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技博主进化史

2021-07-20 08: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江岳 二毛 首席人物观 收录于话题#科技1#刘成城1#王自如1#李楠1#何同学1

作者:小葵 二毛

编辑:江岳

《杀死鹌鹑少女》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但一场巨变,已经发生了,地动山移,浑然不觉,当时只道是寻常。”

故事都是以“不甘愿做平凡人”为起点的。

高中就打算北漂创业的刘成城,抱着改变世界的心态,创办了36氪,2019年,36氪在纳斯达克上市,他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敲钟人;有着高远人生追求的王自如,误打误撞做了科技测评,无奈ZEALER 江河日下,接下董小姐的offer,成为他的新转机。

曾经因一篇文章被魅族黄章看上的李楠,经历了被热捧到被边缘化的商业洗礼;今年毕业的何同学,大二就收到 OPPO 副总裁沈义人的工作邀约,如今去向未明,但作为最有人气的新兴科技博主,他的选择,无疑会受到万众瞩目。

他们走上同样的科技博主道路,却奔向了不同的终点。决定这一切的,固然有个人愿景,但更多时候,是时代创造了这些岔路口。

理想

跟多数充满幸运色彩的成功故事的开头一样,由兴趣萌发的顺势而为,把主角推上赛道。

刘成城也是如此。

他对中关村的向往,萌生于17岁,他甚至策划了与两位高中同学逃学进京创业,但计划泄漏,被老师拦在了宿舍。他最终拿着北京邮电大学的通知书站在了北京,而混迹中关村的那些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确定自己不适合搞科研。

互联网创业大潮已经在中关村暗流涌动,2010年,中国网民已经达到4.5亿,C2C(copy to China)有个更加宽广的群众基础,王兴走出饭否的阴影,对标Groupon,创立了美团。在此之前,北邮学生刘成城就做起了美国科技信息的搬运工,建立独立博客,编译并分享自己在techcrunch等科技网站看到的文章。

这也是属于博客的黄金时代。2009年最后一天,当时还只是赛车手兼作家的韩寒,在博客里写道,“身为一个书生,在新的一年里,只能继续写下去”。他有足够多写下去的动力,作为被新浪博客力捧的顶流,他在2010年的第一篇博文,是针对电影《阿凡达》的感慨,寥寥二三百字,点击151万,评论近5000条。

刘成城也很快拥有了自己的流量。2010年秋天,他进入中科院,年底,36氪网站上线——氪,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里的第36号元素。在DC漫画里,氪星是超人的故乡。

中关村已经不再是高中生刘成城从书中认识的模样,但机遇,依然流传在一栋栋不起眼的楼里,以及一场场搭配着燕京啤酒的饭局里。2010年圣诞节,刘成城参加校友聚会,认识了前百度创始人之一的师兄 。

新故事从100万天使投资中开始了,大众创业的风潮成就了科技博主刘成城,刘成城也成了“创业导师”。

王啸(左)与刘成城(右)

只是,这样的成功已经很难复制。

如今回看36氪的初始发展,“风口”似乎才是刘成城成功的最好注解。就好比直播的风口选中了李佳琪和薇娅,短视频的风口选中了李子柒。

36氪成立早期,以编译美国科技报道为主,在创业者热衷抄美国作业的年代,它的价值也被放大。很快,它把内容转向报道创业公司——这是需求飞速膨胀的市场,创业热潮之下,一级市场的融资呈现指数级增长:2010年的融资数量是302个,到2015年时,这个数字已经翻了10倍,达到3932个。也是在这年,刘成城与总理拍下的合影,传遍了中关村。

中关村的故事日新月异,36氪也时时需要系统刷新。媒体业务之外,36氪陆续新增了线上融资服务、氪空间项目等,最终,“中国新经济服务者”的定位,把36氪送上纳斯达克,也把30岁的刘成城推向人生巅峰。

