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五代史修订组:欧阳修为何要新撰一部《五代史》

点校本新五代史修订组
2015-08-21 17:34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习称为《新五代史》。全书七十四卷,记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共五十三年的历史。

宋人编修《五代史》的尝试

唐末的动乱,可以追溯到唐懿宗咸通后期的桂林戍卒叛乱,至唐僖宗广明以后,战乱遍及全国,各地割据自守,在中原则形成朱全忠与沙陀李克用互相争雄的局面。至唐哀帝天祐四年(九〇七),占据优势的朱全忠受唐禅,建立后梁。李克用父子据河东与之抗衡,复经十七年战争,李存勖于同光元年(九二三)称帝灭梁,建立后唐。此后石敬瑭建后晋(九三六),刘知远建后汉(九四七),郭威建后周(九五一),都是河东沙陀势力分化的结果。与此同时,北方的契丹日益强盛,成为影响五代历史走向的重要外部因素,而各地割据势力先后称王建号者有岐李茂贞、前蜀(国号汉)王建、吴越钱镠、燕刘守光、吴杨隆演、闽王审知、南汉刘龑、楚马殷、后蜀孟知祥、南唐李昪、北汉刘旻等,占据数州之地而形同割据者则有荆南(即南平)高季兴、夏州李仁福、灵武韩洙等。后世取其大端,习称为五代十国时期。严格地说,这一时期仅包括后梁建立到宋受周禅的五十三年,但如以唐僖宗乾符后期河东沙陀势力崛起为起点,以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吴越纳土为终点,约有一百年。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五代十国全图[晋天福八年(943年)]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后,先后出兵征服后蜀、南汉,并迫使荆南归顺,政局稳定,统一可期,乃于开宝六年(九七三)诏参知政事薛居正监修《五代史》,历时一年半成书,凡一百五十卷。薛史主要依据五代各朝实录删削而成,大量保存了五代实录的原始记录,但因成书仓促,失于本纪太繁,列传仅次履历,拙于叙事,史笔无法,美恶失实,颇为后人诟病。

宋王朝完成国家统一后,实力增强,更重视国家的制度建设和士人的道德敦尚,因此时人不满于薛撰《五代史》,多有重修之议。宋仁宗天圣五年(一〇二七)二月“知宁州杨及上所修《五代史》”。庆历初翰林学士盛度建议重修《唐书》后,时居相位的宋庠即有奏札请同时重修《五代史》。他认为薛书“虽粗成卷帙,而实多漏略,义例无次,首末相违”,“其五代帝纪则殆是全写实录,别传则更同铭志,比于唐史,抑又甚焉”。而当时秘府所藏“五代实录、诸国僭伪之篇,往往完具,若得裒类而通阅,犹足以整齐年月,补缉散亡,勒成新书,或矫前病”。并推荐其弟刑部员外郎宋祁、翰林侍读学士李淑承担编纂。可知在欧阳修之前,宋人已有重修《五代史》的尝试。

欧阳修的未竟事业

欧阳修(一〇〇七-一〇七二),字永叔,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宋仁宗天圣八年(一〇三〇)进士及第。景祐、康定间两度任馆阁校勘,参与编纂《崇文总目》。至和元年(一〇五四)后,主持《新唐书》编修,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官至参知政事,以太子少师致仕。欧阳修诗文负天下重名,一生勤于著述,开创尤多。著有《居士集》、《居士外集》、《诗本义》、《集古录跋尾》等,南宋时汇辑为《欧阳文忠公文集》一百五十三卷。

