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毛丹青:了解日本已成为中国的一场全民运动

澎湃新闻记者 顾明 实习记者 陶越彦
2015-09-11 10:05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1987年就移居日本的毛丹青,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这些年来,他一直在两国间游走,用日文介绍中国,把莫言、余华、郭敬明等人的作品推介到日本;也用中文写日本,四年前还与苏静合作创办了《知日》系列书。最近,他的新书、散文集《在日本》出版,“这里头的文章实际上是先在日本出版的,也就是说我先写的是日文,中文是后来翻译出来的。我一贯的写作方式都是描写日本,表达别人比表达自己更重要。这一直是我的一个状态。所以《在日本》这本书,读起来可能会很有趣”。澎湃新闻就此专访了毛丹青。

毛丹青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曾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他对中日两国的认识,更多的是从整体趋势上的概念性把握。他觉得,随着中国人去日本旅行的方便与增多,中国人对日本的理解进入到家庭层面。与之相反,日本对当代中国的了解越来越缺乏。这是中日两国交流上很大的结构性变化。

毛丹青

澎湃新闻:我们都知道,现在日本游很火,春节长假期间,很多中国人去日本抢购马桶盖、电饭煲什么的。随着去日本旅游越来越方便、流行,您觉得中国人对日本的理解有没有什么变化?

毛丹青: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概念,用我自己的话讲那就是:了解日本已经进入到中国人的家庭。原来的中日关系是由行政开始的国家关系,最早影响中日的就是1972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这是由一批政治家主导的。但是现在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如此大规模的学生、老师或者家庭到日本去旅游,这个势头在将来可能会继续增长,这就使得人们对日本的概念会逐渐加强。

澎湃新闻:那么日本人对于中国的了解是不是也随着加深了?

毛丹青:“知道”这个概念现在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偏差,“知道”是双方的事,中国知道日本和日本知道中国是两个概念。日本对古代中国的了解是很深的,包括古典、中世纪和近代中国,但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很少。为什么很少?因为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过去,没有进一步加深。现在一个很现实的情况是,从日本到中国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少,从日本到中国来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少。反过来,从中国到日本的游客或者学生则越来越多。这是个很大的结构性变化。

我今年54岁,在日本生活了二十几年,人生的一半都在那边,其实我就是想了解日本,包括这次写《在日本》,在某种意义上是在给日本提出警告,如果日本再不去了解当下的中国,很可能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内就要落后。

社会学里无非是讲三个“缘”:血缘、地缘和社缘。血缘就是村落式的游牧民族,大家都很贫穷,所以有人说游牧社会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一个状态,因为没有剥削。有了地缘就有了剥削,因为农耕文明要求大家都定居在那里,储存的多余的粮食就要分配,分配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压榨。现代社会就叫社缘,就是说公司可能会成为替代血缘的最集中的人脉来源。你看在上海可能你连邻居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但公司职员之间彼此就会很熟悉。这个社会其实正在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度摧毁。我觉得现在中国出现的到日本的空前热潮,带来的很可能是一种了解日本、丰富自己的社会运动。

澎湃新闻:也就是说,现在日本对中国的了解远远不如中国对日本的了解?

毛丹青:对对,完全不如。我有一个非常实际的体验,我一直想在日本推广中国当代文学,越做越难,越做越难。你要知道一个不愿意去了解对方国家文学的国家不是好国家,因为文学有着巨大的可以共享的智慧、想象力。

所以说,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很肤浅。我估计除了像《三国演义》这样的,什么四大名著、《封神榜》、《聊斋》在日本的影响力都不行。其实他们对中国的《论语》啊、诸子百家的了解都有,但是在明治维新、脱亚入欧之后,他们对中国的概念就断代了。你看他们现在的媒体人、外交官,对当代中国的了解特别弱。

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之所以会停滞有很深的社会历史背景。他们是真的觉得中国的东西没有学习的价值;反过来特别是这十几二十几年来,中国人则认为日本的东西不管是禅宗、动漫等都有很大的欣赏价值。其实中国现在正处在消费日本文化的时代,通过共享我们可以把它变成商品、变成钱。日本现在缺乏这个危机感。

澎湃新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他的书在日本销售没有影响?

毛丹青:当然有影响,他的书纷纷再版,有助于日本民众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的文学,了解当代中国,我觉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很多日本人其实不了解莫言的小说,但诺奖一拿就不一样了,日本人有很强的诺奖情结在里面,村上春树得不了诺奖对日本来说是多大的遗憾呐。

澎湃新闻:日本人学中文的热情怎样?