至此,刘成城成了科技博主的尽头。

但光环之下,冷暖自知。36氪上市当天就跌破了发行价14.5美元,当天报收13.06美元。美国资本市场似乎对这个科技博主起家的故事兴趣不大,它最近的股价是2.16美元——相当于发行价的15%。而身为董事长的刘成城,已经久未露面,代表36氪活跃在公开场合的,更多时候变成了CEO冯大刚。

现实

如今看来,王自如作为科技博主的倒掉,与他的两次出圈有关。

2014年与老罗的那场世纪辩论,让王自如成为知名度更高的网红。但不幸的是,很多人只是记住了他被罗永浩逼到墙角时的狼狈,甚至都有了后遗症——谈起王自如,下意识就会想起老罗。

这是失败者必须接受的结局。他认输 ,可是不服气。

两年以后,王自如对着镜头说出:跟老罗辩论时,我的团队有20人,现在有160人,这在行业发展当中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作为科技博主,王自如擅长放大个人行为对行业的影响力:锤子 T1 降价时,他认为这是自己跟老罗辩论的结果。ZEALER 团队人员扩充时,他认为这是第三方测评机构的整体进步。

当然,他确实也具备行业影响力。2019年那则三星折叠手机的测评视频,几乎断送了ZEALER的公信力——尽管老罗在5年前的辩论中就说过,“被包养的人还谈什么独立性?”

那是王自如的第二次出圈。

如今打开B站搜索王自如,你还会看到满屏的“卡痰声”、“wow”、“awesome”“这是我独享的moment”........这些略带夸张的语气词,都出自王自如的三星测评。

尴尬的是,那部连包装都能让王自如惊叹十分钟的手机,在上市不久就因质量问题招致众怒,以至于品牌方不得不紧急召回。测评视频由此成为段子,网友们“慕名而来”,模仿他的语气开箱方便面,豆瓣酱,辣条等产品,以此嘲讽他的浮夸做作。

“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月亮与六便士》中,斯特里克兰德为了实现画家的梦想,放弃了优渥的生活,王自如恰恰相反,他消耗着过去的自己,只为获得六便士。

与刘成城同年出生的王自如,起初的梦想也是拥有不平凡的人生。

在接受《南都周刊》采访时,王自如曾说:我始终觉得自己要成就点什么事,绝对不要过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生。

只是,困窘围绕着他整个青年时代:单亲家庭,寄人篱下,8个字就可以概括他的童年。长大后想去外面开阔视野,香港是他唯一能够承受的选择,母亲借了20万元,凑齐了他的生活费。这或许是他人生目标稍显矛盾的根源:他一边高喊“活出高远人生”,一边又道:我的人生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创造效益。

2010年,还在香港工作的王自如,“为了多一条有兴趣的活路”,利用电子产品香港先于内地上市的信息差,在优酷上做起了开箱视频,同时微博助阵。

第一条开箱 iMac 的视频就让王自如一炮而红,那台iMac 是他分期购买的,开箱过程中,他全程没有多余的废话,小心翼翼中写满了热爱。

稳定更新,客观评测,密集干货,当时国内这样的开箱测评并不常见,王自如在数码爱好者的圈子里很快走红。后来,即使是凌晨3点更新视频,发布后的一分钟,播放量就能轻松过完。2012年,在拿到雷军的200万投资,他创办了科技测评平台 ZEALER,虎扑直男们对他的评价是:除他之外,没有评测。

ZEALER 因王自如而起,最终也因王自如而受困。

两次出圈,都伤害了这家测评网站的口碑和公信力——而这正是它的安家立命之本。它在商业上的几次尝试,也并不成功,包括2016年开始的新类目尝试,2018年,它搞知识付费,推出每人收费199元的十万人俱乐部,在知乎平台上,更多的评价都指向了“割韭菜”。

知乎网友严欢在2019年关于“ZEALER公司是不是已经开始没落了?”的问题下如此回答:

几年前,看王自如评测一款手机的视频时,老婆过来瞄了一眼说:“这人的衬衫好几万。”我上网一查还真是,此刻我就知道ZEALER气数已尽。

王自如沉浸在自己的远大理想之中。

最近几年,他频频出现在综艺节目里——这或许能提高他的IP知名度,但这样的知名度,似乎对ZEALER的公信力提升并无太多帮助。

在《青春旅社》中,主持人李静问他:你最擅长什么?他刻板地回复了公关套话:创办的ZEALER如今是中国最大的科技测评平台。

这个答案,在眼下已经不复成立了。ZEALER App 活跃度,从首页零星的用户留言中,可见一斑。在科技博主们活跃的B站,ZEALER的粉丝刚及何同学的九分之一,同类型的小白测评、科技美学、TESTV等频道,虽成立时间较晚,但粉丝数量已远超ZEALER。

对内容失去敬畏心,让王自如的科技博主之路难以为继,但高调做人确实让他得到了新机会——尽管这有悖于母亲教育他的“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上周末,格力发文确认王自如已经入职,一张工作照随之公布,作为公司人的王自如,穿着一件合身蓝衬衫,发型考究。

没人再去关心,他的蓝衬衫价值几许了。

废材

对乔布斯的共同热爱,是这个故事的基调。

2012年,科技媒体爱范儿主笔李楠写了篇文章《iPhone可有设计哲学?》,黄章大为赞赏。这位偏安珠海的手机从业者,因其对产品的执着,被认为是国内最像乔布斯的人之一。很快,黄章把这位“难得的人才”挖到了魅族。

七年后,位至“魅族高级副总裁”的李楠离职,江湖散场,黄章送上了一句尖酸评价:

“对公司来说能挣钱的就是人才,亏钱的就是费财”。

李楠没有直接骂回去。魅族七年,把他送上了在媒体供职不可能企及的职业高度。建立魅族营销系统,建立魅蓝品牌,对接阿里投资,这三项连黄章都难以否认的成绩,对于李楠的下半场,便是很好的开始了。

黄章送给他的,还有更多隐形资源。

李楠做了一个潮流科技品牌,怒喵。无论是在品牌启动的声明里,还是在李楠自己出镜的产品视频里,或明或暗的对黄章的调侃,都能换来围观者心领神会的一笑。

比如,“前浪企业家该退就退了吧,后面的事情交给我们了”。

比如,“(我)喜欢潜水跟滑雪,不喜欢自己卖的大众产品,是被大众产品耽误的潮流玩家。”

比如,“我是李楠,一个在东京写代码,却要跑回国做品牌,每年用演唱会卖掉200亿手机,骗了马爸爸5.9个亿美金,却还要说自己是stay true的嘻哈男人。”

句句指向黄章。

“大众产品”,当然魅族手机。“骗了马爸爸5.9亿美金”,即那场由李楠促成的阿里对魅族的融资,在黄章的任性之下,那场合作最终不欢而散。

至于“stay true”,大概是对黄章的更加直接的回应。李楠离职后,黄章对继任者的要求之一便是,“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李楠显得信心满满,“主流文化不是未来,亚文化才是未来”,他曾经在怒喵发布会上放言。不过,一个略显冰冷的现实是,这家公司,至今没有创造出与创始人名气匹配的产品。

至于黄章,在乔布斯去世十年后,他似乎也失去了战斗的动力。今年2月,魅族CEO更换为黄章的弟弟黄质潘,7月,魅族再次申请多个“魅蓝”商标,这被解读为,魅蓝产品线可能会被重启,有媒体在标题里直戳痛处:黄章要吃下后悔药了?