欧阳修编纂五代史书,始于景祐初任馆阁校勘期间。其宝元元年(一〇三八)作《答李淑内翰书》云:“五代纪传,修曩在京师,不能自闲,辄欲妄作。”景祐四年(一〇三七)作《与尹师鲁书第二书》云:“开正以来,始以无事,治旧史。前岁所作《十国志》盖是进本,务要卷多,今若便为正史,尽宜删削。”“正史更不分五史,而通为纪传,今欲将梁纪并汉、周,修且试撰;次唐、晋,师鲁为之,如前岁之议。其他列传,约略且将逐代功臣随纪各自撰传,待续次尽将五代列传姓名写出,分而为二,分手作传。”可知他在京期间,初拟修《十国志》,因贬官中辍,且计划也有所改变,即从叙述十国历史的《十国志》,改作通述五代的正史。乃初拟纂述体例,与尹洙同撰,明确各自分工,互相阅读删削。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三书》云:“列传人名,便请师鲁录取一本,分定寄来。不必以人死年月断于一代,但着功一代多者,随代分之,所贵作传与纪相应。”旨在斟酌立传原则及纪传间之照应。此书提及庆历四年(一〇四四)苏舜钦案,应作于次年春欧阳修出使河北、河东期间,知二人合作撰史当在九年以上。全书最终由欧阳修一手完成,但尹洙曾参与前期编撰,应可确定。

欧阳修修史主要在景祐三年(一〇三六)贬夷陵、庆历五年(一〇四五)知滁州及皇祐四年(一〇五二)丁母忧去职期间。皇祐五年与梅圣俞云:“闲中不曾作文字,只整顿了《五代史》,成七十四卷。”知初稿已大体完成。至和元年(一〇五四)《与渑池徐宰》云:“《五代史》,昨见曾子固议,今却重头改 换,未有了期。”知曾以史稿听取曾巩意见,并拟作大幅度改作。嘉祐五年(一〇六〇)作《免进五代史状》云:“外方难得文字检阅,所以诠次未成。昨自还朝,便蒙差在《唐书》局,因之无暇更及私书,是致全然未成次第。欲候得外任差遣,庶因公事之暇,渐次整缉成书。”至此全书似尚未完稿。

此后数年,欧阳修仍继续整比全书。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五以为晋出帝论乃有感于治平二年(一〇六五)濮议而发。又治平元年,诏路振所撰《九国志》五十卷以付史馆,今《十国世家》注中多引及路书。熙宁五年(一〇七二)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去世,半个多月后,朝廷向其家诏求五代史,其时全书似乎仍未最终定稿,故元吴师道《敬乡录》卷二引洪兴祖云:“《五代史》,欧阳公未及考正而薨,其家遽以进御,后人传刻,舛缪増多。”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一五訾议此书:“《梁末帝纪》竟无论赞,《冯道传》前忽有序引,使史体敧侧偏枯,成何体制?”此类未及划一处,或皆因未曾最终定稿所致。

欧阳修

贯穿全书的大一统史观

欧阳修对五代历史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不赞同李昉以梁为伪的见解,认为正统是指“王者所以一民而临天下”,而“五代之得国者,皆贼乱之君也,而独伪梁而黜之者,因恶梁者之私论也”。认为五代“其君天下者,类皆为国日浅,威德未洽”,“是以兵无制,用无节,国家无法度,一切茍且而已”。各代皆未尝合天下于一,因而都不具备正统地位。这一观念贯穿于《五代史记》全书编纂中。

欧阳修改变了《旧五代史》五代各朝分别成编的体例,打破朝代界限,将各朝本纪、列传总合在一起,以此体现其大一统的史观。编纂体例则模仿《史记》,将全书分为纪、传、世家、考(即志)、年谱(即表)五部分。其中特别之处有以下数端:

一是将五代各朝皇室传记分别编为《家人传》,按照血缘关系区分为五朝八家,特意于后唐分为《唐太祖家人传》、《唐明宗家人传》和《唐废帝家人传》,后周分为《周太祖家人传》和《周世宗家人传》,强调血缘宗族是礼法社会的根本,纠正《旧史》以义儿、继子具有合法继承地位的偏差。

二是臣工传记,对专事一朝之人,列为《梁臣传》、《唐臣传》等,而将历事两朝或数朝之人统列入《杂传》。以砥砺士节、忠于职守为原则,体现宋王朝对士人廉耻名节之重视,也成为欧阳修评骘人物品德之关键。

三是另立类传以收不同职业或操守之人,《死节》、《死事》、《一行》诸传有所褒扬,《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皆寓贬抑。欧阳修斥责将唐社稷印信奉达梁廷之六臣“皆庸懦不肖、倾险狯猾、趋利卖国之徒”,认为义儿缘起于“世道衰,人伦坏,而亲疏之理反其常,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是导致世乱的根本所在。

