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三体》女终审冷冻头部期待重生,女儿接受专访:为造福后人

澎湃新闻记者 周宽玮 实习生 张茂菲 陈均俊
2015-09-19 09:13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热门科幻小说《三体》的编审、重庆女作家杜某逝世后,家人选择按照《三体》主角云天明的经历一样,冷冻其遗体,期待50年后的人类科技能将其复活。

《三体》前不久获得科幻小说最高奖雨果奖,书中的人物云天明取出大脑后通过冰冻技术保存,最终通过三体人的克隆技术成功复活。

据媒体报道,5月30日下午5时40分,女作家杜某逝世。随后,杜某的遗体在北京经过4个小时的灌流手术后,遗体冷冻的初步流程完成,随后被运往美国进行分体后保存。如今,她的大脑已经存放在美国一个专门从事人体冰冻研究的科研机构。

虽然遗体冷冻是杜某及其家人的个人行为,却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方向的博士生魏景亮称,据他了解,杜某是全国首例参与人体冷冻保存以期望“复活”的案例。这个“首例”,让人们对“冰冻遗体”甚至“人体复活”的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死后)也把身体冷冻起来吧。”杜某的女儿张雪(化名)转述母亲生前的话说,她当时并没有当真,以为只是母亲在开玩笑,不曾想母亲竟然真的这么想。

为完成母亲这样一个愿望,张雪的丈夫多次辗转之后,通过几名网络志愿者以及在美国的同学,联系到美国专门从事人体冰冻研究的科研机构——Alcor(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

但是由于费用高昂,全身冰冻需要近200万元人民币,只冰冻头部的话,需要75万元人民币。经过反复考虑,张雪家人认为冰冻头部的方案比较合适,而杜某(生前)同意了家人的决定。

9月18日,张雪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

“冷冻遗体没触犯国内法律”

澎湃新闻: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张雪:我现在是自由职业。

澎湃新闻:在重庆?

张雪:不是,我平时是在北京,目前在重庆。

澎湃新闻:做遗体冷冻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或者困难吗?

张雪:这些事情其实主要是志愿者在帮忙,我一直在陪我妈妈,具体的是我的先生和志愿者在跑这个事情,所以操作过程当中的问题和困难我也不清楚。

澎湃新闻:你母亲是《三体》的编审?

张雪:这个得跟你更正一下,我妈妈本身的职业是图书编辑,同时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她是《三体》这部小说的终审,只不过她的职称是副编审。

澎湃新闻:你有看过《三体》吗?

张雪:看过,我们都看过。

澎湃新闻:所以你相信有复活的奇迹发生?

张雪:至于里面的情景能不能实现我们也说不好,毕竟是科幻小说嘛。

澎湃新闻:之前的报道里说,遗体冷冻实验室情景和小说里云天明的待遇很像?

张雪:这个话不是我们说的,我们都觉得这也许是个巧合吧。

澎湃新闻:你能想象那个时候的情景吗?我个人都无法想象。

张雪:这个小说只是让我们更关注一些科技上的事情,对科学的发展有一个乐观的态度,而不是说我们看到小说里的行为然后就去仿效,这更多的也许是个巧合。

澎湃新闻:你们有想过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法律、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吗?

张雪:这一点可以跟你讲,法律上当时我们拿到合同(遗体冷冻保存)的时候,就有找律师每页都看过,说是没有触犯国内任何的法律法规。

75万元费用可冷冻保存50年

澎湃新闻:关于保存费用的问题,是向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一次性交付75万元人民币后就不用管了,还是说之后的50年,你们还要缴纳维护的费用?

张雪:不用的,就是说之后不用再支付任何的费用了。

澎湃新闻:在你们签订的合同中,有对你母亲的遗体办理相关的保险吗?

张雪:合同里面是有的,如果发生战争或者某一天美国的法律不允许了,他们会提前通知我们的。

澎湃新闻:比如说将来某一天出现问题,导致你的母亲遗体成为无主物,又找不到你们,基金会将如何处理呢?

张雪:我印象里的话,这个是基金会和我妈妈本人签订的合同,所以他们只对我的母亲本人负责,唯一需要联系我们的就是说比如美国的法律禁止了,他们会提前通知我们,而在英国还有家一样的机构,只是规模没这么大。像地震、战争、法律禁止等方面,在合同里都算作不可抗力因素,这是必须要承担的风险。

澎湃新闻:那要是遇到这种不可抗力导致遗体损坏,对方要负什么责任吗?

张雪:对方是不负责任的,但是对方的机构建在远离地震带又远离大海的内陆地区,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这样的事故,甚至是恐怖袭击、战争等。

澎湃新闻:假如是人为操作造成的问题呢?

张雪:他们肯定是要负责任的,但是具体的我记不清了,合同有五十多页呢,还是全英文的。不过这样的情况并不太可能出现的,而且这个合同是和我母亲本人签订的,我在网上也看到说假如基金会倒闭什么的,但是这个基金会会想办法不让自己倒闭,假如真的没办法了,这也是我们要承担的风险。另外假如真的那样,他们会提前通知我们,包括联系英国的那家机构。

澎湃新闻:就是说真到那个时候有可能会转移出去对吧?

张雪:对,但是他们本身机构内部的运营各方面的资料我们看了,觉得还是很可靠的,而且这个机构在70年代就已经有了,它的冷冻技术是在一点一点发展的。

“这可能为以后的人们提供经验”

澎湃新闻:报道出来后,读者都很关心,你母亲生前为何要这样做?她觉得这样做有何意义?

张雪:我妈妈本人觉得这个事情是很有意义的,在医生说她的病(胰腺癌)已经没有办法治愈的时候,她觉得如果能参与到这样一个研究当中,是很有意义的。

澎湃新闻:她是觉得这是在为科研做贡献?

张雪:嗯,对的,因为也许这可能为以后的人们提供经验。

澎湃新闻:最近你们在忙什么?

张雪:都在整理妈妈的遗物,比如一些书籍什么,妈妈生前也说要把这些书送给农村小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