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日报评论:反腐没有“华容道”,干部迷途知返不必有顾虑

亦 多/“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
2015-09-28 21:44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最近,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出访,中美各个层级、多个层面的重量级对话,引发广泛关注。然而,有些跑偏的人在网上晒随访资格,被网友各种吐槽。当然,这种作派其实也可以理解。别说随访,就是出国不受限制的记录,现在也有人高调晒出来,因为这说明自己没被组织盯上。

出国是否受限制,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没什么,但对干部而言可能就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前不久,就冒出了第一个因出境被拒而自首的官员。北京市原国土资源局局长安家盛,因受贿而有了心病,又因为同僚被抓成为惊弓之鸟,春节前夕出境被拒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有报道称,他是慑于老上级“铁面书记”王岐山不可能网开一面,才主动缴械投降的。其实这不如说,是反腐的制度之威在显现:找人活动没多少余地,还有可能主动暴露;逃到国外一了百了,也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下水后惶惶不可终日,自首成为最轻松的选择,安家盛恐怕不会是最后一个。

事实上,在制度笼子不那么紧、反腐未形成合力的过去,这种仅停留在“可能”程度的信号,未必能让那些贪腐分子感到畏惧。只要现实中还能看到一条“华容道”隐约存在,一些贪官就不会放下心存侥幸、负隅顽抗的念头,甚至还会有一人承担所有罪责、保其他人上岸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近两年国际追逃力度的加大,一批久逃不归的贪腐分子被引渡回来,真正打掉了这些人“逃出生天”的幻想。

制度的笼子不断收紧,是大势所趋,再玩过去的小伎俩纯属自误。湖北武汉就有一名干部,听说纪委要来查账,故意将“小金库”的账本和部分凭证焚毁,结果不仅自己被双开,多名相关负责人也没能逃得了问责处分。事实上,以错误的方式掩饰错误,现在绝对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从理论上讲,反腐从来没有容忍度一说。现实中,“华容道”也关闭了。但这不意味着,一条道走到黑才是理性选择。最近,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福建调研时就强调,党内关系要正常化,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改变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其实,现实中也是,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是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更是极极少数。而批评和自我批评、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才是大多数。通俗一点说,全面从严治党不仅包括了反腐败,反腐败也不等于一味抓人或抬手放过,最终目的还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对大多数干部而言,头上有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其实不必惊慌。迷途知返的干部,也不必有多余的思想顾虑。而那些蒙了心一头撞向南墙的人,只能说没有挽救的可能和必要了。(原文题为《反腐没有“华容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