此外,作《十国世家》以存各割据政权历史,不依《旧史》以是否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认来区分僭伪与否。作《十国世家年谱》以贯穿中原五朝与割据十国的年代先后,作《四夷附录》以存契丹政权历史与四裔各族之梗概。

《旧五代史》原有记载典章制度的十志,《新五代史》改称考。欧阳修认为五代时期是“干戈贼乱之世”,“礼乐崩坏,三纲五常之道绝,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礼乐文章“无取焉”,因而只作《司天考》记录历法及天象变化,作《职方考》记载州郡地理沿革。其他诸志部分内容融入列传,如卷五七《马重绩传》参取《旧史》、《历志》,多数典章制度则付阙如。

具体行文追求寓褒贬于叙事之中,欧阳发《先公事迹》云:“其于《五代史》,尤所留心,褒贬善恶,为法精密,发论必以‘呜呼’,曰‘此乱世之书也’。其论曰:‘昔孔子作<春秋>,因乱世而立治法;余述<本纪>,以治法而正乱君。’此其志也。”由于行文简隽,寓意深邃,为了让读者体察行文中的褒贬之意,故而出现了史著与史注同时完成的特例。

《新五代史》注,历代传本及《宋史》、《艺文志》皆题徐无党注。徐无党,东阳(今属浙江)人,少从欧阳修学,皇祐五年登进士第,知渑池县。嘉祐初为婺州教授、著作郎。官至政和殿学士,卒于元祐元年(一〇八六)。早年曾为欧阳修代笔作初配夫人胥氏墓志铭,且二人屡有题赠唱和。徐无党从欧阳修受学在庆历末至皇祐间,恰值《新五代史》撰作之时。

欧阳修《与渑池徐宰》云:《五代史》“仍作注有难传之处,盖传本固未可,不传本则下注尤难,此须相见可论”。细绎此语,注文更似欧阳修自撰而借名于弟子者。故北宋就有欧阳修“授徐子为注”的传闻。清俞正燮也认为“其注于新义隐义,以一二语抉之,甚精到,但未整理文词耳。疑欧自注而署徐名者”。

当然也可能徐曾为其修史之助手,注文为师生二人切磋而定。其注颇简略,多集中于本纪,且多发挥义例,解读微言大义。如《梁本纪》下“皇帝即位”注:“自即位以后,大事则书,变古则书,非常则书,意有所示则书,后有所因则书。”“弒济阴王”句注:“弒,臣子之大恶也。书济阴王,从其实;书弒,正梁罪名。”凡此之类,皆旨在传达作史者意图。《十国世家》部分次之,内容为叙述诸书异同及史文取舍之据,与司马光《通鉴考异》类似。列传则多半无注。

《新五代史》的史源,赵翼谓其“多据薛史旧本,然采证极博,不专恃薛本也”。列传部分主要以《旧五代史》为蓝本,酌取实录、野史、笔记乃至故老口述加以充实,其所涉细节也有较《薛史》丰富处。如朱全昱酒醉后斥责其弟朱全忠辜负唐恩而“灭他唐家三百年社稷”一节,系用《五代史阙文》所载,王鸣盛称此为采小说补史之“最妙”者。王景仁、郭崇韬、安重诲、李茂贞、孔谦、王彦章、段凝、赵在礼、范延光、卢文纪、马胤孙、姚顗、崔梲、吕琦等传中皆有史实上的增补。十国与四夷部分史料,较《旧五代史》大为丰富。欧阳修撰史时,十国亡国已久,文献陆续散出,路振据以纂《九国志》五十一卷,为欧阳修所重视。又如叙杨吴事用徐铉《吴录》,叙南唐、闽事用汤悦《江南录》,叙前蜀事用《前蜀书》,皆甚可贵。论吴越称帝改元,则引用吴越国《封落星石为宝石山制书》,知其尝改元,这一结论南宋后为更多的文献与刻石所证明。而述契丹道里用胡峤《陷虏记》,述于阗风俗用平居诲(欧阳修误作高居诲)《于阗记》,尤足珍贵。

