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半年国内用电增速创5年新低,统计局: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2015-07-15 17:21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中国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刘行喆 澎湃资料

2015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已经出炉,上半年GDP同比(比去年同期)增长7%,稳步回升,好于预期。但作为观测经济“冷暖”的传统指标之一的用电量,其上半年增速却创出了5年新低,一暖一冷,反差明显。

7月15日,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1-6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6624亿千瓦时,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长1.3%。这一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8%。电力作为经济的血液,其增速与经济增速存在强相关。经济理论和国内外实践表明,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中长期贷款等实物量和金融指标的变化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其常被外界认为是观察经济走势的风向标。

对于这两个数据的背离,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当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与新常态有关,中国经济结构和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相比以往已经有所不同。

盛来运表示,首先中国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在继续加快,占GDP比重为49.5%,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化的趋势还在延续,这是符合产业成长的规律的。从需求结构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继续提升,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个百分点,这说明现在需求结构变化符合调控方向,结构在继续优化。

另外,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高的背后,也意味着能耗的降低。盛来运表示,从投入角度来看,单位GDP能耗上半年同比下降5.9%,一季度下降5.6%,下降的幅度有所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用电量指标背离问题,人民日报在5、6月份曾三次发文,表示要科学认识用电量、铁路货运指标失灵的问题。

其中6月8日刊发的《科学认识判断经济形势的指标体系——从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指标说起》一文中提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小且逐年下降,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占比迅速增加,并成为最大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正因为重化工业占比最大、对能耗需求大,是电力消耗大户,所以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70%以上,其中高耗能行业又占工业用电的70%左右,工业用电量与经济增长关联性较强。

然而,在经济新常态下,用电量虽然仍是观察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经济布局、能源结构和运行质量出现深刻而又积极的变化,它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服务业取代重化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单位GDP能耗不断降低,这些因素都在影响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也必然带来工业用电量的减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