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资中筠:新公益把穷人从单纯受赠者变成潜在的创业伙伴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5-09-10 18:59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资中筠

近几十年来,一种“新公益”事业在美国迅速兴起,这种“新公益”的核心内容是以市场的模式做公益,使公益不仅仅是无偿的捐赠,也可以是一种可营利的事业。其目标对象还是弱势群体,但不把穷人当作单纯受捐赠者,而是潜在的创业伙伴。

在著名学者、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资中筠看来,“新公益”已经从传统的“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再到“改变渔业生态”,通过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提高低收入阶层创造财富的能力。

9月9日,资中筠携《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美国百年公益发展的启示》做客金融博物馆,对美国的“新公益”事业进行剖析,并探讨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借鉴意义。

美国的“新公益”

对于“美国是否衰落了”这个问题,资中筠认为回答的指标有两个:一是世界优秀人才的自然流向是不是还是到美国;二是美国社会精英们能不能意识到社会的弊病,并进行深刻的改良。而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的“新公益”,正是美国目前重要的改良途径。

什么叫做“新公益”?概括起来讲,过去的公益被认为是纯粹的、无偿的捐赠,即有人把钱捐出来,完全非营利,再做一些对社会有利的事情,或是扶贫,或是环保。但“新公益”觉得这样做是不够的,要用市场的机制把营利和非营利放在一起,以做企业的办法做公益事业。“而且是各种人联合在一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智慧的出智慧,会管理的教给大家怎么管理,这是非常大的联合体。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到的事,它的创新机制非常之强。”

在资中筠看来,美国“新公益”的社会意义在于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他们(美国)的社会资本的力量最强大。资本可以做很多好事,但如果资本不能规范,它也会肆虐,出现很多很大的问题,泡沫、危机。”

在贫富悬殊扩大的情况之下,金字塔尖1%的人也没好日子过。“因为没有整体的社会购买力,少数富豪买奢侈品和豪宅不足以支撑市场。”那么社会如何做到共富共荣,提升整体购买力?资中筠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有钱人拿出钱来救济穷人,而是,“第一把穷人变成消费者;第二把穷人变成创业者”。把当资本家的门槛降低,更多人能得以创业,变成企业家。

“我们常常认为既得利益阶层是不愿改良的。但其实他们深刻意识到社会危机,且急切认为社会需要改良。”资中筠表示,美国的社会精英会从长远考虑“代际公平”,即他们意识到“富二代”的机会不能永远都比“穷二代”大很多,否则形成恶性循环。而改良的办法就是“新公益”。这种新公益是用企业和市场,而非无偿捐赠的办法去做的。“公益事业可以赚钱和营利,这是非常大的改革。但是,一定要有很多规矩、认证和标准。并不是简单一句话‘既可以赚钱,又可以做慈善’,绝对不能这样理解。”

同时,资中筠也不否认无偿捐赠的公益事业,并表示这类公益事业也还是必要的。“因为新公益中有一部分是靠无偿捐赠的,比如比尔·盖茨的基金会,可以投资到一个社会企业,三年内不让这个企业还钱。这个被投资的企业应该去赚钱,自己造血,自己循环。但最开始的无偿捐赠还是必要的。”

“新公益”在中国会不会水土不服?

那么“新公益”到中国会有怎样的发展呢?资中筠坦言现在中国很快就能引进外国的东西,她自己也发现很多报刊都会提到创投公益、创客室。“我的担心是没有按照严格的规范来做这个事情。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美国有非常成熟的公民社会,有非常严格的法律。”

资中筠提及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家愿意做公益,自身也积累了很多财富,但必须注意公益事业有几个特点。一是民间性;二是自愿性;三是自主性,即捐出钱的人能看到它的效果,而非完全不知这些钱拿去做了什么。

资中筠坦言,中国公众还有一种习惯性思维,即谁有钱就必须捐出来。“你捐给谁、怎么做、通过什么途径,他不管,反正你捐了就行了。他只注意什么人捐出多少钱,不注意这些钱花到哪儿去了、它的效果是什么。”

而在多数中国公众看来,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志愿者。“不要以为公益组织是不要发工资的。我们国家对公益组织有很多误区,以为大家应该大公无私,谁有钱了就拿出来给大家分分。”资中筠解释说,社会组织和企业一样复杂,工作人员的素质应该也比较高。因此,社会公益组织应该是有报酬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是全职的,而非大家业余时间贡献几个钟头而已。

“真正的公益组织是提供就业机会的。美国的NGO组织有很大一部分是就业场所。我们的基金会法规里提到只有10%的资金可以用于行政开支,这是行不通的。其结果就是很多人用别的方法来报账,这是逼着人做手脚。”

资中筠感慨,她希望国人可以认识到现在的外部社会正在发生非常深刻且有长远意义的变化。“中国必须汇入世界潮流的发展中。”她说,“新的公益事业并不是慈善公益而已,它是代表着社会发展的趋向,而且是占领制高点的那些精英们的深刻觉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