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澎湃联播|采访王思聪,BBC又搞了个大新闻

澎澎和湃湃
2015-08-27 21:4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联播 >
字号

继中英教育冲突后,BBC又出幺蛾子了。

今日BBC和王思聪共同成了舆论热点,原因是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派了一个女记者采访了澎澎的老公王思聪。老公不乖,竟然没事先通知澎澎,回去搓衣板伺候。

采访的情况大致是这样:

我们的女主,也就是这位女记者穿着朴素进了电梯。

刚进王思聪家门,女主就称赞思聪的鞋子好棒哟,自己从来没见过。还说自己羞羞,袜子是5元店买的,就是那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店。

难道采访前不知道进门要脱鞋吗?就不能事先准备双好点的袜子吗?装出寒酸的模样,反衬中国土大款,BBC这点卑鄙的伎俩是不能阻碍中英两国友谊的。

随后女主走进客厅,仿佛刘姥姥逛大观园,啧啧称奇,发出了“wow”的感叹。

一副吊丝女记者与霸道总裁的即视感,接着他们就坐下聊天了。

等等,这位女记者是不是顶替新闻系室友过来采访的文学系女生啊?她怎么没有忘记带笔?她为什么没有咬嘴唇?最重要的是她应该摔一跤啊!喂,跟剧情不符,退票。

女记者除了问及网游之外,毫无例外地把话题引向了某些西方媒体老生常谈的议题,比如XX,又如XX,你们一定懂的。

面对记者恶意满满的提问,王思聪用标准的伦敦英对答如流,让人刮目相看。据悉,凭借其出众的英语能力,王思聪将与马云的儿子马切姜、李彦宏的儿子李扒蒜组成国际流行组合,名叫“葱姜蒜boys”,拯救外国小学生于水火,净化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化。

某些西方媒体总是想着把中国批判一番。比如一会集中唱空中国股市,一会又罕见唱多中国经济,这是在忽悠谁呢?中国股民可是身经百战,百毒不侵,从5000点到3000点也就弹指一挥,大风大浪都过来了,现在这些都只能算毛毛雨。谈到中国政治经济,北京退休老大爷都能分分钟秒掉《纽约时报》。

这里要重点批评下《纽约时报》,老是想搞个大新闻,连中国的拍黄瓜也能上头条。

中国的家常菜拍黄瓜今年突然爆红纽约,《纽约时报》网站还特地做了报道。报道称,切片黄瓜表面光滑、不易入味,调料加在上面往往会滑落。拍黄瓜则不然:它不规则的棱角和粗糙的表面极易吸收调料,几秒钟的工夫就能入味。纽约人还发明了新吃法:黄瓜加酸奶。

看完这条新闻,吃货湃湃深深同情落后的美帝。老美活了那么多年,竟然还不知道黄瓜可以拍着吃?我们这黄瓜加老干妈都没有说话,加个酸奶就值得上新闻了?拍个黄瓜都能写篇报道,那如果编写八大菜系还不是要写满好几个图书馆了。

湃湃正在考虑技术移民,前去拯救美国人民的味蕾。

外国生活单调,民间创造力明显跟不上中国的节奏,一点点小事就让外国媒体看傻了眼。

英国的《每日邮报》近期报道了中国很多地方都在玩一种“豆芽花”的发卡。该报道称,这款新奇发饰老少通吃,有近百种不同设计,其中不少都是塑料花,远看像从头顶上发芽长出的植物,近看更像天线。

最初,这种发卡只出现在成都的旅游景点,之后流传到其他地方。

歪国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明这其中的内涵,“豆芽花”彰显了中国人豁达的生活态度:

要想生活过得去,头上就得顶点绿。

据澎澎考证,头上长草呢,始祖应该是这位。

澎澎坚信,继广场舞之后,“豆芽花”的潮流必定将瞬间席卷全球,在卢浮宫、克里姆林宫、白金汉宫、白宫都会出现一抹清凉的绿色,比如这样:

等到那时,国内媒体就会刊登一篇评论《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说,中国才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国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