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好视图|当当当当,大奖最终花落谁家?

城市好视图组委会
2015-09-08 14:52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首届“城市好视图:出行的秘密”,大奖由砖家评委评分决定。那么,我们的砖家评委,青睐哪些作品,又给了怎样的评语?(在“相关新闻”中可查看相应作品)

我们高大上的砖家评委团包括(依姓名首字母排列):

常河(澎湃新闻副主编)

陈学武(东南大学教授)

戴继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专业研究院副院长)

郭继孚(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姜鹏(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信息室主任)

李峰(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刘好德(博士、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龙瀛(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北京城市实验室创建人)

马小毅(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马雪骊(英国使馆城镇化总监)

聂宇(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博士,现任美国西北大学终身副教授)

王亚敏(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办公室高级传播官员)

周葆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院长助理,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项目主任)

当当当当~~我们先来看三等奖。

三等奖·第六名:《带你走进“大”数据时代的“小”世界》,制作者系“守望城市”队,来自一览众山小志愿者。

郭继孚: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提出这个主题既合时宜又有新意,图片整体风格统一,最后一张长图尤其切合题意,十分有创意。

聂宇:本作品立意为强调多中心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数据分析深入,逻辑连贯。

戴继锋:分析的结论和数据对应关系不够直接。

周葆华:对城市各项指标的比较较为全面,对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较具新意。不过可读性欠缺。

龙瀛:准备充分,大量的数据分析,条理清楚,图表恰当,逻辑合理。

马小毅:数据分析工作量大,运用了较多的图形和表格辅助分析,让读者很容易得出一些简明的结论。

三等奖·第五名:《奔跑吧,小汪!汪星人vs喵星人,城市择居之战》,制作者系“I-City Lab”,来自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郭继孚:以卡通的形式展现主题,别有新意。数据图表展现形式贴合整体画面风格,轻松明快,风格统一。

聂宇:本作品引入打分机制来评出最宜居城市的点子颇有新意,但是数据挖掘的深度一般。

戴继锋:构建了生动活泼的场景,分析能够深入浅出,图面表达效果较好。

姜鹏:以宠物的视角戏谑人生很有创意;词句诙谐,可读性好;作品映射出现代人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追寻,现实感强。

周葆华:聚焦“宜居”,信息丰富、叙事有趣。不过层次可更清晰、信息应更凝练,柱状图应按照从高到低排列,便于故事讲述。

王亚敏:非常有趣的猫狗视角,但是对于数据的解读过于专业和枯燥。如果能对数据进一步加工,会更好。

龙瀛:大量数据分析,准备的比较充分,逻辑性还可以,但是故事性还不是所有的里面最好的,如果故事性和逻辑提高,有望成为这一方面评分的第一名。

三等奖·第四名:《交通让城市生活Unhappy》,制作者系“花果山”队,来自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他们也是“最受欢迎奖”的得主。

马雪骊:图形清晰简单、生动有趣,在标明问题的同时也罗列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利用贴近生活的类比,增强观众理解及同理心。

常河:图示丰富,主题清楚,基本恰当。排版、字体等设计细节处理较为得当。

郭继孚:主题明确,用数据分析展示城市交通病的四大症结,有理有据,论述的结论也比较合理可信。

聂宇:本作品用数据分析凸显4个与交通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拥堵,空气质量停车和城市绿地,并一一提出解决方案。逻辑鲜明,可惜数据分析的深度稍差。

戴继锋:故事性较强,结论和分析数据逻辑关系清楚,有利于普通大众理解交通。

周葆华:聚焦城市问题,诉诸痛点,层次清晰。标题和部分数据使用方式可以优化。

王亚敏:故事性强,数字对比生动。不仅仅运用了原有数据,更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将故事延伸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是真正面对公众的一个设计作品。

龙瀛:逻辑性好,用了外部数据,思路不错,值得推荐。

三个三等奖之后,我们来看两个二等奖被谁拿走啦!

