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问吧精选︱考个状元有多难?

李林
2015-09-29 10:31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编者按】

要在科举中脱颖而出有多难?若干年才举行一次的考试、兼及深度广度的考题、少之又少的录取几率、长年备考的庞大开销,还可能面对因地域差异、舞弊猖獗造成的不公正……不少人终身不得一第。最后,千辛万苦考中了,还不一定能当官出仕。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讲师李林做客澎湃问吧,就科举考试与人才选拔的问题与读者互动,对相关问题作了解答。

江南贡院,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

竞争有多激烈?

亦微:现在连小区高考第一名都能称状元,古代的状元应该比这严格很多吧?

李林:如果说明清的话,正常情况下三年只考一次会试及殿试,每次全国只产生一名状元,真真真的不容易啊!

沈胜衣:古代考秀才的录取比例有多少?

李林:时代和地区不同,差异很大。就清代来说,府、州、县学的正式“廪生”(拿政府津贴的)学额,从7、8人到30、40人不等。有些文风较盛的地方,有上千的童生来争夺这点名额,竞争激烈。但有些文风稍下的地方,几乎等额考进。少数极端的个案,甚至是考生人数少于既定学额。

路遥:科举考试几年一次?清末从贡生到状元总共有多少人参与?

李林:就清代的情况来说,正常情况下乡试和会试都是每三年考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考乡试,次年考会试,接着殿试,这是就正科而言。不过有些时候,如果遇到重大喜庆,比如皇帝登基、大婚等,会特别加开恩科。

就清末的情况而言,一般情况下每次全国参加乡试的考生(不仅仅是你说的贡生)大概在16-18万左右,从中选拔5000-6000人成为举人,然后进京会试、殿试,最终选出的进士在300人左右。这些只是个大概的统计数字,具体到每一科的时候,也还是有差异的。至于说状元,那每届就只有1人了。清代文科殿试总共考过112次,其中顺治年间曾有两科将满、汉分榜,所以一共应该有114名状元。

Funning:你有研究关注过进士的年龄吗?“范进中举”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很常见?

李林 :只统计过晚清的几榜进士,及第平均年龄大概在29-35岁之间。当然,这是所谓“官年”,类似今天所谓的档案年龄,实际年龄应该比这个大。

科场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尤其是18世纪中期以后,人口激增,文化也相应发展,书籍传播和识字水平提高,但是科举中额却不能相应增加太多,毕竟职缺有限。更进一步说,就是中国州县一级的行政单位数量相对稳定,不能增加更多职缺。所以,不少人确实终生不得一第。从概率论来说,科场考试中永远是落第者远远多于登科者。

范进算是不错的了,毕竟已经乡试成功,取得举人功名了嘛。

考试内容很难吗?

天秤:当年的考试内容评定准则,是现在的死记硬背,有一套固定答案,还是以针对某事物的个人看法去评定?

李林:其实当年也要死记硬背的,如果你是宋代以后的考生,不想偷奸耍滑、投机取巧的话,至少《四书》及《五经》中的一经正文需要背到烂熟,指定注解反复读熟,才能在层层竞争中较有胜算。

科场中的一些文体,特别是表、判、试帖诗、八股文等,虽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但都有严格的格式限制。符合了基本的格式,考官再根据其中的文才与论见,判定高下,也是颇有主观性的。

刘鲁楠:科举都分多少个科?考生可以选择自己要考的科吗?

李林:每个朝代的情况有些不同,在科举正式确立的唐代,科目的确较多,比如秀才、明经、明法、史科、明算等等,范畴广些,考生选择也多些,后来科目越来越少。元代以后,除了不定期举行的制科和极少的特科,文科考试只剩进士一科,主要考经史,考生几乎没有什么选择。考试内容唯一的选择,可能只剩《五经》任选一经这一点了。

亮ZAI:民国以前科举有数学科吗?

李林:唐代曾有明算科。

肉松饼:你如何评价清朝的科举考题?

李林:清代的科场,至少有三种主要文体:策论、试帖诗及八股文。策论有点类似今天的申论或论述题,给出几个问题,通常是关于治国、理政、经济、财赋、用兵、河防等等主要,要求引经据典展开论述,我觉得是很考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试帖诗一般是五言八韵,限题、限韵、限时完成的,比一般普通的律诗限制还多,最能看出遣词造句能力。八股文嘛,呵呵。也是很考究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能力的,对形式、内容和文脉要求太多。

清朝设有翻译科举,考察满、蒙、汉文之间的翻译。

花费开销有多大?

