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数字阅读的“社交化”之路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5-08-24 08:16
来源:澎湃新闻
异次元 >
字号

阅文集团CEO吴文辉

8月23日,第二届“网络文学会客厅”在2015上海书展拉开帷幕。阅文集团CEO吴文辉在现场表示,在网络文学全新运作模式下,一个跨越出版、游戏、影视、周边等在内的新兴文创业态正在形成。“阅读不仅在纸上。”

作家叶辛也表示,网络文学正在形成一股很大的气象,但网络文学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为什么要看书?因为我们有精神需求。现在热闹、打斗、虚幻、悬疑(的网络作品)很多,但是进入读者心灵的作品,还不很多。”

今年初,由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合并而成的阅文集团成立,有“网络文学教父”之称的吴文辉出任阅文CEO。他向外界承诺,阅文将力争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以最全量的数字阅读作品、更便宜的价格和更简便的搜索,为用户提供优质阅读服务。

8月20日,吴文辉接受澎湃新闻专访,他希望数字阅读在未来能实现“全民化”,并从内容、渠道、盈利模式等方面回应阅文将如何实现它的承诺。

内容:不局限于网络文学的正版基地

澎湃新闻:就阅文目前旗下的阅读品牌来说,网络文学和传统出版物内容分别占了多少比例?未来这一比例可能会有怎样的调整?

吴文辉:目前,数字阅读全民化的趋势才刚刚形成,读者主要的阅读对象还是网络文学,大概七成以上的读者主要阅读网络文学作品。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他类型数字作品的阅读量在迅速攀升。在几年前,网络文学以外的数字阅读占比可能还不到10%。这也充分说明,随着阅读人群的放大,读者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元。

澎湃新闻:你曾表示阅文将投入上亿资金,重点增加网络文学以外的作品,建成一个包括小说、人文、社科、财经、技术、健康等海量内容在内的“中国互联网上最大最全的正版内容基地”。要实现目标,除了投入资金,还需要什么?难点在哪里?

吴文辉:资金是一方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建设一个数字阅读生态。这个生态的形成,有几个层面同样关键。

在作家、出版社层面,我们需要基于阅读,并通过阅读衍生产品的开发,保证参与者的收益和回报,形成一个收益自生循环体系。让大家能从这个平台里得到长期的、稳定的回报,而不是靠现金一锤子买卖——这是不能长久的。目前,网络文学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收益回报机制,并正在向深度开发迈进。上半年,不包括版权衍生,仅电子阅读稿酬我们就发放了大概4个亿,一个有400万注册作家的群体已经形成。

在读者层面,我们需要精确地把最全的内容推送给他们,并给他们更好的阅读和衍生服务体验。我们也一直在加强这块,比如说我们从QQ阅读5.0开始尝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流模式。

在市场层面,我们也在努力尝试。比如说我们今年将内容铺向了应用宝、腾讯新闻等亿级用户产品,也与小米等展开了渠道合作,让更多人可以更快捷地享受高品质、定制型的正版阅读。在推广上,我们率先开始了数字阅读内容的线上、线下全媒体广告和市场活动推广。

澎湃新闻:在传统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上,阅文如何处理和传统出版社、非网络作家之间的关系?

吴文辉:我一直认为,我们和传统文学之间是合作共赢的模式。依托我们自身的平台,有可能把包括非娱乐性的一些品类的阅读内容发布出去。文学平台可以为作品提供强大的推广资源和大数据支持。在这点上,阅文可以通过腾讯大数据为传统的文学作品以及出版社做精确的用户分析支持。

澎湃新闻:在网络文学上,现在阅文集团已经拥有了占据绝对优势的作者资源。对于网络文学作品质量,阅文集团有无标准(门槛)?

吴文辉:既然是感性的文化产品,彻底的质量标准化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文学发展规律的。

当然了,基本的、公认可行的质量评判体系我们一直都在做。这个体系,主要是起到一个基础的淘选作用。更深度的质量评判,我们更多地交给读者、评论界。当然,读者和评论界的评判也不代表作品的最终质量水准和成就,只是给更多人阅读起到一个参考作用。我们相信,一部作品的最终成就和质量评价,需要时间来沉淀。

渠道:从“书找人”到“人找人”

澎湃新闻:对于读者而言,获取阅读资源的渠道非常关键。你曾提出数字阅读应从“人找书”,到“书找人”,到“人找人”。那么现在阅文处在哪一阶段?有哪些渠道搭建?

吴文辉:从QQ阅读5.0版开始,我们正在向“书找人”转变。争取实现最大程度上的精确送达。

澎湃新闻:要进入“书找人”甚至“人找人”,阅文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

吴文辉:首先是平台的建设和升级。更多元、更易用、更精准是一方面,建设聚合的、面向行业伙伴开放、共赢的生态又是另外一个重点。

其次是内容的进一步扩充和提升。我们将通过内容引入、合作等手段,大幅提升全品类内容投入。全力扩充包括人文、社科、财经、教育、生活、技术等多元题材内容。在扩充的同时,努力挖掘和培养运作一批优秀的正向的作品同样关键。我们希望在内容层面实现“人人有其书,人人有好书”。

再者是全民阅读的推广和传播。全民阅读战略需要更大的市场推广和公众宣传投入,我们为此已经准备了充沛的资源。而通过传播创新,让投入更有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将成为我们的长期课题。

澎湃新闻:你曾说目前中国每天的数字在线阅读用户大概有五六千万,这与6亿移动用户相比是远远不对称的,创新空间应该就在“社交化”。阅文在“社交化”方面,具体打算怎么做?