二等奖·第三名:《优化道路级配比,市民出行更合理》,由两名成员组成的“Machu Picchu”队制作,来自北京大学。

马雪骊:图形设计直观,视觉效果强烈;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传达信息,逻辑感较强且重点突出。

常河:用不同颜色区分版块,简单有效。图示的使用恰当且帮助阅读。

陈学武:以专业性的视角阐述优化道路级配对居民出行方式行为的影响,结论明确,号召人人参与、共创畅通交通。数据分析详细,具有创新性。

刘好德:基础图形创意具体生动,大数据可视化之风视觉吸引度高,分析图示简洁,结合对比分析的视觉导向清晰,象征图释清楚。

聂宇:本作品分析道路级配与拥堵的关系,主题明确,分析深入,可惜某些结论略显牵强。

戴继锋:故事可读性好,逻辑性强,道理深入浅出。

姜鹏:敢于发力,思想性、逻辑性和创新性都很展现的很精彩,故事引人入胜,主题意义和可读性都不错;数据可视化也很会玩哈哈。

周葆华:提示对道路级配比这一问题的重视,角度值得肯定。但呈现不够清晰,需要改进。

李锋:作品的整体布置采用了不同的色系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并采用了不同的图形表达形式,让整个作品看起来内容很充实并且很有序。在大的数据分析图上并没有很强的创意和亮点,但在一些小的图形、图例的细节处理上有很多方面可圈可点,很值得细细品味和学习。

龙瀛:少量外部数据,有参考文献,逻辑严谨。

马小毅:每个过程都中规中矩,虽然没有明确的个性,但整个过程四平八稳,是专业人员的良心作品。

二等奖·第二名:《行无涯》,制作者系“Forward”队,来自南京大学。

马雪骊:视觉效果强烈,图形设计与表达方式简单明了,可读性强。

常河:视觉搭载的信息量较大,可视化形式较丰富且基本恰当,配色比较统一。

陈学武:从古文庄子语出发,讨论城市中人、车、交通的关系,很有创意。同时结论导向明显,提出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建议。

郭继孚:从起名,到论述的引文文言风格,到画面展示配色等,都非常有创意,且整体逻辑性非常强。

聂宇:本作品数据分析深入细致,逻辑连贯,且立意新颖,主题明确,令人印象深刻。

戴继锋:故事切入点新,逻辑性强,数据对比强烈,印象深刻。

姜鹏:好玩、有趣,洋溢着中国味道,立意深远,主题深刻,行文有序,个性张扬的好作品。

马小毅:引入的外部数据非常有特色,与基础数据组合浑然一体,作者的眼光很独到!

最后,我们要公布大奖啦!

一等奖·第一名:《毕业了,何去何从?》,制作者“靠普先锋”队,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

陈学武:以毕业生就业选择为背景,从“生存风险指标”、“人居环境指标”、“出行便捷指标”等方面对比不同类型城市,数据分析详实,图表展现较好,选题具有现实意义。

聂宇:本作品着眼于全方位比较15个城市的综合居住环境,数据使用分析恰当,整体脉络清楚,逻辑连贯,难得的佳构。

戴继锋:故事性很强,融入了亦庄亦谐的对话,从故事性的角度而言是一个上乘作品。

姜鹏:在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年轻人就业的题材总是触动人心;故事也讲得有趣好玩、不拘一格。

龙瀛:用了外部数据,我最欣赏它的故事性好,还是那句话,思路最重要,数据和分析是辅助手段。

马小毅:制作过程说明交待清晰,人员分类具有时代特点,与出行特征结合表达水乳交融,我喜欢!

最后的最后,感谢所有参与本次“城市好视图:出行的秘密”挑战赛的朋友!愿大家在合作中体会到跨学科的乐趣,通过这样的竞赛,获得真正的成长,有助于未来的工作和学习。

在此,我们再次展示其余入围优秀作品,并加上参赛队及所在机构的名称。另外,我们的砖家评委,对他们各自心目中的前十名作品,甚至是全部作品,也给出了评语。这里,让我们一起来参考学习。期待各位均有收获。

《大城市vs小城市,我们的青春何处安放》,获最脑洞大开奖。制作者系“包子脸的皮卡丘”队,其成员来自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以及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常河:配色和材质系统较有特色,突出了可视化的部分。各版块划分清楚,突出叙事层次,有明确的视觉引导效果。

陈学武:从“公交”、“公平”、“公患”、“公议”不同角度,对比四类不同城市的特点,给“我们的青春何处安放”以启示。作品选题意义较好,图文并茂,具有一定创新性。

聂宇:对数据的挖掘深度不够,但是能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有用结论。

戴继锋:专业性过强,故事性不足。

周葆华:以“四公”为叙事框架脉络清楚,引用舆情数据也可圈可点。但部分图不易读,柱状图也需要从高到低。

王亚敏:图表做得非常漂亮,但是偏专业。如果能将严谨的数据分析和良好的传播性结合,相信效果会更好。

龙瀛:抓了数据,k means分析等。

《拿什么拯救你,城市交通》,获最福尔摩斯奖,由来自上海思来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赛博士”队完成。

