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苗炜小说《面包会有的》:在吃方面,现代人是否该更节制?

澎湃新闻记者 邢春燕
2015-08-09 16:2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面包会有的》书影

8月8日,原《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作家苗炜携手新作《面包会有的》做客思南读书会,与作家黄昱宁、小白畅聊饮食故事,该书日前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这本新书题目直白且不陌生,看过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的人应该都记得,革命战士瓦西里在安慰饿得半死的妻子时说的那句,“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从此,“面包会有的”鼓舞了很多人,成为物质匮乏时期人们渴望满足果腹之欲的宣言。

但是,如果仅将这本小说看成一本简单的美食书,未免曲解了原意。苗炜以美食入题,通过书中的两部中篇小说《面包会有的》和《土豆烧熟了》,将“食物与道德感”的议题融入了小说的细节描写中,给两眼放光的“吃货”刺了“恶狠狠”的一刀。

苗炜

在苗炜看来,食物不带有原罪,但饕餮之欲一定程度上带有罪恶感。而这两篇小说的创作初衷,正是源于苗炜在品尝世界顶级分子料理时,心中一闪而过的罪恶感。“2011年,我去西班牙采访费兰·阿德里亚(西班牙著名厨师)的斗牛犬餐厅,那是世界著名的餐厅,那天晚上一共要吃40道菜,吃到30多道的时候,突然间产生罪恶感,觉得吃得太好了,觉得哪不对劲。”

为了完成创作,他准备了三年,翻阅了无数与“食物”有关的著作,从历史、阶级、地域等各个角度审视了人类的吃饭问题。“我的准备工作开始之前,可没想到食物是如此庞大的话题,更没想到有关食物的书竟然如此好看。比如《100个菜谱中的历史》、《高级餐厅的艺术》,再比如《战争之味》,讲二战中的粮食供应,每天摄入4000卡的美国大兵打败了每天只能吃2000卡的日本鬼子。”

书中的第一篇小说《面包会有的》讲述了中年人杨大卫,一个从世界各地进口高级食物的成功商人,一个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也是一位重量级老饕。在经历了环球饕餮之旅之后,杨大卫突然发现自己患上了胰腺炎,饕餮之旅戛然而止,他不能再吃肉和油,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去享受美食,对他来说这无疑是重重一击。然而生活仍然继续,杨大卫必须把饮食的私欲转化成其他欲求,他投资“再生食物”——把剩饭剩菜快速冷冻,再经过一系列生化处理,变成新的方便食品,让欲望得以新生,惠及众人。

事实上,杨大卫品尝美食的经历,反映了过去三十年中国人在饮食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人人自称吃货,电视上不断上演“舌尖诱惑”一类美食节目,苗炜则试图拨开人类旺盛食欲的表层,以文学的视角剖析其背后隐藏的变化。

第二篇《土豆烧熟了》则是一部架空小说,将大背景置于明朝后期的南京,以两位西班牙传教士的经历为主线,他们品尝了各种中国美食,遭遇了很多奇事,见证了土豆在中国的艰难推广,甚至发现了来自未来时代的线索。通过他们的视角,折射了大航海时代人类心灵与饮食的革命,也描绘了明末中国普通人和贵族的饮食风物。

如果只为温饱,吃或者不吃,本不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然而当下,“吃”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身份、阶层、财富、品味等等,“吃”因其附加值而上升到需要在哲学的显微镜下窥探的议题。

其实,早在1942年,英国作家C.S.路易斯就曾在《魔鬼家书》中写道,过去一百年,魔鬼在欧洲最伟大的成就,就是让人类在贪食问题上做到了问心无愧,人们把暴饮暴食的饕餮之罪,转变成了贪恋珍馐美味的生活品味,没有一个人会因为嘴馋而感到良心不安。

苗炜这本新书算是一种回应。“我的小说试图探讨一下,是不是应该更节制一点,是不是不应该时时刻刻想要吃得更好,所以它有那么一点让人讨厌的道德序列的意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