齊天陳大晟:科举宣传最大的亮点在于没有门槛。但是真的没有吗?穷苦人家拿什么参加科举?历史上通过科举改变阶层身份的实证研究有吗?

李林:很好的问题!

访谈稿中也谈到,其实不是完全没有门槛。该制度限制了女性及部分“贱民”阶层的应试权,首先就是一种明文的制度限制。另外,就像您所说的,真正穷苦人家的子弟要登科及第,确实不易,所以虽然没有明文限制,但无形中还是将一部分人排除在参与竞争之列。至于具体的研究,何炳棣先生的《明清社会史论》有较多数据和实例,详细讨论这一问题。

夏洛特公主:小说戏剧里常提到某人借钱考科举,古代考科举花费很大吗?有哪些开销?

李林:嗯,确实好多的。你想想看哈,首先要购买书籍、入学求教是不?而且如果长年专注读书备考,就很难再从事其它生产或经营,而衣食住行、交往应酬也要用钱是不?然后是赶考,车马路费、吃饭住宿、请客送礼等等,也要花钱是不?确实真是不少的。这些花费,贫寒人家的确很难承担,往往要依靠朋友、宗族的帮助。虽然说,正式的生员举子会有政府发给的膏火费(类似津贴)以及应试补贴,但还是不够啊,尤其是边远山区的考生更是如此。

隰鼗:国家太平时候,古代学费怎么样?比如现在普通家庭月收入1、2万,供几个娃到进士能够负担吗?另外,那时候分不分什么重点啊,几本啊这些等级?

李林:不同时代、不同层级,读书的成本应该有所悬殊,我没有仔细研究过。

如果以现在普通家庭1-2万的标准,也算一般中产之家了。放在明清,只要勤俭细算,几个孩子考试也顺利,去到进士还是可以的。何况政府的官学生会有一些津贴,而且一家先中进士的还可以帮助后中的。

那时倒没有重点几本的说法,整个学校系统除了国子监在上,主要就是各府州县的官学,通常每个行政区就一所,加上一些书院。再基础的启蒙教育,就是一般的私塾、家塾或者社学、义学这类。

但也要明确的是,不同儒学或书院的办学水平,当然还是有差异的,主要取决于这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文化程度了。

Moonlight:那些天天读书的古人不用去赚钱养家糊口吗,还是说耕读,边干农活,边读书?

李林:能够多年心无旁骛致力于举业的,多数还是家里有点底子,或者就是亲族、朋友接济资助。当然,有了初步的功名,也可以一边做做其他工作,比如教学、做幕僚这些,养家活口,备战应考。

科举作弊丝绸夹带

舞弊猖獗怎么办?

12340987:作弊多吗?

李林:挺多的,尤其是地方层面的考试。防弊方式也多,制度的设计其实算是很严密的了,但很多时候还是防不胜防,内外通同舞弊。其实,只要有利益,总有人会铤而走险的,古人今人都如此。

旭:古代科举时候作弊的手段主要有哪些?如果被逮到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李林:好多的。为了夹带、替考、抄袭、贿赂考官等,古代的考生除了技术手段不如现代人,绞尽脑汁的程度一点都不弱哈。

如果被逮到,就是通常说的科场案,就要看情形的严重程度了。通常考生会面临停科、革去已有功名等惩罚,协同担保的考生有时也要一并受罚。涉事考官及杂役,则会面临罚俸、降级、革职、乃至脑袋搬家等等问责。

肉松饼:看了您的访谈,说古代防止科场舞弊是在考场养老鹰,抓“飞鸽传书”。这么搞笑的情节为什么电视剧里从来没演过?

李林:科举考试舞弊和防弊的招数都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的(其实今天的很多考试也如此),而且就像猫和老鼠、警察和小偷、医学和病毒一样,对立双方都在不断较量中提升功力,推陈出新。要说演电视、拍电影,科举的故事真的好多,不用虚构就可以很精彩啊!

地域之间有何差异?

橙红色:科举考试在每个地方录取的名额一样吗?是怎么分配的?