常河:配色有特色,可视化形式的选择基本恰当且较为丰富。渐变的底色也帮助引导读者阅读。

聂宇:立意是城市建设要仔细论证,可是论点缺乏数据支持。

戴继锋:缺乏结论。

龙瀛:好极了,有复杂的计量分析,也有逻辑和思路,还有政策建议,链条很完整,很值得推荐,此外它的数据文件大小还不是最大的。

马小毅:运用相对复杂的数据分析方法,增强了数据结论的科学性,最终选出的因变量有一定的说服力。

《城市与步行的相互影响》,获最高颜值奖,制作者系“SG Studio”,来自谢菲尔德大学。

郭继孚:作品制作特别精良,看得出有很深的作图功底。无论是单张图片还是整体风格都可圈可点。

聂宇:着眼点是步行和其他因素的关系,作者在数据可视化处理上花了不少功夫, 可惜整个作品逻辑性不强。

戴继锋:主题鲜明,分析结论不够直观突出。

姜鹏:主题深刻,现实意义大;故事连贯,不偏不倚,可读性好;作品的耍酷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王亚敏:设计简洁干净,稍显不够紧凑。另外对于数据的图像化还是过于专业,如果受众是普通公众,怕是没有时间和耐心仔细读完、读懂。

李锋:暗底色来表现图形,颜色搭配使用非常好,使整个作品整体看上去非常舒服,几个图形从细节把握和整体样式上都很到位,譬如用颜色表达GDP高低,两个城市对比的圆形和分支的图案,结合作品内容本身,都表达得非常清楚。

龙瀛:外部的PM2.5数据貌似有问题。

马小毅:聚焦步行和出行环境,深度挖掘城市、步行空气质量的关系,小中见大,有特色!

《交通方式的选择偏好:对13座中国城市的观察》,制作者系优托邦,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需要指出的是,这是本次挑战赛中少有的由一人独立完成的作品。

常河:各版块层次清晰,可视化形式基本恰当。但是辅助图示和配色系统的选择略显低龄。

陈学武:以规划师的视角对13个城市的交通方式(公交车、小汽车、慢行交通)选择偏好进行分析,“起承转合”为纽带串联,想法新颖、有创意,评价不同城市的宜居程度,图表展现较好,可读性强。

刘好德:基础图形创意形象生动、配色具有高视觉亮点,分析示例简洁明了,“青年规划师阿宝”起承转合分析逻辑清晰,象征图释易于理解。

聂宇:本作品分析深入,逻辑清楚,用公式来计算各城市的出行偏好有新意,美中不足是最后给出的偏好图与分析不完全一致,疑似笔误。

戴继锋:专业性过强,指标有创新但是交代不清。

姜鹏:从出行分担率切入,剖析背后发展的种种现实,娓娓道来,有理有据,可读性极好。

周葆华:聚焦出行偏好,主题集中,对城市分四类也有新意。图表中城市名应该用全称。

王亚敏:有主人公的设计非常有益于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除了单纯的对数字的解读,也加入了很多规划的专业知识的介绍,增加受众对内容的理解。

龙瀛:就计算指标而已。

马小毅:数据选择具有针对性,组合数据既专业又接地气,能基本说明城市特点,又能为普罗大众所理解。

《城市出行的三个故事》,系“北理交通人”队作品,成员来自北京理工大学交通工程系。

刘好德:基础图形创意清楚,颜色配置及线条设置吸引度高,画面简洁,三个故事逻辑导向清晰,象征图释清楚。

聂宇:本作品重点解释微循环的作用,公交分担比,以及步行分担比和人行道面积关系。逻辑顺畅,但是有筛选数据得出结论之嫌。

戴继锋:讲诉了三个故事(结论),但是有点偏向于技术和专业,图面表达具有一定吸引力。

李锋:作品开篇的第一部分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创意非常好。但是每个城市图形尺寸并不大,而“塞入”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使得各种图形堆积在很小的空间里,并且连续多个城市、同类风格的连续表达,反而有点审美疲劳的感觉。其实放2个城市的图,余下直接采用对比可能效果会更佳。