毛丹青:这是一个特别奇怪的事。整体来说学中文的越来越少了,但在医学领域学中文的则越来越多,医学院现在都开设了汉语专业课。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很多中国人跑到日本去检查身体。我好几个学生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我就让他们给医学院打电话。这就是经济带动。

澎湃新闻:医疗旅游?

毛丹青:对对,就是医疗旅游。

澎湃新闻:为什么日本对当下中国的了解越来越少?

毛丹青:就是政治的影响太大了。其实政治是文化的一个反映,政治不等同于文化。政治关系紧张不代表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好。日本对中国的了解其实有点病态,偏见非常明显,经常是大的社会事件一发生,整个社会舆论就一边倒了,比如说天津爆炸事件,在这一点上我特别有感受。

澎湃新闻:说到消费日本文化,这些年来,中国确实很受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比如说动漫,但是中国能影响日本的几乎没有。

毛丹青:没有这个元素。我给你举个例子,好几个演艺人到日本发展,全军覆没。当年什么邓丽君、翁倩玉、欧阳菲菲、陈美玲,很辉煌的,但是现在呢?那个唱《赤壁》主题曲的阿兰回来了吧?我就奇怪了,没一个人能留得下来的。原来那个“早安少女”,不是有中国团员在里面么,也没什么下文了。而我们呢,对日本的AKB48什么的,发了疯似地追,特别不平衡,但你没办法。

澎湃新闻:日剧在1990年代的中国也曾很受追捧,但后来被韩剧、美剧超越了。最近,日剧似乎又开始流行起来。

毛丹青:那你要这么说,日本人根本就不看中国的电视剧。我们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而且这几年的电影是越来越不行了,包括你看高仓健算是名气很大了,但他拍的《千里走单骑》在日本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什么话题度。

澎湃新闻:高仓健去世在中国还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毛丹青:那是,甚至都比日本还大,不是还给做了个电影,名字叫什么“十三亿中国人的高仓健”,这名字太大了,不过做得还不错。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已经渐入佳境,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现象。

其实,日本的年轻人也可以研究中国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但是他们不敢做,原因就是没有市场。但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的孩子就敢做,就算不是很懂日语他们也敢做,因为他们看到了市场。所以我觉得在中国,像我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为什么说了解日本会成为一个社会运动呢?我9月14号会带一个团,全是国内的投资商,去日本做高端体验,比如去寺庙打坐,甚至去拔草,这不就算了解日本的非常高端的形式吗?所以我说这是一场运动。

澎湃新闻:除了人民币升值、日本游越来越便宜等因素外,您觉得还有什么原因促使国人越来越多地去日本?

毛丹青:当然还有我们国人内心的变化。

那天我在领馆讲演的时候,金山寺的一位老僧拿了很多一千多年以前的建筑设计图,他跟我说,他去了京都和奈良,找那些图上设计的寺院,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很小很破的寺院,然后他就哭了,他说这个寺院和图上的一模一样。你能了解这种感动吗?一千两百多年前的中国文化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真的是老泪纵横。你说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与它一比,政治就是小儿科了。一千多年的智慧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们中国人过去因为穷就拼命挣钱,大家就很浮躁,但是现在整个社会比过去确实好多了。中国人现在玩高端的东西一点都不比日本差。

澎湃新闻:日本游火爆后,也会让人担忧,尤其是一些素质不高的中国人会引发当地人的不满,日本民众对此怎么看?

毛丹青:总的来说是不存在的。小范围的会有,媒体喜欢渲染,但不影响。这么多的人,现在将近有三百万了,三百万是什么概念?我跟你讲一个特别感人的事,我到九州的一个小温泉去,那有用中文写的一张条子:“不用脱袜子”。因为中国人不了解习惯,鞋脱了袜也脱了,很温馨的一句话。

日本有预测过,到2050年日本人口将维持在九千万左右,现在是一亿三千万嘛,这四千万人没有之后,人口和土地之间就不平衡了,他们测算过最好是一亿人口。那这缺口如何补上呢?最好就是移民。按照《菊与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的说法,他曾经做过一个测算,在文化人类学当中一个国家的外来人口不能超过10%,否则会发生社会骚乱。你看欧洲那些国家,什么法国、荷兰等等,他们的移民全部都压在10%以下。那么按照这个理论,到2050年移民到日本的总人数将会是一千万左右,这其中将近六百万是中国人,毕竟地域、文化习惯等因素在里面,这是日本政府做出的测算。

澎湃新闻:从中国引进这么多的劳动力,日本国内对此有没有什么异议?

毛丹青:不不不,移民这个问题是势在必行的,大家对这件事情没有任何异议,这是有关国家民生的重大问题。

《在日本》,毛丹青/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