿多人。中国没有其他差别会比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别更大、更深刻。

我们今天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少了。但假如在今天的经济发展水平甚至更低水平上拥有18亿人口,这个国家将会遇到的问题不知要糟糕多少倍。常听人谈印度的“人口红利”,挺让人羡慕,但所谓“人口红利”只有在经济学上才是正面意义的,当它分散成一个个具体的人生时,它的实际表现往往是极度贫困、劳动者缺少权利、社会极端的两极分化等等。

现在有少数人批评计生政策,动辄说中国可以养育二十几亿人口,这种声音比当年对马寅初人口学的批判还要疯狂。我们可以让经济发展少一点人口动力,但我们不希望中国变成有二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世界上有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的是,那样的社会有多可怕可以看见,但二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会是什么样难以想象。那很可能是一个超级的“蚁族国家”,谁也别试图哄骗我们那样的中国有多美好。

中国已经是超级人口大国,计划生育需要针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经济发展难以承受的断崖式劳动力减少。相信国家对人口动向的监测和统计是缜密、全面的,社会的具体意见会在国家层面得到汇集整理,国家的人口政策会在这些意见的碰撞中实现稳健。

危言耸听的人口意见注定是会被“削峰”的,想生多少就生多少,甚至国家对多生者给予奖励,这样的鼓励生育政策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在中国出现。去中国农村基层看一看,了解一下更广范围的生育情况,就知道这是为什么了。(环球时报社论,原文标题为《骂计生者比当年批马寅初还疯狂》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