龙瀛:有点思想,没有外部数据。

马小毅:数据交叉分析说明清晰,组合既合理又有特色,同时引入适当的外部数据作比较,增强数据结论的权威性。

《城市堵车谁买单》,系“灯灯灯灯”小组作品,成员来自清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常河:配色简洁清爽,可视化形式多样且基本恰当,尤其是第二部分将两种形式相结合帮助读者理解。各版块层次清楚。

刘好德:基础图形清爽,颜色对比虽不大但视觉亮点突出,图示画面非常简洁,视觉导向清晰发现城市道路交通大秘密,象征图释清楚。

聂宇:本作品分别解释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拥堵的成因,抓住了主要问题,言之成理。

戴继锋:过于简单。

龙瀛:没有用到外部数据,但是逻辑不错,给出的几个结论发现也值得肯定。

《从一些很简单的数看你的城市》,制作者来自麻省理工学院SENSEable City Laboratory,系单人作品。

聂宇:主题不突出,有堆砌之嫌。

戴继锋:过于分散。

龙瀛:多个外部数据,其他简单。

《堵城往事之斯内尔一家》,“漫游者”队作品,成员来自中国人民大学。

陈学武:以卡通人物的视角分析四类城市的特征,包括城市经济发展、居民通勤行为、出行基本特征,直观地展现了不同城市的发展概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聂宇:讲故事的角度很新颖,但是数据挖掘深度和逻辑欠缺。

戴继锋:故事性很强,对比了各类城市,分析的主要问题具有吸引力。

王亚敏:主角蜗牛的设计非常有趣味。但是可视化有些过于简单,message不够清晰。

龙瀛:没有外部数据,有点spss分析等。

《BAD-MAX战略联合体:让城市生活更绿色》,CITYIF队制作,来自北京城垣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马雪骊:故事性强,视觉界面友好、风格统一,图形设计简单。

陈学武:给出城市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凸显“保护地球、绿色出行”的主题。同时以卡通人物的视角展示作品,可读性高,具有创新性。

郭继孚:作品的科技感十足,美术功底很强所以画面感很好,论述过程逻辑性较强且紧扣题目展开,主要数据图片制作十分精良。

聂宇:选取6个主要城市进行综合分析,作品逻辑连贯,数据处理有一定新意。

戴继锋:叙述主线清晰,故事表述清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姜鹏:即视感强是作品的最大特色,城市诊断主题的现实意义强,而行文有趣与萌点突出,又大大提高了可读性。

李锋:以电影主角“大白”作为开篇的切入点,让人眼前一亮,中间契合“大白”作为图形的表达也很生动。美中不足的是作品图形内容本身和电影情节生套上总体上有点生硬,但是图形创意、颜色搭配和整体感还是非常不错。

《最适宜步行的城市》,“JZ数据可视化超能小队”制作,成员来自闵行奇点新媒体研究中心。

聂宇:本作品着眼于选取最适宜步行的城市,分析到位,逻辑清晰,只是数据的挖掘上略显深度不够。

戴继锋:选题很好,但是叙述过于简单。

龙瀛:少量外部数据,没有其他复杂的。

《懂城市出行,享品质生活》,制作者系“重交合伙人”队,来自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刘好德:基础图形创意形象,画面具有明显的城市生活时尚品质特征、吸引度高,视觉导向舒适,象征图释易于理解。

聂宇:立意为鼓励绿色出行,数据挖掘深度嫌不够。

戴继锋:选题很好,但是叙述过于简单。

龙瀛:简要的描述,外部数据不多。

《空气污染都是交通惹的祸?》,制作者系“北京蓝”队,来自北京智诚智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马雪骊:图形设计简单明确,表达方式清晰,视觉界面友好。

郭继孚:主题引出的话题不错,契合当前交通与环境的讨论话题,但是论述可以再加强一些。

聂宇:试图解释空气质量和交通的关系,数据分析的整体性和深度不够。

戴继锋:没有表达清楚结论与数据的逻辑关系,结论分析不清晰。

李锋:作品基本没有说明文字,因此在用图形表达内容上下了不少功夫,最大的亮点是几张全国地图作为底图的分析图,采用的图案、使用的色彩、表达的内容三者搭配都很好,反而使得分担率这个图显得很多余,风格上反而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