吴文辉:现在我们阅文面对的平台和以前其他的文学网站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应该有海量多的网民和用户。通过QQ,我们可以链接全中国所有的网民;通过微信不仅可以链接网民,而且还有大量的手机用户。

以亿为单位的用户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口味也千差万别。我们的平台会产生各种不同风格和倾向性的作品,为了能满足读者,所以使用技术和大数据的手段是必然的过程。

目前我们基本建立了一套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和用户背景的系统,可以初步判定用户对于作品类型和内容的爱好的倾向,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澎湃新闻:传统严肃读物会不会很难走“社交化”的渠道?

吴文辉:我认为不会。严肃读物始终有自己的稳定受众,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我们的大数据平台进行挖掘,将这些读者关联起来,就是咱们说的“人找人”。除了既有的忠诚用户以外,通过他们的聚集和意见领袖的口碑传播吸引中间潜在受众的兴趣,并实现有效转化。

盈利:以付费阅读和IP产业化运作为主

澎湃新闻:目前阅文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吴文辉:关于赢利模式,以数字付费阅读为基础、通过优质ip的产业化运作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是我们未来的主要赢利模式。此外,非版权的影响力变现等,都是基于内容这一核心竞争力的收益组成部分。

澎湃新闻:对于数字阅读,你一直倡导“让读者认真付费”。在目前似乎“免费阅读”还是深入人心的,我们如何培养中国读者的付费习惯?

吴文辉:我认为付费是数字出版的重要基础。实际上,经过长期培育,付费阅读的规模和接受度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几十亿的付费阅读市场规模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而随着线上付费技术的完善、付费习惯的进一步养成、版权环境的好转,市场会更大,对于数字出版的整体促进也会更大。

未来,阅文要做的是“全文学”、“全阅读”。也就是说,我们的内容的类别、形式将越来越多元。基于这个战略,我们的付费阅读形式也必然更加多元。而除了丰富直接付费的形式,对于某些特殊类别或作品,交叉补贴可能也会是一种选择。

澎湃新闻:你曾说对于所处的行业,最想改变的是“让作家认真写作,让读者认真付费”。按之前的说法,阅文给作家的分成是50%-70%。你如何评价目前的网络写作环境与稿费机制?

吴文辉:作家扶持一直是我们工作的核心之一。2005年,当时网络文学商业化才刚刚起步,我们就推出了以网站出资补贴和奖励为主的作家福利制度,并通过这个制度巩固和扩大了创作人群,也培养出了相当多的知名作家。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形成了包括作家福利、作家等级、作家培训、作家运作于一体的完整作家体系,我们称之为作家“星计划”。

比如说,通过创作保障等福利补贴和鼓励作家坚持写作,通过文以载道保障小门类写作热情,通过创作激励给出奖励来激励作家写出更好的作品和更稳定的创作,通过作家等级给作家以明确清晰的发展上升道路,通过培训提升作家写作能力等等。

除了固定的制度以外,我们也通过像“星创奖”这样专门针对未成功作家的活动来给大家创造更直接的上升通道。

就目前来看,网络文学的写作环境和稿费机制依然是最恰当的选择,也依然是各类原创文化产品中最具公平性、透明度和竞争力的机制之一。无论是从作品竞争、分成模式等等,都拥有着互联网时代独有的开放优势,市场化程度较之传统文化行业而言,是比较高的。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职业作家群的扩大,他的基础正在日益稳固。

澎湃新闻:2014年以来,我们对针对知识产权(IP)资源的“更加开放多元的合作”印象深刻。网络文学其实是互动娱乐产品的源头,阅文本身也是巨大的网络小说IP出口。但你在“福布斯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的发布会上说“我们的IP价值体系还没能与这个时代同步”。那么你觉得什么才算是同步的状态?在争取同步上,阅文还需要哪些努力?

吴文辉:我觉得,一个能充分的、完整的、量化的、透明的价值衡量体系是产业发展的必需。在目前的行业发展态势下,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对于作品而言能更准确体现价值,对于合作厂商而言更市场化的机制,而不是早期估算为主的价格生成模式。

什么样的书,人气如何,用户品质怎么样,稀缺程度怎么样,价值又会是多少?尽量形成一个市场公认的价格区间。只有几方共同认可、市场公允的价格,才是未来版权合作、项目合作的基础,也更能保障作品改编的定位与实现。

基于这个考虑,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作品数据体系的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实现作品的价格生成机制的建设,形成有较为明确的价值衡量标准和合作伙伴共同认可的价值定量办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