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万玛才旦:我的电影并不能满足人们对西藏的猎奇心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2015-09-06 07:17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在威尼斯电影节《塔洛》首映会上。

意大利时间9月4日,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新片《塔洛》在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举行了首映式。和万玛才旦以往的电影一样,《塔洛》依然是一部藏语电影,关照藏族人的现实生活,同时也探讨了藏汉两种文化集中在个体身上的冲突以及对人产生的影响。

万玛才旦出生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他做过教师和公务员的工作,之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和编导系学习。《塔洛》是万玛才旦的第五部电影长片,此前的“藏地三部曲”《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和《老狗》参加国内外多个电影节的奖项。《塔洛》是这位在国内电影圈已有相当知名度的导演首次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

塔洛的焦虑也是当代藏人对于自身身份的焦虑

《塔洛》由万玛才旦曾经创作的一个短篇小说改编而成,辗转青海省贵德、同德、贵南等地拍摄。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单纯善良的牧羊人塔洛,他一心想为人民服务,但随着他来到城市并遇见心爱的姑娘,残酷的现实将他单纯的理想一一打破。

《塔洛》剧照

黑白的色调贯穿始终,是导演希望呈现出人物世界观中“非黑即白”的偏执与纯粹。“那么一个人,留着个小辫子,记忆力很强。他经历过‘文革’,记忆力很强,可以背诵《毛主席语录》。”万玛才旦说,其实藏区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背诵语录,但并不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没有抑扬顿挫没有语调。”

在万玛才旦看来,“文革”对藏区的冲击影响很深,甚至有些地方比汉族地区更深。“经过那个年代,对一些人来说语录确实和经文有类似的地方,塔洛就把它理解为一种行为准则了,就会希望像张思德同志一样,为人民服务”。

万玛才旦的电影中,汉藏两种文化的冲突和平衡是他始终关注的母题。《静静的嘛呢石》表现在一个封闭的山区表面的平静下,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相互渗透的无言冲突;《寻找智美更登》是在爱情故事下探求藏族文化和藏族人心灵的寻根之旅;《老狗》是面对逐渐模糊的故乡,一个人选择坚守尊严的激烈方式。而此次《塔洛》万玛才旦讲的是一个人追寻身份却在过程中迷失的故事。

电影的故事背景是2000年出头,刚刚要换发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时候。“身份证是个符号,塔洛原本是个孤儿,身边的人都叫他小辫子,甚至派出所警察问他名字的时候,他自己一下都反应不过来。他有一个自己的身份要确认,也要被官方所确认。但最后他剃掉了辫子,把自己也弄丢了。”

而现实中,这样的故事也有一定的“大众性”,万玛才旦说,其实最初在藏区,藏民们对身份证这个东西真的不了解也不在意。“后来逐渐开放,他们要进城,没有身份证住不了店,各种现实的问题是文明进程中逐渐要面对的。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原本根深蒂固的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冲突中的那种身份焦虑和无所适从是普遍的。”

万玛才旦坦言,“自己也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这种焦虑在从藏区出来之后,逐渐显现出来。现在也还需要不断地做出调整,慢慢找到一些平衡,但依然觉得没有完全进入到一个很平衡的状态。”

几部电影的结局都不圆满,“这不是我悲观,这就是现实,所以电影的结局也注定是悲剧的。”

主创人员合影纪念 @万玛才旦-pematseden 图

西藏逐渐有了自己的电影人才

此次片中饰演塔洛的演员西德尼玛是西藏当地非常著名的喜剧演员,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与片中的“小辫子”高度巧合的是饰演塔洛的西德尼玛本人也留了一根小辫儿,已经留了十七年。电影中要求这条辫子需要被剪掉的情节设置也令演员纠结。不过西德尼玛最终被这个和自己以往演出经验反差巨大的角色所吸引,同意将头发剪掉。“他说这是他演戏以来最具有挑战性的角色,他还是想试试。”

剧中的剪发戏 @万玛才旦-pematseden 图

因为剪头发的戏不可能重来,饰演理发妹的杨秀措也专门花了三周时间学习理发。开拍前,剧组从村里找了十几个“志愿者”,让杨秀措练习理光头。有了前十几次的熟练工,才顺利地在剃头的重场戏中一遍完成了塔洛的“落发礼”。

以往“藏族三部曲”中合作的都是非职业演员,这次两位男女主角都是职业从事表演的。“当时藏区还没有那么多专门从事表演的人,也找不到什么职业演员。现在已经慢慢有了这方面的人才,包括其他电影各个部门的工种,也都逐渐积累了一些人才。“万玛才旦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介绍了藏区电影事业的发展情况。“过去西藏这边没有电影制片厂,所以大家都觉得拍电影是很遥远的事情。但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对电影感兴趣,爱看电影,高中毕业之后也会知道有一个专业选择的方向是可以去学习做电影,这两年逐渐也有了一些电影人才。”万玛才旦说。

关于题材,万玛才旦说他的小说其实有更丰富的形态,但只能选择一些现实题材去拍摄。而且由于涉及少数民族,还有更为严格的流程。不过万玛才旦表示目前正在尝试策划一些比较类型化的题材。

关于藏族人的身份和藏族文化的印象,是每每万玛才旦作品问世面对媒体时都会被提及的问题,国内媒体如此,海外媒体也不会放过这个话题。而在他的电影中,倒似乎刻意淡化了西藏符号性的事物。万玛才旦并不认为自己的电影能够满足西方对西藏的猎奇心,“其实很多人觉得在我片子中反倒缺少他们想看的东西,有观众说,西藏有那么好的风光,那么有意思的民俗,为什么你不展示?事实上,藏族文化对我影响是特别深的,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学藏文专业。但电影有自己的表现方法,我也会遵循电影的表现规律。因为自己熟悉这个东西,所以才不会把关注点放在那些表面上。”

电影《塔洛》海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