龙瀛:excel格式都没有排版好,分析也少。

《老郭说事儿:市民出行路在何方?》,制作者系“椒盐仁”队,来自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郭继孚:叙事思路清晰明确,能快速把复杂的问题描述清楚,但数据分析工作可以再多加强一些。

刘好德:基础图形创意形象生动、颜色搭配吸引度非常高、画面示意非常简洁,从问题分析到解决方案,“老郭说事儿”娓娓道来,逻辑清晰,象征图释易于理解。

聂宇:对数据的使用分析不够,整个作品稍显主观。

戴继锋:中规中矩,过于平庸。

姜鹏:题材选取、故事架构、叙事方法都不错,代入感强,主题意义和可读性都不错。

王亚敏:逻辑比较清晰,也能结合一些传播的热点。设计还是偏简单。一开始数据来源交代得也不够清晰。

李锋:作品采用了比较多的非数据分析图形作为内容,用一些比较亲近生活的图形与数据分析图形相结合,能够吸引一定的眼球。为数不多的分析图形上也采用了相对有趣的图案,如钱币、码表、聊天表情等。但是总体感觉内容有趣,内涵略少。

龙瀛:少量外部数据,很简单的excel描述。

《城市出行的秘密》,制作者系“SUGAR 3”队,来自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聂宇:试图从已有数据解释不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以及车祸的成因,立意是好的,可惜使用的数据很难支撑如此的分析。

戴继锋:可读性一般,结论不是很清楚。

龙瀛:没有用外部数据,excel排版都不好,没有看出具体逻辑。

马小毅:对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分析,最后用于表达的数据体现了去蕪存精的理念,选择的数据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城市大作战》,制作者系“数据小分队”,来自上海斯太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戴继锋:可读性差,叙述过于简单,缺乏结论。

马小毅:虽然没有应用复杂的计算软件,但分析过程交待清楚,重点突出,比较体谅专家,看得不累!

《如果城市道路变成停车场》,制作者系“雪合雨”队,来自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马雪骊:画面清晰简洁,就此单一主题而言,图形设计及表达明确,视觉界面友好且具有趣味性。

常河:对可视化图形的使用是简单而有效的,帮助突出和理解主题。配色也算和谐。

刘好德:基础图形创意形象,不同城市停车分析手法辨识度高,图形非常简洁、条理清晰,象征图释也是脑洞大开。

聂宇:着眼点为停车面积,在该问题上分析比较到位,可惜视野不够开阔。

戴继锋:叙述简洁,结论清晰,故事的吸引力较强。

周葆华:选题集中度高,围绕城市道路面积与汽车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各大城市的道路停位满额程度,思路清晰。提供的解决举措比较简略。

龙瀛:交通、环境、健康的逻辑不错,图表给出的详细,少量外部数据,值得肯定。

《上班路上那点事:大城市上班高峰比小城市凶?》,制作者系“加加减减”队,两位队员分别来自中央财经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郭继孚:题目选的不错,是当前讨论的各个城市拥堵分析比较的热点问题,并且作品从大量的数据分析图表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不少数据视图都很有新意。

聂宇:立意是证明大城市不比小城市堵, 但是感觉分析的结论不完全成立。

戴继锋:最后没有结论,降低了可读性。

姜鹏:以上班那点事淡然切入主题,展开故事,讲得很有节奏感,引人唏嘘,可读性很好,现实意义深刻,创新性也不错。

周葆华:围绕大城市与小城市的比较,对主要数据进行了清晰的分类呈现。但结论欠清晰。

王亚敏:这个设计作品运用了一些经典的数据可视化模式,对快速路、主干路等的演示加入了速度的限制,非常生动。

李锋:作品内容本身与图形选择上应该下了不少功夫,不同图形的选择上也花了不少心思。但是交通分担率这张图减分实在太多,另外配色上也存在点小问题,底色和图形颜色的搭配总体感觉较一般。

《在北上广步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系北京海淀区公务员峻漫小杜制作。

陈学武:分析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步行体验数据,展现城市步行出行意愿,内容简洁明了,以卡通人物展现主题,有亲和力,可读性强。

