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学习不快乐

2015-09-03 19:32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近些年来,从西方引进的“快乐教育”思想逐渐占据主流。中国大陆中小学课程、课时和教材、教法设计,都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快乐教育被简单等同于“减负”,减负又被简单等同于降低课程难度、减少作业量和缩短学生在校时间。

在高考的倒逼效应已经传导到小学的当下,刚刚从学校教育中减去的负担,立刻由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加码。学生并没有因为推行了“快乐教育”而快乐起来。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仍是件苦差事。

通过“快乐教育”兜了一大圈,发现还是在原地踏步。原来由学校承担的全部教学功能,现在分离出一部分由课外培训机构承担。而由于各个家庭支付能力有大小,最终,培训机构使家庭财力与中小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之间建立了某种因果联系。

“学习是快乐的”大概是个事实判断,但大量事实证明,这个判断并不成立,也就是说,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只要想把学习搞上去,一定需要刻苦对待,而不是把所谓“快乐”作为学习的主要特征——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之时,何曾有过什么快乐可言?前几年有人做过统计,天才如莫扎特,成为音乐家的背后,也需1万小时的刻苦训练。学习的道路上,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学习为什么需要刻苦甚至痛苦?道理并不复杂,今天举凡成为教学内容的知识与技能,多为人类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成就,一个人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短短十来年时间要掌握它,本身就是巨大挑战。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过程绝难轻松应对。

掌握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可以获得一些欢愉,但关键在教师。一个称职教师对一种知识或技能的理解程度,哪怕是简单的数字加减,也应包含着他对人类智慧成就的理解和热情。这种能力大小,决定了他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减少多少痛苦,带来多少欢愉。

但不得不说,那些天资聪颖的人,多不愿意从事这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不独中国大陆如此,即便是经合组织成员国,也有一半国家表示对当前维持合格教师的充分供给感到十分焦虑,这些国家对教师队伍中低于平均入学考试成绩的大学生和女性越来越多地应聘教师职位感到忧虑。教师短缺和应聘教师职业者的学术水平越来越差,背后的原因是教师不断下降的相对工资。

当越来越多资质平庸的人进入教师队伍,学习过程将愈加痛苦,欢愉更少。这不是推行“快乐教育”扭转得了的,弄得不好,适得其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