李林:科举考试倒不是一开始就分地区给名额,不过后来发现如果不给定名额,一些文化相对不发达的地方,往往多年无人考中。所以先是划分南、北、中三个大区录取,后来还是觉得不妥。到了康熙朝末年,正式确定用分省设额取中的方式,后来一直实行到清末。

至于怎么分,基本的原则是看这个地方省份大小、人口多寡、文风高下、赋税钱粮多少等,确定中额,乡试和会试大致都如此。当然,实际录取时也会有少许的临时微调。

WHATINI:您好,古代科举为什么有“冒籍”的现象?

李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追逐较高的取中机会,毕竟不同地方的录取名额不同,文风高下也有差异,因而竞争度也不一样。

文盲:历代科举采用什么机制确认考生身份?

李林:自己填报、官府证明、邻里担保、考生互保、验对笔迹、审查口音......

文科举不行,试试武科举?

Jenny:你好,除了文臣的选拔,武将也有同样的选拔体系。为什么两者的规模声望相去甚远?

李林:您的问题很深刻哦!

从唐代以降,的确有文、武两套几乎平行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不过我们今天一般人对武科的认识不多,评价也低。从大的文化背景来说,传统中国大致还是崇文抑武的,在职官体系中也尽量以文驭武。不要误会,以为是武不重要,就是因为武太过重要和危险,才要尽量抑制。所以在前途和升迁上,武科出身的还是不能与文科相提并论。

当然了,武科选拔出来的人才也有问题。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绝对不是依靠武场上的展示性才艺表演就能应对的,更多还需要实战经验。所以武科的将领,更多还是行伍出身,或者以熟悉军务的文官兼领军务。而且,武科考试的项目和内容,没有实质性的变革,火药兵器应用于战场后,武场上还是在考开弓、射箭、舞刀、举石等冷兵器技艺,距离实际战阵相去更远。有些有点武科功名和勇力的,甚至仗势危害地方,又进一步败坏了武科队伍的形象。

最后就是您说的规模问题,以清代文、武科进士的人数比例来说,印象中文科进士有26000多(有准确数字可查的),武科进士也就在9000名左右,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即便如此,武科出身的仕途还是很拥挤。

清朝武士用弓

玉林:自唐以后,通过武举入职的著名武将有哪些?武举官员地位如何?其中是否有人留下著述?

李林:老实说,不多。能够举得出来大家熟悉的,比如唐代平定安史之乱再造李唐的郭子仪、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清初平西王吴三桂、晚清抗英总兵葛云飞等。俞大猷和葛云飞都有些军事方面的著述,详情请自行搜索一下。

慢慢:文状元和武状元在待遇上有差别吗?武举都考什么?

李林:当然是有的,毕竟文武是两个不同的序列。清代通常武状元都会被授予一等侍卫,之后也可能去到地方部队,积累经验,通过战功升迁。文状元嘛,基本是先入翰林院,然后可能是中央各部或地方任职升迁。其实武状元第一次授职的品级一般都可以去到正三品,挺高的了;而文状元一般开始都只是从六品。不过从长远发展和影响来说,文科的影响还是比武科大。

浮生:李老师好,想知道中国古代与西方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否影响到了民众的体育观,产生了怎样的差异?

李林:影响自然是有的。西方的我不清楚,中国自唐代起,人才选拔中就有了武科举,不过这套体制总体的影响不像文科举那么大,受重视程度也不及文科。

中国人的观念中,还是很崇文的,徒有武勇的往往被瞧不起,甚至视为潜在的危险,所以很多时候要有意崇文抑武。

而且,这套武科选拔人才的考试方式,基本上属于才艺展示性质的表演,不是激烈的对抗搏击。

升官图

考中就能当官吗?

非纯锑:科举考试后就直接做官了吗?

李林:未必。首先要考中对吧?

其次,也要看在哪个层次上考中,一般来说,进士和举人都有了入官的资格,而秀才很多时候还是没有的。

而且,不同时代也不同。记得唐代的进士登科,其实只是取得可以选官的资格,之后还要参加吏部的“释褐试”(意思应该是成功者可以脱掉象征平民身份的褐色衣服),才能授官,宋代起才直接登科授官的。

此外,即便理论上进士及第就授职,但尤其在晚清,仕途拥挤,很多进士还是只能沦入到庞大的候补官员群体中,等候实缺,有些甚至要轮候十年以上才有失缺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