戴继锋:选题很好,但是没有深挖数据,结论可读性一般。

王亚敏:同样有一个主人公,以步行为主线贯穿了整个设计。数据的图像化水平可以再高级一点。

李锋:作品的内容比较活泼有趣,以一个人物的路径带出了各种图形与内容。内容的排版、图形的选择、篇幅的分割都比较到位。但是几个象征图释的选择上,有些很有创意,但有些就略显欠妥,譬如最后一个图案中一堆“yes”和步行分担率似乎是毫无联系。

《城市出行的秘密》,制作者系“西鱼”队,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

马雪骊:图形设计及表达方式简单明了,画面清晰界面友好,利用不同的分类方式表达主要信息,逻辑感较强。

聂宇:本作品的突出特点是逻辑性强,分析到位,作者试图找出数据背后的秘密,而不只局限于显示数据本身。

戴继锋:故事性较强,分析过程较为简洁明确,逻辑思路清晰。

周葆华:从问题意识着手,通过数据破除了一些常见的刻板印象,指向清晰,数据清楚。在原因分析上可以更严谨。

《我的改变,你的选择》,“慧眼天机”队制作,来自南京市信息中心。

马雪骊:以数据比较为切入点,展示出发展曲线,视角较为新颖;视觉界面友好,图形创意简单明确支持论点。

陈学武:倡导公交优先,号召居民公交出行,导向意义显著。从公交和小汽车的对比来研判公交发展的趋势,契合主题。

刘好德:基础图形创意形象,颜色配置及图形组合吸引度高,画面简洁,视觉导向逻辑清晰,象征图释清楚。

聂宇:本作品旨在为当前公交出行正名, 数据选取和分析有重点, 逻辑性强。

戴继锋:叙述逻辑性较清楚,数据深挖不足。

周葆华:引入时间维度对比呈现历史变化,角度别具一格,数据呈现基本清晰。

李锋:作品几个基础图形上还是很有创意,譬如拥堵蔓延图。作品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了不同的图形,总体表达上也比较到位。

龙瀛:有少量外部数据,思路还可以,但是有错别字,所以稍微影响这一项的得分。

《上班族通勤之路》,“Tetris 4”队制作,来自华南农业大学。

马雪骊:趣味性及可读性强,图形设计与表达方式简单明了。

常河:用道路和轨道的方式区分版块,简单有效。图示形式多样,增强主题。

陈学武:通过一位普通上班族的通勤之路展现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严峻现实,作品主题意义鲜明,可读性强。

刘好德:基础图形创意生动,形象“小T”及图示吸引度高,分析图画简洁,清晰的视觉导向漫漫上班路,象征图释清楚。

聂宇:罗列数据,无主题。

戴继锋:逻辑性好,故事连贯性强,可读性很好。

王亚敏:从人物视角谈居民日常的通勤,非常有亲和力。设计既基于数据,又富有趣味性。

李锋:以故事图形为主线的作品,吸引力很强,中间的图形没有采用复杂的图形,而是采用了简洁、清晰、利落的表达方式,紧扣故事主线,期间还穿插很多形象的图案,都为作品加分不少。

《会膨胀的城市时区》,是一幅单人作品,制作者没有留下署名。

聂宇:表达不直观, 逻辑也不连贯。

戴继锋:题目选择得好,可惜表达不清楚。

姜鹏:用膨胀的时空替代传统三维空间,展示叙事,创新性突出,整个故事的可读性和现实感也很强。

龙瀛:逻辑很好,值得肯定,思路最重要!

《City Are Life》,“City are life”队制作,来自广州市番禺城市规划设计院。

郭继孚:数据的可读性很好,很多图都采用了很好的一目了然的表达方式。

聂宇:数据挖掘深度广度不够。

戴继锋:整体比较平淡。

龙瀛:排版不好,没有看出具体思路等。

《交通的重负》,“BTRC模型部”制作,来自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马雪骊:画面整体性强风格统一,视觉界面友好,利用箱子图形自然突出分标题有新意。

常河:设计突出交通主题,各版块相互独立又有联系,比较容易阅读。但是,对信息的处理过于简单。

郭继孚:作品非常有创意,论述逻辑思路也很清晰,缺点是在手机上展示字体小了一点,看得不是特别清楚。

刘好德:基础图形创意清楚,伞的拉升与车的重负为视觉亮点,分析图示简洁明了,视觉导向逻辑清晰,象征图释明确。

聂宇:罗列数据,无主题。

戴继锋:缺乏结论。

龙瀛:部分外部数据,多种数据表达。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