《新五代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年版

传世的《新五代史》版本

欧阳修生前,《新五代史》已在友朋间传阅,除前引曾巩读后提出修改意见外,刘敞也在皇祐二年(一〇五〇)作有《观永叔五代史》诗记其阅读感受。欧阳修去世五年后,其书得以入藏秘阁。由于欧阳修在当时及后世的崇高地位与广泛影响,加上北宋后期到南宋前期理学成为学术主流,他所倡导的重一统、明血亲、砺士节、黜势利的见解,成为士大夫的共识,《新五代史》影响也迅速扩大,为世所重,《邵氏闻见録》卷一五云:“今欧阳公五代史颁之学官,盛行于世”,约在北宋后期已取得官学的地位。

《新五代史》最早刊刻当在欧阳修去世后不久,《郡斋读书志卷五》云:“永叔没后,朝廷闻之,取以付国子监刊行。”惜北宋本已无存世。南宋至清代,此书屡经刊刻,版本众多。列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传本达三十四种,其中宋元本(包括残本及配补)九部,加上流播海外者,则传世宋元本即达十余部之多,去其重复,主要有五本:

一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残宋本(简称宋甲本),存一至十四卷,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二字,有章钰、傅增湘跋。其中一至十二卷系傅增湘旧藏,后归周叔弢,余二卷系周叔弢所藏。傅跋初以为北宋本,后于《藏园群书经眼录》据刻工姓名,断为南宋初抚州刊本,阿部隆一《宋元版所在目录》亦同此说。此本为《新五代史》现存最早刊本。

二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残宋本(简称宋乙本),存卷四三至四五,卷四八至五〇,共六卷,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二字。此本系李盛铎旧藏,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有著录,谓有七卷,较今存本多第四十六卷,并称其“补刻之版已居八九”。

三是台北“国家图书馆”所藏南宋本(简称宋丙本),有补钞。此本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二字。杨守敬初得此本于日本,经缪荃孙、刘世珩、张乃熊递藏。《日本访书志》、《艺风藏书记》等著录。尾崎康据刻工及避讳定为南宋初浙江刊本。清刘世珩影刻宋本即以此为底本。

四是元覆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建刊曾三异校订本(简称庆元本)。此本半叶十行,行十八字,曾三异之校订多以“三异案”与原注区别,卷一八末有题记一行:“庆元五年鲁郡曾三异校定。”傅增湘、张元济初据此认为此本系南宋宁宗时所刊,尾崎康据刻工及字体定为元覆刻本。曾三异,字无疑,号云巢,临江军人,曾协助周必大校正欧阳修文集,又以承务郎差监潭州南岳庙,充秘阁校勘,转太社令。《宋史》、《艺文志》著录其《宋新旧官制通考》十卷及《宋新旧官制通释》二卷。曾校多考《新五代史》与他书之异同,间亦记古本面貌。此本传本尚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三部,百衲本《新五代史》取傅增湘双鉴楼旧藏庆元本为底本影印,流通颇广。

五是元大德间铅山州宗文书院刊本(简称宗文本)。此本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文字多有优长之处,系明清以降诸多通行版本的祖本,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汪文盛本、清殿本等皆据此本整理翻刻。《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四部,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为易见。

点校本《新五代史》整理工作最初由陈垣、柴德赓承担,一九七一年后转由华东师范大学完成,于一九七四年出版。原点校本以百衲本影印元覆宋庆元本为底本,参酌了当时通行的明清诸本,并吸取了前人一些研究成果,纠订了部分史实错谬。

本次修订,仍以百衲本影印元覆庆元本为底本,以宋甲本、宋乙本、宋丙本、宗文本为通校本,以南监本、北监本为参校本。北宋吴缜《五代史纂误》、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南宋钱端礼编《诸史提要》、题南宋吕祖谦编《五代史详节》、元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以及宋类书、文集中所引《新五代史》文字,亦或保存宋元旧本面貌,本次校订皆酌情参考。欧阳修纂修时间有史实讹误,亦酌情加校记予以说明。历代学者考订《新五代史》成果有资校勘者,本次修订皆尽力予以吸收, 限于体例,不一一标注,谨此一并致谢。

点校本新五代史修订组

二〇一五年三月

(本文系点校本《新五代史》修订前言,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标题与小标题为编者所拟,注释省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