魅蓝存在的那几年,也是魅族跑得最快的日子。凭借机海战术,从2014年到2018年,魅蓝发布了20多款产品。魅族在巅峰的2016年,手机销量2400万,魅蓝在其中占到八成左右。

但那样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国产手机大繁荣的时代已经终结。罗永浩坐在直播间卖货的样子很努力,他距离还掉6亿债务的日子越来越近,但当年锤子发布会时的紧张和狂妄,再也不可能出现在主播罗永浩身上了。

至于李楠,亦是如此。从科技博主到公司高管,他赶上了手机行业的风口。这关乎能力,也关乎运气。

而在潮流科技的消费赛道,这两者,他显然都还需要继续积攒。

未来

历史的演变,从来都是在重复中推进的。

一篇文章,改变了科技博主李楠的职业生涯。一则视频,让北京邮电大学大二学生,也就是刘成城校友的何世杰,被 OPPO 全球副总裁沈义人相中。

2019年6月,一则关于5G技术的视频《有多快?5G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实感受》,在B站疯狂走红,大二学生何世杰,一夜之间成为最有名气的科技博主。

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10万粉丝的B站小up主,对未来充满担忧,”做数码视频这个事情,它的门槛没有多高,市场也没有多大,即使做得很好,收入也不会多高”。另外,他也担心,选择做视频,而不是准备考研出国找工作,会让他丧失竞争力。

名气消解迷茫。蜂拥而至的粉丝里,不乏大人物。

很快,有人在那则5G视频评论区里,发现了沈义人的身影,他留言:“同学,大几了?找工作吗?要不要来我们这?”4个月后,OPPO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一场手机产品的见面会,何同学也出现在现场。

机遇总是带着迷人的味道出现。在短视频时代里,这股味道蔓延的速度和浓度,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安迪·沃霍尔的15分钟成名定律,被更多人身体力行,增添了金光闪闪的色彩。

今年毕业的何同学,刚刚22岁,他的去向尚未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B站的732万粉丝,采访雷军,与库克对话,这些经历,已经让他无需像同龄人一般,精心修饰简历,向面试官努力推荐自己——早在今年一月,他宣布自己请大佬写了一款帮助用户戒掉手机的软件,“时间锁”,开发商就是“杭州何同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也就是说,尚未毕业,何同学已经升级,当上了何老板。

他踩准了时代的节奏,从某种程度上,他也是被时代选中的幸运儿。

5G视频发布的当天,工信部正好向运营商发布5G牌照,在此之前,关于5G的讨论已经热火朝天,而这正好是何同学的专业;他在B站的持续走红,离不开B站对知识垂类的加大投入;他与库克对话的大背景,是中国市场在苹果公司营收贡献中,占比持续走高,库克比以往需要中国年轻人。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这位年轻人的内容生产能力,以及对待产品的不卑不亢的态度——这与王自如当年对三星的夸张赞誉截然不同。这也是属于Z世代的自信。

“站在未来,看过去的人对现在的预测”,这是何同学在视频里提过的思考。他不再拘泥于产品参数,而是结合技术和人文,呈现年轻人维度的思考。

在2月份与库克的那场对谈中,他问了库克:如何找到热爱的工作?库克援引了乔布斯的一句话,回答是这样的:

“当你找到你的热情所在,你的心会告诉你。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就应该继续寻找。因为你期望感受到这份热情,找到工作的理由,让你觉得你所做的对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能够让世界有所不同。”

对于年轻的何同学而言,坚持做自己热爱的视频,并通过视频向世界证明自己,无疑是幸福的。他的身上,隐隐浮现着三位科技博主前辈的影子:以在校生身份,成为科技博主,并受到关注,这很刘成城;以视频方式一夜爆火,这很王自如;“出道”后被大佬关注,这很李楠。

但他又是独特的。

刚刚走红的那一年,他在B站发布过动态:“B 站年报出了,看完有点想哭。不是因为这一年涨了多少粉,涨粉是好事,但不至于感动。是因为我认识这个把我的视频看了 545 次的人。她是我妈。”

即使寥寥几句,也能激发用户好奇和共情,这是何同学的天赋。

产出好内容,是优秀科技博主们的基本素养,但只懂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在个人IP的重要性被无限放大的年代,告诉用户“我是谁”,是更重要的事情。

何同学站在了他的岔路口。而他注定走上跟前辈不同的道路。因为,铺就这条路口的时代,已经变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标题:《科技博主进化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