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花游诞生首位男性世界冠军,前全美最佳花游运动员,退役十年

澎湃新闻记者 朱轶
2015-07-27 20:08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

7月27日凌晨,美国队的比尔·梅/琼斯组合在花游混合双人技术自选决赛中力压俄罗斯选手,36岁的老将比尔·梅也打破了女性对“水上芭蕾”赛场的垄断。

在这个有着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次里,比尔·梅也成为史上首位花游男子世界冠军。

比尔·梅和他的搭档克里斯蒂娜·琼斯。 文内图来自CFP

退役10年后复出,比尔·梅梦想成真

比尔·梅和他的搭档克里斯蒂娜·琼斯以0.2122分的微弱优势战胜了夺冠热门、俄罗斯组合,赢得了历史上首枚花游世锦赛混合双人金牌。

这是男选手在花游项目中的历史性一刻,而36岁的首位男性花游世界冠军比尔·梅也在众多媒体记者的拥簇下,再次经历了一个历史——一个“耗时最久的花游发布会”。

“对我来说,好像是一个做了很久很久的梦,今天终于梦想成真。” 比尔·梅有些恍惚,要知道早在10岁那年,他就爱上了花样游泳,但周遭充斥的是不解和嘲笑。

“当时我参加学校的游泳课,我姐姐参加游泳课之后的花游课,如果不和她一起参加花游,我就得在泳池外面干等着,我就这样开始了花游。”他承认,“当时有很多同学和家长拿我开玩笑,觉得这不是男孩子应该做的。”

但比尔并不在意自己作为一个异性闯入女性垄断的这项运动。他在1999年被评为全美花游年度最佳运动员,并开始憧憬参赛2004年雅典奥运会,但最终男子进入花游项目的想法成为泡影。

此后,比尔·梅心灰意冷选择退役。直到2014年底国际泳联决定在喀山世锦赛花游比赛中加入全新的混合双人项目,已经在拉斯维加斯当演员的比尔·梅决心为曾经的梦想拼一次。

为此,比尔找到了曾经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琼斯,劝说她复出并和自己搭档混合双人赛。

27岁的琼斯表示,回到竞技状态并非易事,但比尔全身心投入训练激励着她。她觉得努力拼一次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夺冠是比尔应得的。”琼斯清楚在过去的半年中,比尔每天训练长达6小时,“即便是在没有复出前,他也坚持在俱乐部训练,并且一直关注着美国花游。”

混合赛全场爆满,男女混搭受追捧

为了增加关注度和电视转播收视率,国际泳联大胆启用了男女搭配的模式,在花游项目中出现了混合双人技术自选和自由自选,在游泳接力中则出现了4×100米自由泳接力和4×100米混合泳接力两个男女混合项目,此外跳水比赛也增设了三米板和十米台男女双人跳。

不过,最受关注的无疑还是花游双人混合赛。在喀山世锦赛上,花游混合双人赛的比赛场场爆满,赛事门票也是开赛以来最抢手的。

尽管此前给人们的感觉是,花游混合双人赛画风有些诡异,但在喀山世锦赛现场,花游的艺术因素,包括服装设计、动作、音乐、情节等的编排似乎一一化解了以上种种矛盾,男选手不仅带来了阳刚力度之美,而且刚柔并济的鲜明对比也令比赛增添了观赏性。

俄罗斯《体育快报》就称,“花游混合双人赛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和美感,这无疑是成功的尝试。”

“我从不觉得男选手从事花游是件奇怪的事,人们不应该把花游仅仅看作是关于化妆和漂亮的服饰。”在比尔看来,“男性更能传递花游的运动精神。”

获得银牌的俄罗斯选手亚历山大·马尔塞夫说自己是俄罗斯唯一的一个男性花游选手,他也希望这次尝试能吸引更多男性参与花游,“我希望人们可以通过世锦赛了解这个项目,了解我们在做什么,从而让更多的男运动员愿意参与进来。”

看到目前全新推出的花游混合双人赛遭追捧,国际泳联主席胡里奥也表示,国际泳联将进一步推动混合项目进入奥运会,“目前来看,想走到这一步,仍需要很多努力。”

比尔说:“让男选手加入世锦赛可以推动花样游泳的发展,我期待未来有越来越多的花游比赛向男选手敞开大门,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男选手从事这个美好的项目。如果2020年东京奥运会可以引入混双的话,我要坚持到那个时候。”

中国的花游男“在路上”

本次参加花游混合双人赛决赛角逐的队伍只有6支,中国队缺席了混合赛。不过,中国花游队教练王芳透露,今后中国队也会考虑寻找这方面的人才。

《华西都市报》报道称,花游教练郑嘉就认为男子花游有着特别的感染力:“我记得很多年前,在美国比赛的时候,看到过一个男选手的花游表演,当时非常震撼,非常有艺术感染力,那种美和力量的结合,让人至今难忘。”

不过,郑嘉也承认,男子花游在亚洲的发展和普及很缓慢,“其实水平到的话,男子花游是很有美感、很有技术的项目,但由于水平发展有限,很多男子表演确实看得恼火,也难免让大众有误解。”

郑嘉表示,目前国内已经有好几支队伍开始启动考察男子花游的苗子,“像四川就已经开始让年纪更小的梯队留意潜质不错的男性花游小苗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